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9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1927篇
安全科学   489篇
废物处理   281篇
环保管理   465篇
综合类   3707篇
基础理论   95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89篇
评价与监测   369篇
社会与环境   514篇
灾害及防治   19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脂肪酰基氨基酸对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了N-月桂酰基谷氨酸、N-月桂酰基甘氨酸、N-月桂酰基丙氨酸和N-油酰基甘氨酸4种脂肪酰基氨基酸对HVI 350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采用高倍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生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和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矿物润滑油中添加少量脂肪酰基氨基酸后,矿物润滑油的生物降解性能明显改善,且生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增多、形态发生变化,这可能是脂肪酰基氨基酸增加了微生物的营养,且具有表面活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从而促进了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392.
通过对砒霜生产化工厂原场址废渣及污染场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处置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就地安全填埋的处置方案。根据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安全填埋场的设计经验,本工程采用先进的HDPE双层防渗的安全填埋方式,并设置了雨水分流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封场处理和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整个场区布置合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投资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93.
聚合氯化铝铁去除微污染水体中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絮凝剂,H2O2为预氧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PAFC处理微污染水体中藻类和降低浊度,得出正交实验中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对除藻和除浊度的影响,研究表明,ρPAFC是影响除藻和除浊度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处理条件,即ρPAFC为20 mg/L,ρH2O2为6 mg/L,pH为7,搅拌时间为4 min,能使水体中藻细胞街度从9.4×107 cells/L降至3.16×106 cells/L,除藻率为96.6%,浊度降至0.70 NTU,除浊度率达93.0%.  相似文献   
394.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8.2 μm)最高,填埋区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在第Ⅳ级和第Ⅲ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的可吸入微粒在渗滤液处理区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分布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的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填埋区不同作业时段空气微生物粒径在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填埋区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为5.7 μm,渗滤液处理区为3.7 μm,生活区为5.3 μm,显著大于真菌气溶胶和放线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P<0.05)。  相似文献   
395.
为了脱除CO2温室气体,提出了利用氨水土壤混合物去除CO2的新方法.分别考察了土壤颗粒粒径、CO2初始流量、氨水浓度(质量比)和温度对CO2脱除量和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去除CO2的量较土壤物理吸附量和氨水化学吸收量的总和提高了大约15%;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大,CO2的脱除率和脱除量都增大;随着土壤颗粒粒径和CO2初始流量的增大,CO2的脱除率和脱除量都减小;当温度由22℃升高到31℃,CO2的脱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继续升高温度到40 ℃,CO2的脱除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396.
湖岸缓冲带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硝化作用是湖岸缓冲带去除硝酸盐的重要途径。湖岸缓冲带是联系陆地与湖泊生态系的纽带,不仅为许多动植物提供适宜生境,而且通过反硝化作用能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提高湖泊水质。概述不同检测反硝化速率的方法,并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点与缺点。阐述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厌氧环境、有机碳、湖岸坡度、缓冲带坡度、pH与温度、硝酸盐浓度。介绍反硝化速率模型的研究开发状况。最后,提出了目前国内外反硝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7.
从某印染厂废水排放出口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活性艳蓝X-BR染料高效降解菌LPY68-14,经生理生化鉴定,该菌为埃希氏菌(Escherichia sp.).研究了影响菌株LPY68-14降解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缺氧、质量分数为0.2%葡萄糖为外加碳源、温度37℃、接种量4 mL、pH 7的最佳条件下,质量浓度为30 mg/L的活性艳蓝X-BR经菌株LPY68-14处理24 h后的降解率可达80%;当活性艳蓝X-BR质量浓度为100~400 mg/L时,该菌处理48 h后的降解率可稳定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398.
混凝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效混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并将混凝沉淀污泥回流.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160 mg/L时,COD去除率平均可达34.6%,TP去除率平均达到87.9%,平均出水TP为0.3 mg/L.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有机物和TP的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99.
废聚碳酸酯水解法制双酚A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NaOH为催化剂,采用废聚碳酸酯(PC)常压水解法制双酚A(BPA).对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8h、m(NaOH):m(水+溶剂)=1:33、m(溶剂):m(PC)=4:1、m(水):m(PC)=1:1的最佳反应条件下,PC水解率大于98%,BPA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400.
An evaluation method that can express the local leakage of leachate from joint sections in steel pipe sheet pile (SPSP) cutoff walls i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In particular,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containment of leachates containing toxic substances) considering a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of the joint sections in the SPSP cutoff wall is compared with an evaluation that uses the equival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is equival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ssumes that the joint section and the steel pipe are integrated; therefore,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substituted with a uniform permeable layer. However, in an evaluation that employs the equival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t is difficult to consider the local leakage of leachate containing toxic substances from the joint sections in the SPSP cutoff wall.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evaluat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of SPSP cutoff walls with joint sections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local leakage of leachates containing toxic substances from the joint sections. Also, it was clarified that technologies that lower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ies of joint sections in SPSP cutoff walls and also facilitate the use of sparser joint arrangement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increasing the environmental feasibility of SPSP cutoff walls at landfill 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