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5篇
  免费   3909篇
  国内免费   7977篇
安全科学   4095篇
废物处理   380篇
环保管理   2031篇
综合类   18753篇
基础理论   3232篇
污染及防治   1610篇
评价与监测   1578篇
社会与环境   1665篇
灾害及防治   937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834篇
  2022年   1768篇
  2021年   1823篇
  2020年   2158篇
  2019年   1447篇
  2018年   1355篇
  2017年   1670篇
  2016年   1353篇
  2015年   1519篇
  2014年   1302篇
  2013年   1707篇
  2012年   2186篇
  2011年   2091篇
  2010年   1958篇
  2009年   1799篇
  2008年   1638篇
  2007年   1635篇
  2006年   1615篇
  2005年   1187篇
  2004年   840篇
  2003年   547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地形因子对海南岛台风降水分布影响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风登陆过程中,地形对台风降水有明显的作用,及时了解台风过程中降水的空间分布信息对灾害预测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1953-2005年间登陆海南岛的台风(不包括其他热带气旋)的降水资料,建立了台风过程中年平均降水量与地形因子(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的关系模型,估算了海南岛台风过程中降水量的分布,分析了地形对其的影响,为后期台风灾害过程中降水的地形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对西北地区冰雹影响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江勇  张强  杨民 《灾害学》2005,20(1):40-44
利用1971~2000年西北185站3~9月逐月和年冰雹次数,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西北年冰雹次数有三个中心,一个在青海的曲麻莱为19.6次,另一个在新疆西部的昭苏为17.6次,第三个在青海的刚察为12.7次.冰雹主要出现在6~8月,总站次的月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6月为20.5次,其次是7月为17.8次,再是8月为14.4次.总站次的历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这与该地区平均气温的历年变化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冰雹次数与拔海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783 9;年冰雹次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701 6;年降水量与年冰雹次数呈正相关,降水量大,年冰雹次数也多.  相似文献   
153.
基于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直接获取多种类型的降水产品,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利用可拓学原理,建立了多层嵌套式泥石流预报可拓模型。模型根据研究区泥石流发生条件的不同,将临界雨量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范围,确定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大小。将该泥石流预报方法应用到四川省凉山州,以ArcGIS为工具开发了凉山州泥石流短临预报应用系统。当有灾害性天气过程出现时,将启动预报系统,逢整点读取降水产品信息,实现1h滚动预报,预报时段为3h。系统可及时地为政府提供全州的泥石流预报信息,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4.
中国的海啸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海啸的物理和发生条件分析了中国海啸的危险性:渤海、黄海和东海发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很小;中国东部沿海受来自太平洋方面海啸的影响也很小;对中国东南沿海有较大影响的海啸发源地主要在南方,它们是菲律宾西侧的大地震、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的火山喷发以及中国南海的大型海底滑坡。虽然中国的海岸受海啸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浪高5m的2级海啸而言,受到威胁的沿海地区的GDP占全国近1/4。从成灾的角度来看,小海啸大灾难的情况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5.
若壁小沟为四川青衣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沟,该沟处于深切割高山峡谷区,地形坡度陡,构造发育,岩石破碎,加之较为丰富的降雨,使该沟具备泥石流暴发的条件。该沟如果暴发泥石流,将对某电站拟建厂房产生威胁。该沟泥石流具有成灾快、危害严重、松散固体物质以坡面崩塌补给为主、活动频率中等等特征。通过野外考察和取样分析,该沟泥石流的性质和类型为中频率—中~大规模—低~高粘度泥石质泥石流。分析预测了该沟泥石流在强烈地震条件下、近期出现不同频率暴雨情况下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沟泥石流减灾工程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6.
东北地区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东北地区93个台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讨论了该地区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降水集中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集中期具有南北高中问低的变化特点.从长期趋势上看,降水集中度的减小趋势显著,在该地区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各有一个趋势明显的区域(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但集中期的减小趋势不显著,只有2个台站通过显著性检验.年降水量与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的相关系数表明:东北地区年降水量与降水集中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年降水量越多(少)的地区,年内降水越集中(均匀);年降水量与降水集中期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7.
