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78篇 |
免费 | 3426篇 |
国内免费 | 328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93篇 |
废物处理 | 246篇 |
环保管理 | 889篇 |
综合类 | 8727篇 |
基础理论 | 1931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267篇 |
评价与监测 | 702篇 |
社会与环境 | 703篇 |
灾害及防治 | 5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90篇 |
2023年 | 526篇 |
2022年 | 887篇 |
2021年 | 893篇 |
2020年 | 983篇 |
2019年 | 711篇 |
2018年 | 735篇 |
2017年 | 845篇 |
2016年 | 686篇 |
2015年 | 743篇 |
2014年 | 719篇 |
2013年 | 847篇 |
2012年 | 934篇 |
2011年 | 960篇 |
2010年 | 791篇 |
2009年 | 800篇 |
2008年 | 770篇 |
2007年 | 721篇 |
2006年 | 660篇 |
2005年 | 516篇 |
2004年 | 416篇 |
2003年 | 309篇 |
2002年 | 288篇 |
2001年 | 202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结合近些年的工程实际和实验研究,主要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和技术,包括回灌法、土地处理法、物化法、生物法以及其他处理方法,在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2.
Nonylphenol is the primary final biodegradation product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 (NPE), a non-ionic surfactant that is frequently incorporated into pesticide and detergent formulation. Recent researchers have hypothesized that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nonylphenol poses adverse effects on reproductive system of humans and wildlife species. During our study, in vivo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nonylphenol on testosterone biosynthesis of rat Leydig cells. In experiment in vivo, serum testosterone (T) as well as luteinizing hormone (LH) levels were detected after animals had been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0 mg/kg/day, 125 mg/kg/day, and 250 mg/kg/day) of nonylphenol for 50 days by gavage, and the final result revealed that testosterone level dramatically declined at the dose of 250 mg/kg/day, while LH level ascended at the dose of 125 mg/kg/day and 250 mg/kg/day. In experiment in vitro, primary cultured Leydig cells were exposed to nonylphenol for 48 h, including low concentrations (0 mg/L, 0.0011 mg/L, 0.0033 mg/L, 0.0055 mg/L, 0.011 mg/L, 0.022 mg/L)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s (0.11 mg/L, 0.55 mg/L, 1.1 mg/L, 1.65 mg/L, 2.2 mg/L, 2.75 mg/L, 3.3 mg/L, 5.5 mg/L). Increase of testosterone levels was observed at low concentrations of nonylphenol while reduction was detected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13.
In order to search for locally available and untried biomaterials in China with high removal capacity of heavy metals from wastewater, the feasibility of Spirulina maxima as biosorbent for lead removal and recovery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lead biosorption was studied by using intact biomass and pretreated biomass of S. maxima. The effects of operational conditions (e.g. pH, contact time, biomass concentration etc.) on lead biosorp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biosorption was solution pH dependent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was obtained at a solution pH of about 5.5.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was reached in 60 min. The biosorption followed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The maximum removal ratios of lead were about 84% in intact biomass and 92% in pretreated biomass. The lead adsorbed could be desorbed effectively by 0.1 M nitric acid, EDTA and hydrochloric acid. The results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pretreated biomass of S. maxima w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removing lead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14.
115.
电增强活性炭纤维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电极化条件下,几种具有代表性污染物质在活性炭纤维上的电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各种污染物的电吸附动力学比较好地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其平衡吸附量在电极化下的增加量各不相同.在400mV的极化电位下,苯酚钠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0.008 3mmol·g-1增加到0.18 mmol·g-1,增加了17倍;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2.93mmol·g-1降到2.65 mmol·g-1.在-400mV的极化电位下,苯胺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3.60 mmol·g-1增加到3.88 mmol·g-1;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量从开路时的2.20 mmol·g-1降到1.59 mmol·g-1.说明不同取代基的苯衍生物,电吸附改变量不相同,供电子基团的单取代苯,正极化都能明显增强其吸附量;但是吸电子基团的单取代,正负极化对吸附量的影响都很小;供体-共轭桥键-受体型结构的苯衍生物,正负极化都使其吸附减弱但吸附速率加快.静电作用在离子型污染物的电吸附中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东、西辽河和辽河干流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吸收特性和荧光特征以及溶解有机碳(DOC)浓度的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子流域CDOM的光学特性差异,并分析影响CDOM与DOC浓度的主要因素.对比研究发现,辽河干流CDOM与DOC相关性(R = 0.89,P < 0.01)高于西辽河(R = 0.81)与东辽河(R = 0.75).总悬浮物浓度(TSM)和总碱度与不同子流域CDOM/DOC相关性较高.不同流域内CDOM与DOC的浓度变化较大,西辽河CDOM和DOC浓度明显高于东辽河和辽河干流.流域内土地利用、气候条件对两者浓度的影响显著,林地和CDOM及DOC浓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 = -0.41, -0.56),即林地面积越大,CDOM和DOC浓度越低;而农田与两者存在正相关(R = 0.40, 0.32),农田面积越大,相应的CDOM和DOC浓度越高;降雨量与CDOM和DOC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 = -0.53, -0.38),说明降雨对河流CDOM的稀释作用较大.对于CDOM荧光强度Fn(355)与CDOM浓度来说,在每个子流域两者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西辽河流域(R = 0.96, P < 0.01).C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发现,东、西辽河及辽河干流均表现出较强的类腐殖酸荧光峰(A峰和C峰),同时辽河干流表现出很强的类蛋白质峰(T峰).CDOM的吸收斜率(S)以及基于荧光光谱的FI和HIX表明东、西辽河和辽河干流CDOM的主要来源是外源高等植物输入的大分子量DOM,但是,西辽河和辽河干流CDOM的分子量要小于东辽河CDOM组成物质. 相似文献
117.
