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12篇 |
免费 | 3898篇 |
国内免费 | 798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101篇 |
废物处理 | 380篇 |
环保管理 | 2030篇 |
综合类 | 18761篇 |
基础理论 | 3230篇 |
污染及防治 | 1611篇 |
评价与监测 | 1581篇 |
社会与环境 | 1666篇 |
灾害及防治 | 9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7篇 |
2023年 | 834篇 |
2022年 | 1773篇 |
2021年 | 1823篇 |
2020年 | 2159篇 |
2019年 | 1448篇 |
2018年 | 1355篇 |
2017年 | 1671篇 |
2016年 | 1353篇 |
2015年 | 1520篇 |
2014年 | 1302篇 |
2013年 | 1706篇 |
2012年 | 2187篇 |
2011年 | 2092篇 |
2010年 | 1959篇 |
2009年 | 1799篇 |
2008年 | 1640篇 |
2007年 | 1637篇 |
2006年 | 1613篇 |
2005年 | 1188篇 |
2004年 | 839篇 |
2003年 | 547篇 |
2002年 | 502篇 |
2001年 | 417篇 |
2000年 | 342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Concentrations and chemical forms of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 in road-deposited sediments from different zones of Hangzhou, Chi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25 road-deposited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five different land-use zones (industrial, residential, commercial, park, and countryside) in Hangzhou, China. The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Cd, Co, Cr, Cu, Fe, Mn, Ni, Pb, and Zn) in thes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ICP-AES after digestion with the mixture of HNO3-HF-HCl (aqua regia), and chemically fractionated using the modified BCR (the 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The highest metal concentration level was detected in the sample from industrial zone and commercial zone having heavy traffic. While the lowest metal level was noted in the street dust sample from residential zone, park, and countryside zone. The mobility sequence based on the sum of the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stages was: Zn (80.28%), Pb (78.68%), Cd (77.66%) > Cu (73.34%) > Mn (67.92%) > Co (41.66%) > Ni (30.36%) > Cr (21.56%), Fe (20.86%).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the data matrix to evaluat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pollution sources of metals.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areas were mainly contaminated by three sources, namely lithology, traffic, and industry. 相似文献
62.
O3/H2O2降解Atrazine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O3/H2O2降解莠去津,对氧化产物进行了色谱分析,以评价该体系降解莠去津效能.莠去津初始浓度2 mg/L,7.5mg/L的O3单独氧化去除率为27.2%;相同O3投量下,H2O2/O3摩尔比0.75时,5 min莠去津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6.5%,表明H2O2/O3体系对莠去津的去除效果良好,降解速度快.以离子色谱对产物的离子进行分析,莠去津浓度下降的同时,硝酸根和氯离子浓度增高.GC-MS检测的产物和对LC-MS谱图的分析表明,有机产物中存在脱乙基、脱异丙基和脱氯莠去津,说明H2O2/O3并不能彻底氧化莠去津,因此工程中作为主要去除单元或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手段可能还需要与活性炭等单元联用. 相似文献
63.
低强度超声波与酸、碱协同对污泥溶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能量密度为0.05W·mL-1和pH范围3.0~12.0条件下,研究了超声波辐射与酸、碱协同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溶解性磷(SP)和溶解性糖(SA)含量随pH增大均呈先降后升趋势.当pH为3.0时,污泥溶胞效果不高,随污泥溶液碱性增强,SCOD、SP和SA含量随pH呈指数增长,说明强碱性环境有利于污泥溶胞.超声波辐射可显著提高污泥溶胞率,而且pH越大超声波辐射改善的溶胞效率越高.pH=11.0时超声波辐射60min以内,SCOD、SP和SA含量与时间均呈线性关系,超声波/碱协同污泥溶胞为一级反应.pH大于9.0的碱性条件下,超声波辐射和提高pH均可降低VSS/TSS.依据实验数据,应用非线性优化技术得到SCOD与pH和超声波辐射时间的数学模型,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6%. 相似文献
64.
65.
堆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Cu、Cd形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茼蒿试验研究了不同堆肥用量对重金属Cu、Cd污染土壤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Cu、Cd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用量的增加,非根际土和根际土交换态(含水溶态)Cu含量显著增加,最大值是对照的6.0倍;;有机结合态Cu含量在非根际土中显著升高,而在根际土中则先显著升高后降低,两者最大值是对照处理的1.1倍;;非根际土中无机结合态Cu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非根际土和根际土残渣态Cu含量都先显著增加后基本不变.随着堆肥用量增加,非根际土中交换态(含水溶态)Cd含量显著降低,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显著升高,无机结合态Cd含量变化不明显;;根际土中,交换态(含水溶态)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有机结合态Cd含量显著上升,无机结合态和残渣态Cd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供试堆肥可作为修复剂减弱Cd的危害,但长期施用会造成Cu的累积,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66.
