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6篇
  免费   3878篇
  国内免费   7994篇
安全科学   4095篇
废物处理   380篇
环保管理   2032篇
综合类   18769篇
基础理论   3235篇
污染及防治   1610篇
评价与监测   1578篇
社会与环境   1673篇
灾害及防治   936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834篇
  2022年   1768篇
  2021年   1824篇
  2020年   2158篇
  2019年   1448篇
  2018年   1356篇
  2017年   1670篇
  2016年   1353篇
  2015年   1519篇
  2014年   1304篇
  2013年   1706篇
  2012年   2189篇
  2011年   2095篇
  2010年   1966篇
  2009年   1800篇
  2008年   1639篇
  2007年   1638篇
  2006年   1613篇
  2005年   1188篇
  2004年   843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71.
以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添加尿素等辅助材料碳化制备污泥基吸附剂。采用比表面积孔隙分布测定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吸附剂表面组成及其结构进行表征,对比研究了掺入添加剂前后碳化污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N共掺杂碳化污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较直接碳化污泥吸附剂明显提高,2种吸附剂的最佳吸附时间分别为2 h和4 h,pH是影响污泥基吸附剂吸附去除Cr(Ⅵ)的关键因素,其最适pH值均在1.0~2.5范围内。室温下C/N共掺杂污泥吸附剂吸附Cr(Ⅵ)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2种碳化污泥基吸附剂的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表明,C/N共掺杂污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872.
废旧印刷电路板元器件拆解技术的研究是电子废弃物有效利用的重点环节。通过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拆解过程中氟硼酸浓度,双氧水浓度和时间对铅、锡焊料的溶出率的影响趋势进行研究,得出最终优化实验方案为在双氧水浓度为0.5 mol·L-1、氟硼酸浓度为2.5 mol·L-1、反应时间为35 min的条件下铅、锡的溶出率分别为90.66%和99.91%,可视为铅、锡完全溶解并实现脱焊。该方法实现了电子元器件与印刷电路板的快速分离,将为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873.
废弃挠性PCB是资源化价值高的电子废弃物之一,正需环境友好的方法回收其所含的多种有价金属。采用显微镜对破碎后的挠性PCB粉样进行解离情况观察,发现破碎法难以将挠性PCB中的金属与非金属解离。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挠性PCB粉末粒度大小、添加量、培养液初始pH、菌接种量、活化时间以及FeSO4·7H2O添加量6个因素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菌)浸出挠性PCB中金属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f菌不能浸出挠性PCB中Au,但Cu、Ni可以有效浸出且最优化条件为:10 g·L-1挠性PCB、粒度0.25~0.42 mm、培养基初始pH 2.5、菌接种量5%、菌活化时间5 d、FeSO4·7H2O添加量30 g·L-1,金属Cu的浸出率达到90.1%,比未接种处理高出42.4%;金属Ni的浸出率达到了85.9%,比未接种处理高出了32.9%。因此,采用生物法可环境友好地回收挠性PCB中Cu、Ni,有利于废弃挠性PCB的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874.
以西北高原地区某铁塔厂酸洗车间为重点区,对场地开展系统的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该场地以重金属锌污染为主要污染因子,场地内土壤Zn浓度范围13.68~68 800 mg·kg-1,局部区域土壤pH异常、土壤Fe含量和Cl-浓度升高现象;土壤Zn污染垂向迁移深,多数点位Zn污染(Zn含量超过200~500 mg·kg-1)深度达10 m以上,少数点位污染深度达15 m以下,其中北区酸池5 m以内、南区酸池3 m以内和下水管道及两侧区域3~10 m深度范围内为重污染;场地土壤pH异常范围与锌污染范围一致,土壤Cl-浓度和Fe浓度与Zn浓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判断土壤锌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辅助因子;现场速测的Zn含量与实验室总量测定结果一致性强,在pH异常区域的现场速测pH值与实验室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现场速测结果可作为污染表征的基础依据。推测酸池泄漏、含重金属洗液长期下渗和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为场地污染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5.
研究了从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的根系分离和纯化的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1(菌株R1)在溶解氧化锌(ZnO)和氧化镉(CdO)过程中的生长代谢特征,分析了代谢产物中有机酸的组成及含量;通过盆栽实验,进一步探讨了土壤接种菌株R1对东南景天的生长、吸收和积累锌、镉的影响。结果发现,菌株R1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苹果酸、琥珀酸、乙酸、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是导致ZnO和CdO溶解的主要原因,且反应体系中增加ZnO和CdO能够提高有机酸的分泌量,加速ZnO和CdO的溶解。菌株R1接种到未灭菌或灭菌的锌、镉污染土壤中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和吸收Zn、Cd。在未灭菌ZnO土壤上,接种菌株R1使东南景天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质质量、地上部Zn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5.56%、9.74%和29.84%;在灭菌ZnO土壤上,接种菌株R1使东南景天地上部的干物质质量和Zn积累量分别增加9.56%和8.97%。在未灭菌CdO土壤上,接种菌株R1使东南景天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质质量、地上部Cd积累量分别增加30.30%、6.15%和27.21%;在灭菌CdO土壤上,接种菌株R1使东南景天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质质量、地上部Cd积累量分别增加5.08%、8.82%和26.14%。  相似文献   
876.
