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0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2386篇
安全科学   687篇
废物处理   349篇
环保管理   605篇
综合类   4893篇
基础理论   118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754篇
评价与监测   508篇
社会与环境   631篇
灾害及防治   27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61.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on E-waste issues in Asi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Asia and the increasing transboundary movement of secondary resources will increasingly require both 3R endeavors (reduce, reuse, recycle) in each country and appropriate control of international material cycles. Recently, managing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waste (E-wast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terial cycle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E-waste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material cycles and to discuss the future tasks related to achieving 3R in the region, we organize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NIES) E-waste Workshop in December 2004. This article reviews past studies on E-waste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topics presented and discussions held at the workshop. The topics at the workshop included E-waste generation, recycl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addition, we discussed various issues such as terminology, current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ransboundary shipments of E-waste should be conduct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and possible collabor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62.
电石渣浆在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中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原第一热电厂利用太化集团氯碱分公司废电石渣装在大型发电机组上进行烟气脱硫的试验情况。并对电石渣脱硫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石渣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63.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新的变化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思想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研究工作对策和方法,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64.
针对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低温冷害问题,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域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9-2004年每年5-9月的水稻生长观测数据和逐日平均温度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产量构成与温度指标的关系方程,并结合黑龙江省2002年逐日平均温度格点化数据,对3个不同移栽日期情况下低温冷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2年的低温冷害在黑龙江中部最严重,东部次之,西部受害最轻;北部地区受害面积和冷害损失比南部地区更大;在3个移栽日期中,随着移栽日期的推后,水稻产量有5%~11%的不同程度的减少,冷害损失逐渐增大,即按时间5月中旬—5月下旬—6月初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265.
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中国的大城市正面临着“建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转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作者在研究总结国外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发展趋势,论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创造性的提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应该创建的中国式综合管理的体制、机制与法制。本文可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66.
以某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为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在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节省投资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67.
根据社会组织中客观存在的层级结构,描述了环境监测站的层级构成及其基本职能, 认识和合理利用层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内设机构的设置、合理地配置其职能并确保机构高效 运行。  相似文献   
268.
李继洲  王郁 《四川环境》2004,23(1):5-7,10
采用浸涂-烧结法制备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负载量约为6mg/g载体,催化剂经5次重复使用其催化效果稳定,表明催化剂表面TiO2粉体负载牢固;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对水中微量间二甲苯的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表明:初始浓度在6.68~17.36mg/L的范围内,间二甲苯的光催化反应遵循表现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半衰期则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269.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极旱荒漠带 ,以保护世界濒危物种———野双峰驼为主要对象 ,同时也保护当地特有的地貌、盐泉、丝绸之路遗迹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 ,面积 7 8× 10 4km2 。该保护区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大作用。由于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该保护区的影响逐渐扩大 ,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安全 ,急需加强宣传、建卡、检查、巡护等保护管理措施 ,同时需要提高周边贫困社区人民生活水平 ,强化管制非法采矿业  相似文献   
270.
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分析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现状,指出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的子系统,即:重大危险源的普查与辨识系统、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并对其子系统的概念、构成和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大型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的思路、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