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6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467篇
基础理论   189篇
污染及防治   251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谭江月 《化工环保》2011,31(1):61-65
分别采用单独臭氧氧化、单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双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处理含对硝基苯胺和硝基苯的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双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频超声协同臭氧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在废水初始 pH 为 11、臭氧流量为 30 mg/min、反应时间为 50 min、HT-50 型超声波发生器功率为 50 W、N...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湿法烟气脱硫石膏为原料,与( NH4)2CO3反应,制备(NH4)2SO4.通过X射线衍射仪表征可知:脱硫石膏的主要成分为CaSO4,反应后CaSO4中的Ca2+大部分以CaCO3形式存在于固体沉淀物中,CaCO3粉末平均粒径为80 nm;而原先CaSO4中的不溶性SO2-4则与NH+4结合生成(NH4)2SO4,...  相似文献   
993.
为测定含大量干扰离子的水样中镍的浓度,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光光度法。即以多种物质的吸光曲线回归方程,将实时测得的水样吸光度分解成多种物质的吸光度,利用多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并计算出浓度的方法。新方法在不进行修正时,对含Cr6+干扰的水样Ni2+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小。多组分的水样测量吸光度误差较大,通过引入修正系数修正后误差大幅下降。方法中Ni2+、Fe3+的吸光度与显色时间基本无关;而对于Mn2+、Cu2+和Cr6+,显色时间应控制在0.5~2.5 min内或10 min外,以保证测得吸光度值的稳定与准确。对组成不同的含Mn2+和Fe3+水样测得的Ni2+浓度分析,变异系数(CV)4.74%,检出限为0.275 mg/L,精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同时,这种规避方法还具有其他作用,可以在分析组分的同时粗略算出含量。  相似文献   
994.
从处理采油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4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正十六烷高效降解菌。菌株A14和B45为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菌株C28和A27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在NaCl质量浓度15~25 g/L、pH 6.0~7.0、接种量10%(φ),培养温度37 ℃,摇床转速160 r/min、正十六烷体积分数0.30%的条件下降解16 d后,菌株A14、B45、C28和A27的正十六烷降解率分别为93.7%,87.8%,73.3%,65.7%。4株菌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均为磷脂类表面活性剂。菌体生长满足逻辑斯蒂模型,正十六烷的降解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菌株C28、A27的生长速率快于菌株A14、B45,菌株A14、B45的正十六烷降解速率快于菌株C28、A27。  相似文献   
995.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空气污染物关系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津市1990—2004年大气能见度观测资料及天津市2002—2004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天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20世纪90年代大气能见度处于波动下降趋势,2000—2003年大气能见度整体水平有所改善,到2004年空气质量迅速提高。统计数据说明,在非采暖季的春季,天津市大气能见度的下降与PM10浓度有较大相关性;在夏季,与相对湿度有较大相关性;在采暖季(冬季),与SO2和NOX等空气污染物浓度有密切关系。同时,提出改善城市大气能见度的4个措施:(1)制定长期的大气能见度控制策略;(2)合理改善能源结构;(3)加强城市裸露土地的治理;(4)城市交通采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996.
Tropical rain forest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We report a six-year eddy covariance carbon flux campaign in a primary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southwest China. An unexpected seasonal pattern of net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 was detected, with carbon lost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and stored in the dry season. Strong seasonality of ecosystem respiration was suggested to primarily account for this seasonal pattern. The annual net uptake of CO2 by the forest varied from 0.98 to 2.35 metric tons of carbon per hectare between 2003 and 2008. 6-year averaged sink strength was 1.68 metric tons of carbon per hectare.  相似文献   
997.
室内多环芳烃污染源的化学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环境舱模拟源排放的方法采集了烹调油烟与环境烟草烟雾的样本,对18种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不同食用油与不同品牌香烟产生PAHs组成特征的差异,初步建立了2类室内PAHs来源的化学成分谱.结果表明:烹调油烟中3环以下的PAHs为主体,Fluo,Pyr和Flu相对含量较为稳定;香烟烟雾以3~4环组分为主体,Flu,Phe,InP和BaA较为稳定,Cor含量较烹调油烟而言显著增加.2类源的ρ(BaA)/ρ(Chy),ρ(BeP)/ρ(BaP)与ρ(InP)/ρ(BghiP)稳定且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用来解析室内PAHs以及PAHs暴露的来源.运用等效毒理学因子估算了其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每100 g食用油在烹调过程(60 min)中释放产生PAHs的毒理学效应仅为吸烟过程中每g烟草所产生PAHs毒理效应的一半.   相似文献   
99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aline-sodic soil is wide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world and has induced severe impacts on ecosystems and agriculture. Biomass pyrolysis fluid (BPF),...  相似文献   
999.
冲击采样器设计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颗粒物研究中 ,分级采样是一种常用的监测方法 ,而冲击采样器是颗粒物分级采样的重要仪器。从颗粒物的受力分析着手 ,得到了冲击采样器重要参数———斯托克斯数的表达式 ,并对TSP、PM1 0 和PM2 5冲击采样器设计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 ,得到了采样器设计参数的关系式及相关曲线  相似文献   
1000.
壳聚糖双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分别接枝到西佛碱型壳聚糖冠醚CT-15C和CT-18C上,制备了1,4-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经元素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征了结构。研究了CT-15CAC和CT-18CAC对Pd^2 、Ag^ 、Pt^4 、Au^3 、Cu^2 、Hg^2 的静态吸附性能,并与CT-15C和CT-18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吸附剂对贵金属离子如Au^3 、Ag^ 、Pt^4 、Pd^2 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能在Cu^2 和Hg^2 共存的条件下选择吸附Pd^2 ,而且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比壳聚糖单冠醚CT-15C和CT-18C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