任悦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赵珮杉 《环境科学》2024,45(7):4241-4250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时间动态特征,以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23、33和44 a)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不同月份(4~9月)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结果表明:①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月份对樟子松根内真菌多样性指数影响显著(P<0.05),在5月和7月较高;樟子松根内真菌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林龄对其的影响不显著. ②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不同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随月份变化,优势类群为腐生-共生营养型真菌、未定义腐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5月、7月和9月的指示外生菌根真菌分别为囊蘑属(Melanoleuca)、缘腺革菌属(Amphinema)和口蘑属(Tricholoma). ③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分布受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铵态氮、年均日照时数、年均温和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P<0.05),指示菌种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年均降水量和年均空气湿度的影响. 气候和土壤性质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塑造了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动态特征,而林龄的贡献较小. 研究结果可为樟子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8.
为解决鹤壁市臭氧(O3)污染问题,基于2022年夏季(6~9月)常规污染物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小时分辨率监测数据,采用OFP-PMF源解析-EKM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O3污染及其前体物VOCs来源与减排的污染控制策略分析. 结果表明,O3多发生于高温低湿低压条件,芳香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及VOCs组分贡献较大,是活性和浓度优势物种. 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源(25.3%)是鹤壁市VOCs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工艺过程源(17.7%)和生物质燃烧源(17.6%). 因此,与化石燃料及工业生产相关的排放源是鹤壁市大气VOCs的亟待控制源. 在O3污染时期,鹤壁市臭氧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基于EKMA的减排模拟结果显示,对VOCs和氮氧化物(NOx)进行协同减排,且VOCs减排75%和NOx减排10%时可以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9.
危险生物因子(DBAs)是我国生物安全法防范和应对的主要对象,明确北京郊区河流中DBAs赋存特征对保障北京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从微生物学的角度,DBAs指可能对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等生物体造成重大危害的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针对北京郊区河流(牤牛河、潮河和白河),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从DBAs分子生物学组成出发,解析了核酸(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核酸&蛋白(病毒)和完整细胞结构(致病菌)等DBAs的赋存特征. 结果表明,北京郊区河流水样和底质中存在高丰度的多重耐药ARGs,平均占比为74.11% ±6.82%,但主要ARGs亚型为低风险型,传播性较低,牤牛河上游ARGs丰度最高,半城子水库对上游ARGs丰度起到一定控制作用;郊区河流中原核生物病毒多为蓝病毒科(Kyanoviridae)和尾病毒科(Peduoviridae),平均占比为16.98% ±8.44%和16.19% ±10.79%,真核生物病毒为拟菌病毒科(Mimiviriae)和藻类DNA病毒科(Phycodnaviridae),平均占比为10.37% ±12.68%和8.34% ±6.97%,均为对水体中藻类和致病菌的控制具有贡献的病毒科,经过半城子水库后,病毒组分发生剧烈变化,蓝病毒科、拟菌病毒科和藻类DNA病毒科的丰度显著增加. 潮河、白河和牤牛河水体中的病毒群落存在显著差异;致病菌主要包括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猪布鲁氏菌(Brucella suis)、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和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等,平均占比分别为19.17% ±3.63%、12.76% ±2.88%、11.22% ±1.95%和8.26% ±1.84%. 不同支流和位点中的致病菌组成和丰度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受到水质、污染源、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郊区河流水安全管理和生物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0.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不同深度浮游细菌群落组成、 氮磷循环功能及其驱动因素尚未清晰. 选取丹江口水库5个生态点位,采用宏基因组学研究表层、 中层和底层垂直分布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分析预测氮磷循环功能及其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主要由变形菌门、 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等优势种群组成,不同深度来源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水温(T)、 氧化还原电位(ORP)、 溶解氧(DO)和Chla是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 氮循环功能基因分析表明,主要涉及生物固氮过程、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等7个主要途径的gltBglnAgltDgdhANRT等39个氮循环功能基因. 磷循环功能基因分析表明,主要涉及有机磷矿化、 无机磷溶解、 调节等6个主要途径的pstSppx-gppAglpQppk1等5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 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深度是影响氮磷循环功能基因组成和丰度的主要因素,表层和底层氮磷循环功能基因丰度高于中层样品. 奇异球菌属、 嗜氢菌属、 Limnohabitans和棍状杆菌属等是氮磷循环的关键物种. DO、 pH、 T、 总溶解性固体(TDS)、 电导率(EC)和Chla与氮磷循环功能基因显著相关,以上环境因子随丹江口水库深度增加浓度降低或升高,导致浮游细菌氮磷循环功能基因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通过揭示丹江口水库不同深度浮游细菌群落组成、 氮磷循环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丹江口浮游细菌生态功能和多样性保护发挥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