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97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868篇
基础理论   263篇
污染及防治   558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在室温条件下,分别选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及三氯化铁(FeCl3)对玉米深加工废水进行混凝实验。综合考虑各种混凝剂对磷、COD以及SS的去除效果,最终选取PAC作为混凝剂。采用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复合混凝剂,对其去除效果做进一步研究,并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及pH值。实验结果表明,在PAC投加量25mg/L,PAM投加量0.5 mg/L,pH为8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磷、COD、SS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1%、53.3%和88.2%,对应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41、26.8和2 mg/L。  相似文献   
192.
林可霉素菌(Streptomyces lincolnensis)利用吡唑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被吡唑酮废液驯化、分离、筛选后的林可霉素菌,并对其在摇瓶上利用吡唑酮废液中的硫酸铵发酵(7 d)生产林可霉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废液加入培养基体积比都为1∶10,实验1中菌丝代谢和对照比正常,其中还原糖利用最快,在发酵后期为0.24 mg/L,林可霉素起步效价最低为2 100 IU/mL,与对照相比最后发酵效价降低了70 IU/mL;实验2发酵过程pH值偏低,全程为5.86~6.50,氨基氮代谢缓慢为40 mg/100 mL,最后林可霉素效价最低为4 480 IU/mL;实验3中废液在发酵进入48 h中后期的时候补入能促进菌丝体分泌,最后林可霉素为5 180 IU/mL,比对照发酵水平高出8.82%。可见实验3的实验设计有利于林可霉素菌利用吡唑酮废液生产林可霉素,为废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可行性作了有意义尝试。  相似文献   
193.
以聚硅硫酸铁(PFSS)为絮凝剂、磁流体为磁种,采用磁絮凝法处理模拟废水。在正交实验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研究磁絮凝法处理模拟废水的各因素间具有的交互作用关系。回归拟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FSS加入量36.8g/L,模拟废水pH7.4,磁种加入量14.7mg/L,搅拌转速266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TP去除率为97.70%。  相似文献   
194.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and soil improvement are key sustainable forestry objectives.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bamboo forest management on plant diversity and soil properties are therefore necessary in bamboo-growing regions, such as southeastern China’s Shunchang County, that have not been studied from this perspective.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proportions in managed forests on 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soil properties using pure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s as a contrast,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understory plant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e., topography, stand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by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The forest with 80% P. pubescens and 20% hardwoods (such as Phoebe bournei, Jatropha curcas, Schima superba) maintained the highest plant diversity and best soil propertie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nt diversity than the C. lanceolata forest, and better soil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The distribution of understory plants is highly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Silvicultural disturbance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 bamboo forests to maintain biodiversity and soil quality under extensive management, and the forest responses to management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mediate-disturbance hypothesis (i.e., diversity and soil properties were best at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level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and soil improvement are important management goals for sustainable bamboo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ose objectives, managers should balance the inputs and outputs of nutrients and protect understory plants by using appropriate fertilizer (e.g., organic fertilizer), adjusting stand structure, modifying utilization model and the harvest time, and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culms and shoots harvests.  相似文献   
195.
嗜盐菌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生理功能和代谢产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下正常生存和生长,适宜于偏碱性的环境,因而能有效应用于含盐污染物的治理。结合油田含盐采出废水的特点,介绍了嗜盐菌的特点、嗜盐机制等,及嗜盐菌在含盐采出废水和其它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作用,为油田含盐采出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并为更大范围地推广嗜盐菌在油田含盐采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6.
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简要阐述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全过程,确定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种类、识别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列举重点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为石油石化企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工作、为完成国务院规定的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奠定数据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7.
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地节约各种资源的习惯,是一种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是本世纪最严重的全球问题之一,不断推进低碳生活是减少人类生活对气候影响的重要途径。低碳生活推广后,消费者对建筑的规划、环境影响以及节能等关注将增加,进而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分析低碳生活对建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和扩大宣传的多级支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8.
树脂固载纳米铁对偶氮染料直接湖蓝5B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FeSO4和NaBH4水溶液为前驱溶剂,以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备了树脂固载的纳米铁,室温下用于对偶氮染料直接湖蓝5B水溶液进行脱色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脱色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初始pH为3~10的范围内,反应进行14 m in时,50 mg/L的染料溶液脱色率均能达到83%以上。固载的纳米铁材料可多次重复利用,溶液中释放的铁离子浓度不超过0.1 mg/L。  相似文献   
199.
填埋场不同深度垃圾土压缩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垃圾土的压缩机理,归纳了国内外垃圾土压缩性指标的研究成果。根据某填埋场3个不同深度的垃圾土试样,在改装后的高压固结仪上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垃圾土的压缩系数a、主压缩指数C、修正主压缩指数C'、压缩模量E以及体积压缩系数m,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初始孔隙比随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垃圾土的压缩指数随其可降解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垃圾土具有高压缩性,其压缩性指标与垃圾的组成和填埋深度有关。将得到的压缩性指标与国内外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可为填埋场的设计及变形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0.
定量的河流水体中氮浓度预测方法有很多种,如何优选出预测精度较高的方法一直是学术界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预测方法的精度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了预测方法精度的评价模型,对回归分析法、神经网络法、灰色系统法和增长率统计法4种水体氮浓度预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优选出精度较高的河流水体氮浓度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此评估模型对类似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为选择出合适的河流水体氮浓度预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