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663篇
基础理论   169篇
污染及防治   206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Cu~(2+)和Pb~(2+)存在下改性玉米秸秆对Cd~(2+)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丙烯腈改性的玉米秸秆为吸附剂,对水体中的Cu2+,Pb2+,Cd2+进行吸附,用双组分竞争模型和LCA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改性玉米秸秆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很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性(R2)分别为0.98,0.95和0.98,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34,31.8和12.7mg·g-1;在Cu2+和Pb2+存在下,改性玉米秸秆对Cd2+的吸附受到明显的抑制,且随Cu2+和Pb2+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在低浓度时,该吸附材料优先吸附顺序为:Cu2+>Pb2+>Cd2+,高浓度时为:Pb2+>Cu2+>Cd2+.  相似文献   
302.
为掌握鄱阳湖平原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状况,采样并分析了该区地下水中1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1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含量,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地下水的这些有机物的检出率为3. 03%~27. 27%,其中14种VOCs的检出率为6. 06%~15. 15%,10种SVOCs的检出率为3. 03%~27. 27%,部分区域地下水受有机物污染,主要污染物为1,1,2-三氯乙烷、苯并(a)芘和萘;使用内梅罗多项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污染程度,区域有机物污染特征分为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以及严重污染四个等级,污染源主要来自杀虫剂、石油化工企业和垃圾填埋场;有机的致癌物质通过饮用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质的健康风险,其中三氯乙烯、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1,1,2-三氯乙烷、苯并[a]芘等通过饮水产生的致癌风险水平分别为最小可接受水平10-6的7. 06、1. 06、18. 7、54、1. 64、14. 4、2. 87倍,a-六六六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致癌风险水平甚至高达1. 03×10~(-4),是区域地下水中主要致癌风险物质。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平原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研究及治理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区域地下水有机物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03.
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边缘工业化城市乌海市下风向典型新月形沙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月形沙丘各部位0~10 cm沙物质、沙丘前50 m处大气降尘的粒度及重金属元素变化特征,探讨了重金属物质的来源及其与粒径的相关性,评价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沙丘各部位沉积物粒度均以细砂为主,较对照沙丘极细砂含量增高而中砂含量减少.而降尘主要以极细砂、粉粒为主,降尘在沙丘表面的沉降堆积使沙丘表层沙物质细化.沙丘与降尘的重金属含量均为FeMnCrZnCu;Mn、Cu、Zn、Cr含量均高于背景值且发生富集.Mn、Zn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中等变异;Fe、Cu含量在空间分布上为高度变异.Mn、Zn、Cu含量与细颗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Zn、Cu含量与中砂含量呈负相关,Fe含量与细砂和中砂含量均呈负相关.Cu、Zn、Cr为人为污染因子,Mn、Fe为自然源因子,但Cr、Mn、Fe又受到自然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控制.乌海市下风向新月形沙丘属于低生态风险状态,为轻度污染,需加强废气的治理控制以防重金属污染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304.
论文基于1 722份田间试验数据,将氮、磷、钾肥的投入量和油菜的产出量分别折算为相应的具体投入值和产出值,首先,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出各种化肥要素的边际产出,研究发现氮、磷、钾肥的投入对油菜产出值的作用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对油菜产出值的影响大小关系为氮肥>磷肥>钾肥,其中氮肥的产出弹性值为0.288 3,磷肥的产出弹性值为0.180 3,钾肥的产出弹性值为0.087 7。其次,继续探究氮、磷、钾肥在油菜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氮肥替代弹性系数为-0.058 8,磷肥为0.120 9,钾肥为0.281 0。最后,测算出使油菜产出值最大的氮肥最佳投入值为951.20 元/hm2,最佳磷肥投入值为3 766.08 元/hm2,最佳钾肥投入值为621.32 元/hm2。  相似文献   
305.
热解是实现重金属污染生物质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重金属污染稻草为原料,研究了控氧热解生物炭的组分特性及其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低氧热解可有效利用污染稻草制备生物炭,提高重金属在生物炭中的稳定性.氮气氛条件下,稻草生物炭产率为29.4%~34.9%;可溶性有机质(DOM)以类腐殖酸物质为主,其芳香化指数(SUVA254)随热解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生物炭中Ca主要以CaCO3形式存在.与氮气氛相比,10%和20%(体积分数,下同)氧气氛条件下生物炭(热解残渣)的产率分别降低5.6%~13.5%和14.9%~15.7%,但pH值提高0.5个单位以上;有氧气氛加速了热解过程中木质素组分的降解,生物炭中DOM的SUVA254值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随热解气氛中氧体积分数提高,DOM中类腐殖酸物质向类富里酸物质转化;生物炭中Ca以CaO形式存在,这可能是导致生物炭pH值升高的原因之一.与氮气氛相比,10%氧气氛和400℃条件下,生物炭中Cu、 Cd、 Pb、 Ni和As的可交换形态占比降低了5.2%、 3.7%、...  相似文献   
306.
建筑施工噪声的执法对象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是长期未能统一的问题,分析两者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中的责任与义务,阐述两者作为执法对象的利弊及法律依据,提出建设单位作为执法对象通过经济合同方式与施工单位进行环境责任与义务再分配的可行观战点,并建议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307.
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的框架、体系、平台 ,初步评估了人体基因、野生大豆、BT转基因棉的经济价值 ,为遗传资源市场化和国际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提供科学依据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8.
重金属-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同步洗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具有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特性,尤其以Cu、Pb、Cd和多氯联苯(PCBs)的复合污染较为突出。为了同步脱除土壤中重金属与PCBs,选用增溶物质:Tween 80、TX-100、SDBS、β-环糊精与螯合剂柠檬酸依次组合进行复合污染土壤淋洗实验,应用批量平衡震荡法研究它们对重金属(Cu、Pb、Cd)与PCBs(Aroclor 1254)的洗脱效果。通过比较洗脱效果、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得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与天然螯合剂柠檬酸2种淋洗剂复合最佳;进一步研究两者的淋洗先后顺序、浓度配比、洗脱时间及淋洗剂pH对污染土壤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ween 80和柠檬酸均为10 g/L、pH=6、淋洗时间12 h时淋洗效果达到最佳,对Cu、Pb、Cd及PCBs的洗脱率分别达到98.77%、55.92%、66.82%和58.01%。因此,利用Tween80和柠檬酸组合可同时有效去除土壤重金属和PCBs,是复合污染土壤淋洗修复的有效淋洗剂。  相似文献   
309.
310.
▪ Overviewed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 Reviewed theories on particle stabilization for enhanced reactivity/deliverability. ▪ Examined various in 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based on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 Summarized knowledge on transport of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in porous media. ▪ Identified key knowledge gaps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 on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Due to improved soil deliverability and high reactivity,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tudied for nearly two decades for in situ remediation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contaminated with organic pollutants. While large amounts of bench- and field-scale experimental data have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y, extensive research results have also unveiled various merits and constraints associated different soil characteristics, types of nanoparticles and particle stabilization techniques. Overall, this work aims to critically overview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n particle stabil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and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for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soil and groundwater.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are to: 1) overview fundamental mechanisms in nanoparticle stabilization; 2) summarize key applications of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for in situ remediation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contaminated by legacy and emerging organic chemicals; 3) update the latest knowledge on the transport and fate of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4) examine the merits and constraints of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pplications; and 5) identify the knowledge gaps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 pertaining to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for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and groundwater. Per instructions of this invited special issue, this review is focused on contributions from our group (one of the pioneers in the subject field), which, however, is supplemented by important relevant works by others. The knowledge gained is expected to further advanc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stabilized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