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3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824篇
安全科学   296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218篇
综合类   1614篇
基础理论   402篇
污染及防治   658篇
评价与监测   136篇
社会与环境   134篇
灾害及防治   1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01.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02.
Agricultural activ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aerosol particles. To understand the mass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aerosol particles and their inorganic water-soluble ions in a suburb farmland of Beijing, particl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microorifice uniform deposit impactor (MOUDI) in the summer of 2004 in a suburb vegetable fiel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icles and their inorganic water-soluble ions in the diameter range of 0.18–18 μm were measured. The dominant fine particle ions were SO4 2?, NO3 ?, and NH4 +. The association of day-to-day vari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ions with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solar radiation suggested that they are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NH3 released from the vegetable field with the acid species produced from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Fine particle K+ is likely from vegetation emission and biomass burning. Coarse particles like Ca2+, Mg2+, NO3 ?, and SO4 2? are suggested to come from the mechanical process by which the soil particle entered the atmosphere, and from the reaction of the acid species at the surface of the soil parti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rtilizer and soil are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aerosol particle over agricultural fields, and vegetable fields in suburban Beijing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aerosol particle.  相似文献   
803.
8年(1985—1992)的试验研究,证明杉木幼林套种籽西瓜不仅提高了林分的生物生产力,而且增加了林地养分归还量,促进了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有效地防止了林地的水土流失,是一种速生高效和生态协调的山地立体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04.
利用垃圾堆肥改良水稻土I:对水稻土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土质的要求,本文从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角度出发,将自然堆置多年的垃圾堆肥应用于土壤改良.由于垃圾堆肥质地粗松,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同时考虑到水稻土对垃圾堆肥的承纳量,本实验设计了0、7.5、15、22.5kgm^-2 4个垃圾堆肥施用剂量,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季节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相较对照小区(0kg m^-2),施用垃圾堆肥可以有效地改良水稻土的物理化学性状: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的含量分别提高5%—240%,土壤中细砂含量升高,粘粒含量下降.而且这种改良的效果随着垃圾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耕作深度上,以0-10cm土层的效果最佳,10—20cm次之,20—40cm最低.本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堆肥不仅是上海市水田旱作土壤的有效改良添加剂,而且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出路的一条有效途径.表2参7  相似文献   
805.
芹菜赖氨酸加苏氨酸抗性细胞系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mmol-/L浓度的赖氨酸加苏氨酸作为选择压,经相同浓度液体和固体选择培养基连续选择,从未经诱变处理的芹菜胚性愈伤组织筛选出一个稳定的赖氨酸加苏氨酸抗性细胞系并得到再生植株。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整株的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植株高10倍左右。但是地上部分氨基酸含量,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比对照植株有所降低。两种植株叶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谱有明显差异,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有4条谱带,而对照植株只有两条谱带  相似文献   
806.
大气微生物的研究——Ⅰ.京津地区大气细菌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京津地区1108个点研究大气细菌污染;选择位于京津地区纵轴线上的7个点,研究大气的细菌区系;选择位于北京市生态环境十分不同的12个点,挑取不同培养特征以及优势菌的细菌菌落进行鉴定。共鉴定383株菌,分别属于8个属,2个菌群。部分菌鉴定到种。京津地区大气细菌的优势菌是微球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等。  相似文献   
807.
利用造纸黑液木质素制备沥青乳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沥青乳化剂的原理和方法,并比较了乳化成本、乳化性能。将该成果应用于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08.
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优势菌群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微生物净化效能,对整个处理装置的各反应池中的降解菌群进行了筛选。共分离出45株菌,分别属于14个属。并测定出芽孢杆菌在曝气池、二沉法和排水口三处占优势。  相似文献   
809.
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海湾扇贝自身污染的研究。在海湾扇贝生长的生态过程中,出现了来源于自身新陈代谢产物的有机和无机氮污染,即自身污染。导致pH和DO的降低,COD和BOD的增加,以及病原生物弧菌的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810.
PCR—RFLP技术为环境地球化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新的思维方式。该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低、快速简便及特征性强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过程的生物作用、生物多样性及有机物源判断等方面的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 ,以环境中存在的 16SrRNA为对象 ,对环境生物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成果 ,将会在海洋及湖泊沉积物等自然环境中发现更多的、新的微生物种类 ;将进一步阐明生物作用和物质循环的机理和过程 ;进一步阐明自然环境中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机理及其环境效应并找到判断沉积物有机物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