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4篇
  免费   4188篇
  国内免费   7663篇
安全科学   4400篇
废物处理   485篇
环保管理   2278篇
综合类   19728篇
基础理论   3567篇
污染及防治   1074篇
评价与监测   1708篇
社会与环境   1831篇
灾害及防治   1084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643篇
  2022年   1749篇
  2021年   1762篇
  2020年   2194篇
  2019年   1421篇
  2018年   1324篇
  2017年   1515篇
  2016年   1271篇
  2015年   1613篇
  2014年   1466篇
  2013年   1858篇
  2012年   2389篇
  2011年   2318篇
  2010年   2141篇
  2009年   1982篇
  2008年   1831篇
  2007年   1808篇
  2006年   1784篇
  2005年   1332篇
  2004年   951篇
  2003年   627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掌握水生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是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基础.于2016年秋季对滦河53个样点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并识别出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①滦河(河北省)共采集并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06种,隶属于8纲22目70科144属,以纹石蚕(Hydropsyche sp.)和东方蜉蝣(Ephemera orientalis)为优势种.②根据滦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53个样点在空间上被分为3组.第1组分布在滦河干流的中下游及支流下游,无指示物种;第2组分布在支流上游,指示种为纹石蚕、朝大蚊(Antocha sp.)和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第3组分布在滦河干流中上游,指示种为东方蜉蝣和中华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 sinensis).③第3组的分类单元数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第1组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第2组;第1组的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发现,pH、TN、底质、河道变化、水质状况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等环境因子在第2组与第3组之间差异显著,第2组明显高于第3组.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栖境复杂性、河水水量状况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滦河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显示,降低河岸带干扰强度、恢复河道生境多样性是未来滦河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的重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