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出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B307,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其进行条件优化和耐盐特性研究,并在最优条件下考察其在单一和混合氮源中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该菌为Zobellella sp.,其最佳碳源为丁二酸钠,最适C/N为5,最适初始p H为9,最适温度为35~40℃.该菌株在混合氮源体系中12 h对NH_4~+-N和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8.35%和99.75%;在盐度为75 g·L~(-1)(以NaCl计)条件下24 h对NH_4~+-N和NO_3~--N去除率仍分别保持在97.67%和94.39%.表明该菌株具有高效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能力和较强的耐盐特性,在高盐废水脱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8.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98个气象站的沙尘暴日数、持续时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分解(EOF、REOF)、滑动t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变换,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区域沙尘暴日数大致呈北多南少型分布;受大尺度气候异常的影响,全区一致的沙尘暴异常是该区域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沙尘暴气候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柴达木—茶卡寒旱区、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沙尘暴频次最高,陕甘宁黄土高原区频次最少;近40多年来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呈减少的态势;沙尘暴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发生气候突变,突变起源于沙漠及相邻地区,并由外围沙漠区向中间地带传播。沙尘暴持续时间最长的不是高频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而是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最短的也不在频次最低的陕甘宁黄土高原区,而在柴达木—茶卡寒旱区;沙尘暴高发的河西走廊—阿拉善区、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持续时间没有发生明显的突变,这两个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沙尘暴持续时间变率增大;90年代以后沙尘暴持续时间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9.
用氯和氢氧同位素揭示洋戴河平原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和δD、δ18O值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秦皇岛洋戴河平原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结果发现,洋戴河平原地表河水来源于中上游水库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且河水沿程受到δD、δ18O值、氯离子浓度更低的支流或灌渠水补给,从而使δD、δ18O值、氯离子浓度呈现沿程逐渐降低的现象.山前丘陵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洪积扇及山麓地带地下水受到了一定的蒸发作用影响,除了接受丘陵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外,洋河附近地下水还受到洋河水库水的混合.研究区西部咸水带的地下水由上游地下水和大泥河地热咸水混合而成,地热咸水的混合比率约为13%,而东部咸水带的地下水由上游地下水、本地污水和地热咸水混合而成,地热咸水的混合比率不超过9%.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主要由本区地下淡水和海水(海水混合比率不超过10%)混合而成,并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水或农田灌溉水的补给,其中,浦河一带是地表水或灌溉水补给较为明显的地段. 相似文献
120.
快速砂滤池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中,其净水效能一直被认为是物理化学作用,而对滤池表面附着微生物的净水作用仍不明晰.为了解析滤池中微生物的群落构成和功能特征,研究对国内8个城市的11座饮用水快滤池的进出水和滤料进行采样分析.进出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滤池处理,溶解性有机碳(DOC)有少量去除,氨氮(NH_4~+-N)显著降低,硝酸盐氮(NO_3~--N)显著增加,总氮(TN)未发生明显变化.利用宏基因组技术获得了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和功能信息,滤池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占前10%)共14种,包括两类氨氧化细菌Nitrospira和Nitrosomonas.对优势菌属的功能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优势微生物菌群具有更高的碳水化合物、氮、硫和异生物质代谢功能丰度. Aeromonas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基因相对丰度最高,Bradyrhizobium的氮、硫及异生物质代谢基因的相对丰度最高,说明这两种菌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的重要菌属.通过评价各个优势菌属对异生物质的代谢潜能,发现Bradyrhizobium、Sphingomonas、Methyloglobulus、Sphingopyxis和Klebsiella是饮用水快速砂滤池中降解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关键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