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420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重金属铜离子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包含黏土防护层、壤土运移层、竹炭(碳粉)净化层组成的复杂室内大土柱(直径Φ=280 mm)模型。在重金属铜离子运移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铜离子在具有复杂分层结构土柱模型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黏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阻滞作用显著高于壤土,阻滞效率在91%左右。经黏土阻滞后,碳粉净化层与壤土层自净效率约占7.5%,显著降低了模型出口铜离子残余量(可降至总量的0.45%)。对设计研究模型,试验结果充分体现出黏土吸附阻滞作用为主、碳粉净化作用为辅的显著特性。因此,如将此理念推广至地下水环境保护实践,则可简称之为"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32.
以肥城矿区为背景,基于Personal Geodatabase模型构建了空间数据库,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借助ArcGIS Engine的控件开发了矿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根据数据获取方式不同,将空间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实地监测数据库和表格数据库4部分,系统实现了矿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水质、土壤湿度的动态监测,矿区各类地物面积的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33.
提出一种基于复极性固定床反应器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电-多相催化氧化技术,用于桉木CTMP模拟废水的处理.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活性组分为氧化铜的催化剂,用于实验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E-HCR(电-多相催化体系)对鞣酸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BPBC(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在外加电压20V、支持电解质质量浓度1000mg/L、pH值为5.35的条件下.降解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鞣酸,去除率大于90%.鞣酸降解前后的紫外和红外光普分析表明:鞣酸经电-多相催化氧化处理后,分于中的酚羟基显著减少,分子中的大部分苯环结构开环降解成小分子物质.研究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对鞣酸的电化学降解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34.
周年磷肥旱季集中底施对玉-稻轮作磷肥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玉米-晚稻水旱轮作是近年来南方稻区种植制度变化下出现的新型两熟制模式。明确两季作物间磷肥的合理分配对玉-稻轮作作物产量与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对玉-稻轮作养分高效与高产协同实现,及丰富对水旱轮作前后季作物养分利用关系的认识具有理论意义。采用春玉米-水稻周年轮作田间试验,根据晚稻季磷肥前移至玉米季做底肥施用的比例及周年施磷量,设置7个磷肥施用处理,分别为两季作物均不施磷(P_0)、两季作物均按常规方法施磷(P_1)、1/3晚稻季磷肥前移(P_2)、2/3晚稻季磷肥前移(P_3)、全部晚稻季磷肥前移(P_4)、全部晚稻季磷肥前移且周年总施磷量减少15%(P_5)、全部晚稻季磷肥前移且周年总施磷量减少30%(P_6),分析了不同施磷处理作物产量、磷素吸收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变化。与P_1相比,P_3与P_4处理显著提高了晚稻花后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及晚稻产量,且其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4.87%和6.74%;P_5处理晚稻产量与P_1处理差异不显著,但P_6显著降低了晚稻产量。晚稻季磷肥前移施用明显促进了玉米及晚稻对磷素的吸收,显著降低了磷素的表观盈余量。与P_1处理相比,P_2、P_3、P_4处理两季作物周年土壤磷素依存率分别减少了11.63%、26.47%与22.08%。从磷肥利用效率看,P_4处理的磷肥周年累积回收效率、农学利用效率、偏生产力及磷肥产量贡献率均显著高于P_1处理,分别提高了102.46%、194.83%、6.73%与176.16%。与P_1处理相比,P_5处理周年磷肥产量贡献率及农学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但分别提高了其磷肥回收效率与偏生产力32.56%和58.05%。玉米季施用的磷肥对晚稻有明显的后效作用,且比晚稻季施用磷肥具有更高的磷肥利用效率。所以在春玉米免耕复种晚稻时,可将晚稻季的磷肥全部前移至玉米季施用,并可减少15%周年施磷量。  相似文献   
35.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不断推广,焚烧飞灰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按照我国固体废物分类方法,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必须进一步处置才能进入填埋场或资源化利用。本文分析了飞灰物理化学特性,论述了常规处置技术(水泥固化、化学药剂稳定化、酸溶剂提取和熔融固化等)存在的问题。将原始飞灰直接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或路基材料,飞灰中高含量的重金属和盐类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飞灰水洗可以高效去除其中的可溶性盐类,水洗飞灰在焙烧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远低于原始飞灰烧结后的相应浓度,飞灰水洗-焙烧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俚岛湾海域砷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威海俚岛湾养殖区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俚岛湾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总砷的分布特征,并综合评价了砷的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俚岛湾海域表层海水总砷浓度为1.78~2.78μg/L,平均浓度为2.20μg/L,比大洋水略高,俚岛湾海域海水水质较好,未受到砷污染;海水中砷的季节变化为夏季较高、秋冬季基本稳定、春季最低。俚岛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平面分布呈现出由近岸向远岸降低的趋势,砷含量的年际变化甚微,基本保持稳定的水平;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重金属质量基准法对沉积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砷污染水平较低,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7.
试验选用的乌梢蛇均为亚成蛇,平均体重291.79g。试验分2组进行,试验期45d。对照组用活饵投喂,处理组全程均用配合饲料人工填喂。活饵为泽蛙,人工饵料用鱼肉、明胶、添加剂等配成(粒度规格1—1.5cm^3)。各组饲养条件相同,试验结束时逐组逐个测量体重、体长、尾长,并计算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饵料组的增重、体长、尾长好于对照组,但人工饵料组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8.
现行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的方法只能保证数据的合理性.通过对重要的指标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9.
实际垃圾焚烧系统中飞灰会在尾部烟道堆积并在受热后发生二噁英的再生成、热降解及向烟气解析等协同作用.本文研究了半干法脱硫塔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受热过程中二噁英的质量变化及其气固相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含氧量及硫胺基复合阻滞剂的添加等对飞灰中二噁英热解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0℃时飞灰析出的气相二噁英很少,而450℃时气相二噁英的比例高达99.7%;氧含量对飞灰中二噁英的热解析特性影响较大,当氧含量为6%时,气相二噁英的析出量最大,达到2.87 ng·g-1;350℃时添加硫胺基复合阻滞剂后二噁英总量明显下降,表明阻滞剂能够抑制二噁英再合成,但气相中二噁英的比例从47.69%上升到87.50%.  相似文献   
40.
为了在实验中缩短微塑料的老化时间,更真实地模拟自然老化条件,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老化聚乙烯微塑料(PE-MP)和聚丙烯微塑料(PP-MP),同时研究了老化前后PE-MP和PP-MP对Zn (II)的吸附过程和机理.随着放电时间延长和输入电压升高,微塑料表面出现微小裂纹或孔洞,形成含氧官能团.老化后PE-MP和PP-MP对Zn (II)的吸附容量分别提高了22.7%和14.8%.老化前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Zn (II)在微塑料上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和吸附平衡3个阶段.同时,老化前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热力学结果表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Ca2+、腐殖酸和低pH值不利于微塑料对Zn (II)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