商陆和烟草对锰胁迫的抗氧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植物的重金属累积能力对于植物修复和植物冶金意义重大.Mn超累积植物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耐性/累积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为了研究商陆在Mn胁迫下的抗氧化酶作用,将萌发6周的商陆和烟草幼苗分别放入1 mmol·L~(-1)或3 mmol·L~(-1)的1/2 Hoagland营养液处理4 d,实验表明商陆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幅度显著低于烟草,而烟草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量增加幅度大于商陆.如1 mmol·L~(-1) Mn处理4 d后,与对照相比,商陆和烟草的光合速率分别降低13.3%和75.5%;烟草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量分别增加347.3%和120.1%,而商陆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量没有明显增加,表明Mn胁迫对超累积植物引起的氧化损伤明显低于非累积植物.随着Mn处理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2种植物叶片SOD和POD活性均迅速增加,其中商陆SOD活性的增加幅度大于烟草;另外,商陆CAT活性持续上升,而烟草CAT活性显著下降.如在1 mmol·L~(-1) Mn处理下,商陆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161.1%、 111.3%和17.5%;烟草SOD和POD提高55.5%和206.0%,而CAT下降15.6%,表明商陆的抗氧化酶,特别是CAT,能够有效地清除Mn毒产生的自由基.这些结果说明抗氧化酶的抗氧化能力是重金属累积植物商陆的Mn耐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7.
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户脆弱性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基于中国中部五省的调研实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既关系到土地供给的总体结构与变化,也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更关系到农户的生存状况。论文在分析当前农户脆弱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户脆弱性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包括暴露性指数EI、敏感性指数SI和自适应能力指数AI。根据量化后的SI和AI,可以计算出农户的脆弱性指数VI。论文以中国中部经济区5个省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作为案例研究区域,在大规模农户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定量测度敏感性指数SI和自适应能力指数AI的指标体系,运用几何平均数算法对其进行量化,并由此分别计算出各省份农地转入户和转出户的脆弱性指数VI。最后,论文将农户脆弱性指数VI与暴露性指数(流转面积强度EIA和流转时间强度EIT)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海洋硫酸盐还原菌群处理烟气脱硫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盐硫酸根废水的特性,从海底沉积物中富集得到1个硫酸盐还原菌菌群SRB-2,并研究了盐度、温度、pH值、碳源、硫酸根浓度和铁形态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RB-2为嗜盐中温硫酸盐还原菌群, 可以利用乙醇及乳酸为单一碳源,最佳生长温度为30~40℃,最佳生长pH值为7.4~8.3,SRB-2菌群能够在硫酸根浓度为5 200 mg/L或盐度为60 g/L的条件下正常生长,还原铁粉对该菌群还原硫酸根的能力具有加强作用,而二价铁离子则抑制细菌活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对菌体形态研究发现,在反应器填料表面,该菌群中有大量短竿状及螺旋状细菌黏附,而在底部,主要为表面覆盖大量黑色粘稠物质,由短竿状细菌组成,推测其可能是菌种SRB-2-64(GenBank 序列号:EU167911)的堆积. 相似文献
69.
采用具有自由端的梳状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考察了其膜污染控制性能.结果发现,如果将膜污染定义为恒压操作下的膜通量下降,膜组件b比膜组件a易获得更大的膜通量,具有更优异的抗污染效果.含膜组件b的MBR在温度为22~26℃,污泥浓度为7 500~10 500 mg/L,曝气量为200 L/h,抽停时间比为9 min/1 min,压力为0.02 MPa的条件下连续运行47 d,膜通量维持在4.0~8.0 L·(m2·h)-1,其间不需要任何水力或化学清洗.由于这种膜组件易充分发挥曝气的作用,不易污染,因而所需曝气量较小,并且当抽停时间比从12 min/1 min变化到6 min/1 min,膜通量差别不大.对膜的清洗试验表明,水力清洗+化学清洗+乙醇浸泡是最有效的清洗方法.水力清洗+化学清洗后,较之水力清洗,中空纤维膜表面上的胶团数目和面积大大减少,膜孔变得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70.
采用图像法和沉降柱法分别研究了A2/O工艺中好氧污泥絮体的形貌、粒度分布、低维分形维数和沉降速率、有效密度、空隙率以及质量分形维数,并尝试探讨了上述相关性质与这些污泥宏观操作性质(沉降、压缩、脱水和稳定性)相关的各种理化指标以及胞外高分子物质(EPS)的含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污泥絮体呈现不规则的形貌,表面具有空隙.其有效密度一般随着其粒径的增加而降低,而空隙率和沉降速率却呈现与有效密度相反的变化趋势,这些均表明了污泥絮体的分形结构的存在.2次所采集的污泥絮体的中位直径分别为248.81、332.86μm,有效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040、0.0072g·cm-3,自由沉降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67、4.79mm·s-1,空隙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94、0.89,一维分形维数分别为1.03、1.19,二维分形维数分别为1.64、1.84,采用基于Logan经验公式的有效密度-最大直径的双对数关系确定的质量分形维数分别为1.74、2.29.尽管第2次所采集的污泥絮体较为密实,但其表面粗糙程度却比第1次的低.此外,研究中发现絮凝能力较高或负电荷较高的A2/O好氧污泥絮体具有高的SVI和ZSV值;分形维数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