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94篇
基础理论   12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12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661.
多级厌氧法处理螺旋霉素工业发酵菌渣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主设计的多级厌氧反应器系统来考察半连续处理螺旋霉素工业发酵菌渣的效果。该系统总反应体积为44 L,由4个11 L的升流式厌氧反应罐组成,罐体间采用串联方式连接。121 d的连续运行周期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有机负荷率分别为1.27、1.82和2.73 kg COD/(m3·d)。全过程中主要监测了各级罐体的产气量和螺旋霉素的降解。结果表明,多级厌氧反应器系统启动初期会出现产气不稳定现象,经过2个月的运行之后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在有机负荷达到2.73 kg COD/(m3·d)时,各级罐体仍能稳定运行,总产气的45%集中在1号罐。在系统启动初期,螺旋霉素不能被明显降解。运行约80 d后,整个体系达到了快速降解螺旋霉素的状态,在2.73 kg COD/(m3·d)的有机负荷率下,螺旋霉素降解率达到97%,同时可溶性COD降解率也达到了90%。  相似文献   
662.
采用激光粒度仪实验测定了小型套管式空气曝气填料层磷回收装置中不同条件下生成的鸟粪石晶体的体积平均粒径,考察了其变化规律,并结合Stokes公式计算了晶体的沉降速率,同时考虑鸟粪石晶体形状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实验结果表明,鸟粪石的粒径在10~200 μm之间,主要集中于20~100 μm;在磷回收装置中添加填料并通入空气有利于增大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无填料无空气时和有填料有空气时的平均粒径分别在30~55 μm和40~65 μm之间。随着pH值的增大,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逐渐增大,但当pH大于9.0后,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又逐渐减小;氮磷比值从1:1增大到2:1,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小幅度增加,氮磷比进一步增大,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沉降速度基本不变;镁磷摩尔比在1:1~1.2:1的范围内时,鸟粪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沉降速度随镁磷比的增大而增大;镁磷摩尔比大于1.2:1后,鸟粪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沉降速度随镁磷比的增大逐渐减小;初始磷浓度越高,鸟粪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沉降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663.
在半干旱地区,利用腾发盖层代替传统盖层,在相同的防渗效果下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设计过度造成的浪费。以兰州地区为例,实验测试得到兰州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求得田间持水量和萎蔫含水量;结合兰州地区2007—2008年气象资料,利用Hydrus-1D软件,模拟了透过盖层的降水入渗量,分析了黄土盖层替代传统盖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31 cm厚的黄土盖层理论上可以满足阻止降水入渗的要求,与传统盖层相比,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64.
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建立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模型对川西南山区26个区县进行系统评价,计算出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ESDA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存在正的相关性,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2)在空间格局上,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呈现东南-西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且以西昌、攀枝花、石棉为3个核心呈核心-边缘梯级结构模式特点;(3)H H空间关联模式集中连片分布在安宁河谷一带,L L空间关联模式集中连片分布于大小凉山一带,西昌、石棉呈现H L空间关联模式;(4)川西南山区聚落宜居性与自然环境宜居度、经济宜居度、社会宜居度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5.
基于力学平衡模型的乡村转型均衡发展判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 生物自然 土地管理三维驱动因素通过“农村人口 耕地 农村居民点”3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驱动着乡村转型发展。以该3要素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力学平衡模型乡村转型发展偏离度的评价方法,并综合应用 2000 年和 2010 年两期 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及2006~2020年规划修编数据,分析了江苏省乡村地区转型变化的特征规律。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县(市区)乡村地区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偏离发展情况;偏离度空间上呈现极角苏南<苏中<苏北,极径苏南>苏中>苏北的规律;农村居民点扩张成为乡村转型均衡发展的最重要阻碍因素,这根源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三元”结构社会体制,目前“生产空间较好的实现了转型,生活空间和身份空间依然滞留在乡村地区”,现阶段的乡村转型发展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必须实现向“以人为本”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66.
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1年4月~2012年1月按季度对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其中原生动物22属38种,占总种类数的437%;轮虫25属36种,占总种类数的414%;枝角类8属9种,占总种类数的103%;桡足类4种,占总种类数的46%。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25 7119 ind/L,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分别占总密度的937%和56%;年平均生物量为36 mg/L,以原生动物和枝角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19%和281%。15种优势种中9种为富营养水体指示种。绿急游虫、双叉尾毛虫、长圆膜袋虫和小链巨头轮虫全年形成优势,而针簇多肢轮虫、缘板龟甲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在春、夏、秋季形成优势,螺形龟甲轮虫只在春秋形成优势。绿急游虫、双叉尾毛虫、长圆膜袋虫等富营养水体指示种在受污染较多的6和10号两处采样点数量较多。按现存量法和浮游动物优势种群法判定,天鹅洲故道属于富营养类型,与根据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评价为中污染水平的结果一致。同时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小型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67.
射频加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土壤治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气带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在天津某有机污染场地开展射频加热强化土壤气提技术应用研究,研究了射频阳极连接方式对场地加热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技术对实验场地的实际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射频阳极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对场地的加热效果较好,加热10 d后,场地温度升高约40℃;随着SVE系统工作时间的延长,场地温度逐渐下降,土壤气中TVOCs的浓度逐渐下降;经过约2个月的修复,中浅层土壤中污染物的总去除率约90%,氯仿去除率达95%,深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去除率约64%。  相似文献   
668.
为准确测定土壤中低含量元素镉和砷,研究了集恒温平台石墨炉(STPF)一体的纵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最大功率升温,钯作基体改进剂和吸收峰面积积分的最新分析方法。方法测定结果,镉和砷的检测限(3σ)分别为35×10-13g和54×10-11g;相对标准差(n=6)分别为41%~52%和26%~45%;回收率分别为865%~109%和912%~105%  相似文献   
669.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s usually limited due to the lack of biodegradable carbon source, therefore, new methods are needed. In this study, a new alternative consisting of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BPR) followed by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PN/A), is proposed to enhance nutrients removal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a laboratory-scale system of combined two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In SBR1, phosphorus removal was achieved under an alternating anaerobic-aerobic condition and ammonium concentration stayed the same since nitrifiers were washed out from the reactor under short sludge retention time of 2–3 d. The remaining ammonium was further treated in SBR2 where PN/A was established by inoculation. A maximum of nitrogen removal rate of 0.12 kg N?m–3?d–1 was finally achieved. During the stable period,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nitrogen were 0.25 and 10.8 mg?L–1,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suggests EBPR-PN/A process is feasible to enhance nutrients removal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of low influent carbon source.
  相似文献   
670.
A stochastic and fuzzy chance-constrained programming (SFCCP) model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for supporting energy–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the city of Beijing, China. SFCCP was capable of tackling the variables in constraints as fuzzy random variables, which were integration of randomness and vagueness. SFCCP was applied to an energy–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city of Beijing.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FCCP was useful in helping decision makers gain in-depth insights into propos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 environment-friendly energy allocation alternatives. The application of SFCCP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good demonstration to energy–environment management problems under complex uncertain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