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6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826篇
安全科学   296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218篇
综合类   1617篇
基础理论   402篇
污染及防治   658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134篇
灾害及防治   1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某炼化企业在石油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罐底油泥,进行了油泥样分析和不同萃取剂萃取回收油分实验.经分析该罐底油泥含水率约16.1%,总有机物含量约34.8%,其中可萃取石油类物质约占总有机物成分的67.0%.考察不同溶剂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石脑油90 ~ 110℃沸程段的馏分油的萃取效果和工艺可操作性优越于其他常用溶剂,其萃取效果排序为石脑油90~ 110℃沸程段的馏分油>120#溶剂油>正庚烷>石油醚(90 ~ 120℃)>石油醚(60 ~ 90℃);用石脑油90 ~ 110℃沸程段的馏分油在优化萃取工艺条件下,经两次萃取可分离出大于96%的可萃取油分,罐底油泥中有机物的萃出率可达64%以上,比120#溶剂油萃取效果高出约3%~5%,实现了罐底油泥更深程度的萃取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92.
针对90~160℃的低温条件下,SO2对钙基吸收剂吸收NOx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烟气温度T、含氧率、含湿量等对SO2促进钙基吸收剂吸收NOx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烟气中SO2浓度的升高可促进钙基吸收剂对NOx的吸收;同时,维持反应系统在9.2%的含湿量;保证烟气温度在结露点以上,使系统在90~100℃的温度区间;控制系统漏风率,防止含氧率的升高;保证前端电除尘效率的同时,将一部分电除尘捕集到的灰尘作为钙基脱硫剂的添加剂,并使之参与脱硫反应器内的钙基吸收剂循环过程中;可较多地脱除烟气中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993.
综述了数学规划在连续过程水网络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树搜索、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基于数学规划的复合方法等方法设计水网络的特点、求解策略及应用情况,探讨了模型求解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994.
负载TiO2的活性炭纤维改性电极电吸附除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凝胶,将TiO2凝胶涂覆在活性炭纤维表面并进行热处理制备改性电极(TiO2/ACF),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对负载前后电极的表面特性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其对NaF溶液的电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电极负载TiO2后表面变得粗糙,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减小,而介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增大。此外,表面的TiO2同时以金红石和锐钛矿的晶型存在。电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加电可以提高吸附容量,而且电压、pH和初始氟离子浓度均对电吸附容量产生影响:电压增大,吸附容量增加,当施加电压为2 V时,电吸附容量为1.03 mg/g,比开路电位时提高40%;pH可以通过影响氟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和TiO2/ACF电极表面的羟基基团对电吸附容量产生影响;初始氟离子浓度升高,电极吸附容量增大,但是去除率降低。在处理初始氟离子浓度为4 mg/L的NaF溶液时,在2 V电压、中性pH和12 h的吸附时间下,改性ACF为电极的吸附量为1.32 mg/g。  相似文献   
995.
钾掺杂对铈锆固溶体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钾掺杂对铈锆固溶体催化性能的影响,以Ce0.7Zr0.3O2为基体制备了一系列钾掺杂的铈锆固溶体xK-Ce0.7Zr0.3O2(x=0.05、0.10、0.15、0.20、0.25、0.30)催化剂样品,通过程序升温氧化(TPO)过程进行活性评价,并通过XRD、BET、H2-TPR和O2-TPD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络合燃烧法所制备的稍好;当钾的掺杂量为0.10≤x≤0.30时,xK-Ce0.7Zr0.3O2催化碳烟颗粒燃烧的活性得到提高,起燃温度和最大燃烧速率温度分别在315℃和375℃附近,明显优于Ce0.7Zr0.3O2;掺杂钾后的催化剂样品均能形成萤石结构,并且随钾掺杂量的增大比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996.
将微波辐射用于污泥预处理,考察了500、750和900 W的微波作用下,污泥性质(温度,污泥粒径,胞外聚合物和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毛细吸水时间和污泥比阻)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相关的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波条件能够增加污泥粒径,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900 W微波辐射60 s后,污泥粒径增加了71.40%,污泥毛细吸水时间和污泥比阻分别减少了42.70%和73.11%。若进一步增加微波接触时间,不仅使能耗增加,同时也会恶化污泥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997.
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活性炭处理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伟  邹亮  陆少鸣 《环境工程学报》2012,6(4):1188-1192
针对从臭氧-活性炭工艺中开发出来的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在不同气水比工况下进行实验,分析了不同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在滤速为8~12 m/h,空床接触时间为11.5~15.4 min,装填密度为510 g/L条件下,不同气水比对去除氨氮的影响大于对CODMn的影响。气水比为0.3∶1时,对氨氮浓度为1.65~2.10 mg/L范围的进水平均去除率为81.9%,亚硝酸盐氮平均积累率为1.4%,CODMn去除率为70.6%。当气水比逐渐增加时,氨氮平均去除率有所提高,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则有所下降,对较低浓度的CODMn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8.
为实现半干法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半干法脱硫灰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砖块中的钙质材料。对脱硫灰进行预处理,使其在含水量20%条件下消化2 h后,烘干。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掺入经过预处理后的脱硫灰,砖块的抗压强度会有明显的提高。增加经过预处理后的脱硫灰的掺入量,可以在不影响砖块的抗压强度性能的基础之上,降低砖块的干燥收缩值和导热系数,同时提高砖块的抗冻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999.
采用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模式对城市剩余污泥进行堆肥降解,并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堆肥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015%鼠李糖脂溶液堆制处理和空白对照堆制处理的堆温变化都明显呈现出中温期0~5 d、高温期6~12 d和降温期13~28 d 3个阶段。实验组比空白组的堆体升温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堆体的含水率高。鼠李糖脂的添加,使实验组的微生物数量高于空白组。添加鼠李糖脂的堆体和空白堆体的种子发芽指数(GI)在堆肥结束时分别为53.70%和50.80%,说明鼠李糖脂促进了堆肥的腐熟,但由于相对浓缩效应,堆肥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略高于空白堆体。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介入促进了堆肥中木质纤维素的初步降解。研究表明,添加鼠李糖脂能够改善堆肥处理的微环境,促进有机质降解和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1000.
3种污泥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厌氧污泥及好氧污泥对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的吸附性能。当SM2初始浓度为50μg/L时,采用活性污泥灭活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等温线及温度对污泥吸附的影响,并比较了失活污泥与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3种污泥对SM2的吸附均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3种失活污泥对SM2的吸附都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模型来描述,并且Freundlich吸附模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Langmuir模型(R2F>R2L);温度对3种污泥吸附影响规律一致,并且吸附常数KF(15℃)>KF(25℃)>KF(35℃),这说明吸附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活性污泥对SM2的吸附与失活污泥吸附规律一致,都符合Freundlich模型。3种活性污泥对SM2的去除是吸附和降解的共同作用,并且都是降解占主导地位,降解效率为厌氧污泥>好氧污泥>厌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