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16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8 毫秒
701.
A series of nitrogen-doped CoAlO (N-CoAlO) were constructed by a hydrothermal route combined with a controllable NH3 treatment strategy. The effects of NH3 treatment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oxidation activities of N-CoAlO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to CoAlO, a smallest content decrease in surface Co3+ (serving as active sites) while a largest increased amount of surface Co2+ (contributing to oxygen species) are obtained over N-CoAlO/4h among the N-CoAlO catalysts. Meanwhile, a maximum N doping is found over N-CoAlO/4h. As a result, N-CoAlO/4h (under NH3 treatment at 400°C for 4 hr) with rich oxygen vacancies shows optimal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a T90 (the temperature required to reach a 90% conversion of propane) at 266°C. The more oxygen vacancies are caused by the co-operative effects of N doping and suitable reduction of Co3+ for N-CoAlO/4h, leading to an enhanced oxygen mobility, which in turn promotes C3H8 total oxidation activity dominated by Langmuir-Hinshelwood mechanism. Moreover, in 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RIFTs) analysis shows that N doping facilities the decomposition of intermediate species (propylene and formate) into CO2 over the catalyst surface of N-CoAlO/4h more easily. Our reported design in this work will provide a promising way to develop abundant oxygen vacancies of Co-based catalysts derived from hydrotalcites by a simple NH3 treatment.  相似文献   
702.
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是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简要评述了中国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工作进展与发展趋势,从规划布局、管理方式、数据汇交、监测评价手段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开展统一规划布局、科学选定监测内容、实现数据统一管理、稳定长效经费保障等具体对策,以期推进工作长效运行、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703.
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污泥水中的悬浮固体和磷,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硫氯化铝(PACS)以及PAC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复配不同投加量对污泥水沉降性能和磷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和PACS混凝处理污泥水效果基本一致,会恶化污泥水沉降,且随PAC投药量的增加,污泥水SV30越大。PAC与aPAM复配混凝处理污泥水,也难以改善污泥水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铝盐混凝剂不适合同步去除污泥水悬浮固体和磷,建议先寻求其它混凝剂改善污泥水沉降再用铝盐除磷。  相似文献   
704.
ABR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污泥颗粒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ABR反应器不同启动方式的对比,考察了污泥颗粒化的进程。试验以污水厂的厌氧污泥为对象,以颗粒污泥的粒径、形成特征等作为评价污泥颗粒化的指标,分析了控制进水CODcr浓度和改变水力停留时间两种运行方式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启动运行方式均能够实现污泥的颗粒化,但在颗粒粒径和颗粒化程度上有所区别。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形状一般为球形或椭球形,直径在1 mm~2 mm。污泥结构紧密,表面较光滑,以丝状产甲烷菌为主。  相似文献   
705.
为明确自行筛选开发的高效降解菌对鸡粪发酵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其堆肥的主要腐熟指标。结果表明,加入高效降解菌剂的堆肥处理方法温度相对较高,脱水快,pH值适宜,C/N调整较好,种子发芽指数高,堆肥后营养养分含量高,且大肠菌群数量少,堆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0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andy cropland ecosystems are major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semi-arid 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s Horqin Sandy Land, where they play an...  相似文献   
70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 on carbon exchange in grassland ecosystems is critical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sms of the carbon cycle. In this...  相似文献   
708.
采用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FTS)发布的CO2柱浓度L3级别数据集产品,利用TCCON地基站点的CO2柱浓度数据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分析中国CO2柱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GOSAT卫星的CO2柱浓度产品精度较高,线性回归的r2为0.99,线性方程斜率为0.98,平均偏差为0.11 mg/L。中国CO2柱浓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存在12个月的周期性季节性变化。2010、2020年区域年平均CO2柱浓度分别约为389.30、412.62 mg/L,增长了23.32 mg/L,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0.58%。中国区域大气CO2柱浓度的月变化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8月,2020年4月和8月的区域平均值分别为415.09、409.13 mg/L。中国区域CO2柱浓度从东部沿海向西部逐级递减,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高值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冬季高值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709.
710.
为研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期间北京市典型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有毒有害VOCs的健康风险,本研究于2017年5月1—17日,在北京市典型城区利用Airmo VOC在线分析仪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总VOCs质量浓度日均值为29.99μg·m~(-3);空气质量保障期间(5月6—15日),大气中VOCs的浓度低于未采取控制措施的其它阶段,沙尘阶段VOCs浓度由于受到风速和气团传输影响出现最低值;各类VOCs的质量浓度在交通早高峰出现高值.PMF来源解析表明,移动源尾气排放(37.62%)、溶剂使用源(33.25%)、油气挥发源(16.39%)和天然气燃烧源(12.74%)的排放是北京市"一带一路"会议期间环境空气中VOCs的主要来源.化学活性分析表明,芳香烃和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的占比最多,需要重点控制的VOCs物种为间对二甲苯、甲苯和丙烯.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个观测期间及各阶段的苯和1,2-二氯乙烷均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14种有毒有害VOCs(包括苯和1,2-二氯乙烷)不存在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