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428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漂白粉和敌百虫对净化养鱼水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生物膜为材料,实验研究了渔药漂白粉和敌百虫对其菌类数量及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生化需氧量(BOD5)的曲线,测定实验前后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和水中化学需氧量(CODMn)、铵氮(NH+4-N)的质量浓度,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ρ(漂白粉)小于6 17mg L,生物膜的活性能够恢复;ρ(漂白粉)为0 7mg L时,15d后生物膜的活性可恢复80%以上。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虽然敌百虫对生物膜的活性和水质净化能力影响不明显,但也应谨慎使用以防止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652.
对纳米医学材料安全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风险辨识、剂量反应阈值、接触阈值、风险评价、风险管理等5个步骤进行了危害分析和控制,提出了"人体、社会环境以及纳米医学材料"三者所构成系统的安全评价模型,认为其过程可分3步来进行;针对该模型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质量和安全标准等8项安全对策措施,以降低纳米医学材料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653.
结合社会网络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模型,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空间格局,并探讨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呈“中部强、两翼弱”态势;形成以西安为首,宝鸡、渭南、咸阳为次级核心的“一大三小”的发展模式;西安的控制与中介能力最强,引领作用有待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强化西安龙头引领作用;扩大交通供给,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增强城市间旅游交流合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54.
大气气溶胶中硝基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一类强致突变和致癌物.大气中的硝基多环芳烃主要由化石类燃料燃烧时直接释放,或由前体化合物多环芳烃经光化学反应生成,其浓度远低于多环芳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富集目标组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大气气溶胶中硝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仪器检测限为1.17~2.94pg,硝基多环芳烃指...  相似文献   
655.
空气冷凝水与降雨的化学成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空气冷凝水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离子色谱仪等对冷凝水与降雨中化学成份的分析 ,并考察降雨前后空气冷凝水中可溶性化学成份的对比 ,发现空气冷凝水与降雨的化学成份显著相关 ,且冷凝水中大部分阴阳离子的含量比雨水低 1个数量级 ,降雨过程中的水汽冷凝水化学成份与降雨前相比有些成份下降 ,而有些则增加。  相似文献   
656.
污水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极少进行消毒就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这是否会造成农村地区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尚不明确.为此,以未开消毒设施的一体化污水净化槽为研究对象,在其稳定运行阶段,分析了不同处理单元、尤其是出水中细菌种群及潜在致病性细菌种类的特征.结果表明,与进水相...  相似文献   
657.
云南省姚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安县是“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县,在该县的洋派河小流域修筑同样面积的4个径流小区,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分别为对照地(即撂荒地)、人工补植地(人工种植澳洲金合欢)、封禁措施地、坡耕地(人工耕种的坡耕地)4种,修复中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和侵害,充分利用生态自我恢复能力,大面积实施生态自我修复,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从植被重要值,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的保土保水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研究结果如下:生态修复后人工补植地和封禁地:①植被恢复迅速,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②土壤的结构得到改善,封禁地全N含量最高,补植地当人工恢复达到一定年限后含N量也会增加;③土壤的保持水土量增加;④生态修复后,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58.
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提出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定量方法: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该方法设计了一个0~100尺度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作为量度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的大小。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SI)由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RIn)和环境污染分指数(EPI)来计算。根据ESI数值和RECI与EPI的关系。可以判断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和主要来源。该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评价中国工韭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现状和长期趋势。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较高的可靠性,较好的直观性。同时原理筒单。计算简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59.
660.
硅藻土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藻土是由硅藻及其他微生物的硅质遗骸组成的生物硅质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表面吸附性能。硅藻土特殊的架构特征、分子筛功能使其在废水处理领域表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硅藻土的物理化学性质,重点对硅藻土和改性硅藻土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尤其是含重金属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硅藻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微孔材料,具有来源广泛、污水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并对硅藻土的改性方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