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08篇 |
免费 | 7376篇 |
国内免费 | 38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82篇 |
废物处理 | 304篇 |
环保管理 | 1636篇 |
综合类 | 15476篇 |
基础理论 | 343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86篇 |
评价与监测 | 1259篇 |
社会与环境 | 1308篇 |
灾害及防治 | 7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726篇 |
2023年 | 984篇 |
2022年 | 1609篇 |
2021年 | 1620篇 |
2020年 | 1763篇 |
2019年 | 1365篇 |
2018年 | 1273篇 |
2017年 | 1541篇 |
2016年 | 1178篇 |
2015年 | 1266篇 |
2014年 | 1065篇 |
2013年 | 1351篇 |
2012年 | 1786篇 |
2011年 | 1684篇 |
2010年 | 1575篇 |
2009年 | 1438篇 |
2008年 | 1317篇 |
2007年 | 1301篇 |
2006年 | 1307篇 |
2005年 | 965篇 |
2004年 | 693篇 |
2003年 | 435篇 |
2002年 | 388篇 |
2001年 | 332篇 |
2000年 | 267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目的获得CFRP的老化行为规律,研究紫外辐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方法以湿热效应和光氧老化的等量、等效损伤为原则,确定实验室加速老化环境谱编制方法。以CF8611/AC531复合材料为对象,依据确定的加速老化试验方案,开展加速老化试验,观察其微观形貌,并测量开路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老化前,CFRP表面完整无裂纹,碳纤维/树脂界面结合良好;老化后,树脂基体出现裂纹和孔洞,同时界面遭到破坏。极化曲线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会向右下方移动,自腐蚀电位微降,幅度为0.0326 V,自腐蚀电流密度增长了近1621倍。结论加速老化导致表面碳纤维裸露面积不断增大,时间越长,破坏作用越明显,实际使用中应防止其与金属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782.
目的明确某机械陀螺在贮存环境下的环境敏感参数。方法以机械陀螺在热加速老化试验中的各项性能参数检测结果为基础,依次对各参数检测数据进行能表征参数退化程度的无量纲转化,分析参数相对于原始值的偏离程度以及环境敏感程度,偏离度最大的参数即为陀螺的主要环境敏感参数。结果解锁误差、接触起始角、垂直漂移、水平漂移参数的偏离程度分别为1041.7、1248.3、1472.7、417.7。垂直漂移参数是该机械陀螺在贮存环境下的主要环境敏感参数。结论提出的分析方法可有效用于多参数产品的环境敏感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783.
784.
目的通过有限元仿真,预测飞机复合材料-铝合金搭接试件可能产生的腐蚀部位和腐蚀深度。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的方法,测得温度为40℃的5%NaCl溶液中铝合金和复合材料两种材料的极化曲线。以极化曲线及其拟合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作为边界条件,建立电偶腐蚀仿真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别得到两种材料的腐蚀预测结果,将其结果与实验室腐蚀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电偶试件模型预测得到的电偶电位值与实验测量得到的电偶电位值对比误差为4.2%。搭接试件的腐蚀部位为偶接处3 mm内,其腐蚀分布与搭接件电偶腐蚀模型预测的电位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腐蚀深度的预测值和腐蚀实验的实测值对比误差为12.5%。结论该研究的仿真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85.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迫切需要开发一些高效、环保、稳定的光催化剂。卤氧化铋(BiOX,X=Cl、Br、I)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异的光学、电学性能,在光催化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BiOX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展现出了优异性能,但其光催化效率仍有待提高。简要叙述了BiOX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当前主流的制备方法,主要概述了最近几年卤氧化铋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进展。改性方法主要有微结构调控、晶面与缺陷调控、掺杂、构造异质结等,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提高卤氧化铋或卤氧化铋复合物的光吸收能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运输效率、以及活性位点的暴露量来实现改性。介绍了其在环境、能源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对BiOX的发展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786.
目的 研究探索报废轻武器毁形方法。方法 根据报废轻武器的毁形难点,分析切割、粉碎、锻压、熔炼等各种现有毁形方法的技术优势、难点及可行性,并对部分毁形技术进行验证试验,确定可以应用于轻武器毁形的技术方法。结果 经过试验检验,机械切割无法切断14.5 mm枪管,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无法直接切透14.5 mm枪管,粉碎机无法对14.5 mm枪管进行完全破碎,加热和锻压技术可以对枪支实现彻底毁形,加热粉碎技术对14.5 mm枪管破碎效果一般,残疾规格随意性大。结论 组合运用加热和锻压技术进行轻武器毁形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势,而且便于实现销毁自动化。 相似文献
787.
788.
目的 进行民机适航噪声横向衰减建模及特性研究。方法 对民机适航噪声横向衰减工程模型进行分析,建立其主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模型,基于模型设计等效飞行试验方法,以及试验数据设计横向衰减分析流程,通过某型国产民机噪声飞行试验,对横向衰减特性及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民机适航的横向噪声受声传播效应、地面散射效应和动力装置/机体噪声安装效应等影响较大,声传播效应和地面散射效应分别对高频和低频成分具有显著影响,动力装置/机体噪声安装效应导致的噪声指向性差异也是影响横向衰减的主要因素。对于民机适航噪声评价量,横向衰减模型能够得到与飞行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的结果,但工程应用中仍需通过飞行试验进行修正。结论 提出的民机适航噪声横向衰减影响因素的量化计算模型以及等效飞行试验方法,可用于国产民机低噪声设计、噪声适航审定和机场周围噪声污染计算,服务于国产民机设计及适航取证。 相似文献
789.
790.
目的研究卫星上外露导线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耐受能力。方法通过分析GEO轨道下在轨10年航天器外露瑞侃导线的辐照环境,研究低能和高能电子对导线性能的影响,地面模拟试验参数选择能量分别为45 keV和1 MeV,注量率均为8.3×10^10 e/(cm^2·s),总注量均为2×10^16 e/cm^2。考察瑞侃导线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电性能(击穿电压)的退化情况,并用XPS和SEM测试分析手段,对其电子辐照损伤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能量电子辐照下,瑞侃导线的力学性能均略有下降,没有显著区别,而电学性能严重退化,且低能电子较高能电子对其电学性能影响更为严重,其击穿电压分别下降了100%和50%。结论通过剂量-深度分布计算,45 keV入射电子能量全部沉积在样品表层下数微米的深度范围内,完全被导线外皮吸收,对样品的损伤较大;而1 MeV入射电子能量绝大部分穿透表皮沉积在样品铜芯中,因而其性能退化情况相对低能电子较小。进一步的,通过SEM和XPS测试和分析发现,电子辐照造成瑞侃导线分子链降解,形成自由基以及气体,自由基的再交联是造成瑞侃导线损伤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