在野外原位围隔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鱼类、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鲢鳙鱼比例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当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ix)与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比例为3:1时,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9.26%和66.39%,4:1时,NO3-N的去除率可达73.65%;当鲢鱼与鳙鱼的比例为5:1时,TP和PO43-的去除率可达66.73%;鲴鱼(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Bleeker)对水体中磷元素的去除效果显著,TP和PO43-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13.89%和7.91%,但不利于氮的去除;150 g·m-2密度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投加对TN的去除率可达72.60%,但对其他营养盐的削减效果不佳;水生植物蕹菜实验组与无植物组相比TN去除率提升6.83%,NH3-N提升6.44%,NO3-N提升12.14%,效果优于菱,但却不利于磷的去除。实验结果可为水生生态系统调控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7.
通过尼罗蓝荧光筛选,从活性污泥体系中筛得Ace-6、But-1和But-17。经DNA分子鉴定,Ace-6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But-1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But-17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采用摇瓶平行发酵实验,确定了各自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并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对其进行合成条件优化。结果表明,Ace-6菌株合成条件为温度30℃、乙酸钠30 g·L-1、酵母粉0.35 g·L-1、pH 7.0、接种量5%,PHAs的总量可达412.02 mg·L-1;But-1菌株的合成条件为温度35℃、乙酸钠20 g·L-1、硫酸铵0.35 g·L-1、pH 7.5、接种量8%,PHAs的合成量可达392.39 mg·L-1;But-17菌株合成条件为温度35℃、淀粉20 g·L-1、氯化铵0.35 g·L-1、pH 7.5、接种量5%,PHAs可达304.70 mg·L-1。  相似文献   
878.
为提高海洋红球菌SY095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研究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及氮源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基各组分的含量。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大豆油和尿素,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2个对表面活性剂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尿素和K2HPO4,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显著影响因子进行优化,获得海洋红球菌产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大豆油2%(体积分数),尿素2.35 g·L-1,K2HPO40.69 g·L-1,KH2PO4 1.0 g·L-1,MgSO4 0.5 g·L-1。使用该优化培养基配方,海洋红球菌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为29.254 mN·m-1,与预测值接近,表面张力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12.9%。  相似文献   
879.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水养殖废水排放量与日俱增,近海水域环境严重恶化。采用海水电池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以镁为电池负极,钛为电池正极。镁负极失去电子产生Mg2+,与废水中的NH4+、PO43-结合生成磷酸铵镁(MgNH4PO4·6H2O,MAP),将废水中的NH4+和PO43-去除。结果表明,当pH为9.5,氮磷配比为1:1.1时,氮的去除率可达85.34% ,磷的去除率可达98.46%。利用正交实验研究pH、初始氨氮浓度、氮磷比和COD4个因素对氮磷去除的影响,氨氮初始浓度、COD分别对氮、磷的去除影响最大。多个电池串联时,总输出电压是各电池电压之和。  相似文献   
880.
南方水稻镉(Cd)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以中稻丰两优1号为材料,采用大田小区实验,研究了根区施加钙镁磷肥(P1:1 800 kg·hm-2、P2:3 000 kg·hm-2)、叶面喷施硅/硒(LS:2.0 mmol·L-1 Na2SiO3、LX:25 μmol·L-1 Na2SeO3、LSX:1.0 mmol·L-1 Na2SiO3+12.5 μmol·L-1 Na2SeO3)以及根区与叶面联合处理(P1LS、P1LX、P1LSX、P2LS、P2LX、P2LSX)下水稻对Cd的吸收。结果表明:1)根施钙镁磷肥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p1、P2较对照分别降低16.1%和29.5%;单独的根施钙镁磷肥或叶喷硅/硒处理后,稻米Cd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1 40.8%、P2 57.2%、LS 42.3%、LX 35.0%、LSX 39.2%;根施钙镁磷肥与叶喷硅/硒联合调控对降低稻米Cd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p值显著性),其中P1LS、P1LX和P1LSX较单独的P1分别降低了61.2%、59.5%和68.2%,P2LS、P2LX和P2LSX较单独的P2分别降低了75.0%、54.2%和75.7%。2)Cd从秸秆向籽粒转运系数(SS)大于从根向秸秆转运系数(RS),根区与叶面联合处理明显降低RS和SS,并有显著的协同效应(p1与Si/Se联合,RS和SS平均降低了7.4%和22.0%,P2与Si/Se联合,RS和SS平均降低了16.0%和19.6%。3)从食品安全来说,单独的根施钙镁磷肥或叶喷硅/硒,大米Cd含量多数超标(国标0.2 mg·kg-1),而根区与叶面联合处理几乎都能实现Cd含量不超标,其中降幅最大的为P2LS 和P2LSX,稻米Cd含量不到0.09 mg·kg-1。因此,根施钙镁磷肥与叶喷硅/硒联合处理可显著降低水稻Cd吸收、保障稻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