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7篇 |
免费 | 1363篇 |
国内免费 | 9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29篇 |
废物处理 | 28篇 |
环保管理 | 272篇 |
综合类 | 2863篇 |
基础理论 | 687篇 |
污染及防治 | 331篇 |
评价与监测 | 171篇 |
社会与环境 | 206篇 |
灾害及防治 | 1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322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337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225篇 |
2017年 | 220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238篇 |
2012年 | 269篇 |
2011年 | 298篇 |
2010年 | 303篇 |
2009年 | 258篇 |
2008年 | 247篇 |
2007年 | 254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169篇 |
2004年 | 144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选取水稻(Oryza sativa)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营养液(0 mg·L-1 MWCNTs、0 mg·L-1 Cd2+)为参照,分析不同浓度梯度下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单一处理、MWCNTs与Cd2+复合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单一处理中,水稻幼苗的生长与MWCNTs添加浓度呈明显负相关.低浓度的MWCNTs(1.5 mg·L-1)对水稻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MWCNTs(≥6.0 mg·L-1)会显著(P-1 Cd2+会增强MWCNTs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抑制,当MWCNTs浓度从1.5 mg·L-1上升到12 mg·L-1,单一处理组与复合处理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分别下降6.4%、10.4%、24.4%和13.9%;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复合处理组的水稻叶片的POD活性略高于单一处理组,分别高出11.0%、46.1%、5.6%、11.6%;水稻幼苗叶片气孔导度变小、胞间CO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减慢.MWCNTs与Cd2+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02.
本研究在广州市某高校随机选取17间大学宿舍进行灰尘取样,同时对居住于宿舍的32名在校学生进行手部擦拭取样.分析了室内灰尘和人手表面的阻燃剂(flame retardants,FRs)的含量水平和组成特征,并估算了灰尘摄入和手-口接触两种不同评估途径的日暴露量.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磷酸酯阻燃剂(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PFRs)、德克隆(dechlorane plus,DP)、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1,2-bis(2,4,6-tribromophenoxy)ethane,BTBPE)和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在室内灰尘和手表面中均有检出.两种介质中的FRs组成相似,都主要包括BDE 209、DBDPE、PFRs,其中∑PFRs和DBDPE在两种介质中检出浓度最高,在灰尘中的中值浓度分别为1294 ng·g-1和1751 ng·g-1,在手表面的中值浓度分别为277 ng·m-2和41.7 ng·m-2.手-口接触摄入的FRs暴露量与灰尘摄入的FRs暴露量相当.在FRs的暴露风险评估中,手-口接触途径带来的FRs的暴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03.
海洋底栖硅藻通过分泌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实现滑行运动和附着。为探查不同生长期硅藻EPS的变化,以及同一生长期不同硅藻EPS的异同,本文以单个细胞分泌的EPS为考量依据,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热溶剂浸提法对海洋底栖硅藻EPS的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组分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定量提取液中的多糖,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定量蛋白质。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羽状舟形藻(Navicula pinna),随着细胞密度增大,EPS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分泌量减少,且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存在差异,表明EPS分泌行为因硅藻生长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同为生长指数期,三种海洋底栖硅藻:平滑舟形藻(Navicula leavissima)、小形舟形藻(Navicula parva)、羽状舟形藻(Navicula pinna)的EPS分泌量不同,但EPS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百分含量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04.
利用HIDEN公司HPR40溶解气体质谱分析仪,通过实验探索和实际应用,建立了连续走航高频率同时测定海水中O2、Ar和CO2等多种气体的分析方法。通过选择硅树脂膜的循环水取样器、进样流量为220 mL/min、进样平衡温度低于海水2℃等实验条件,建立了船载连续走航系统,实现了利用膜进样质谱仪(MIMS)连续走航测定表层海水O2/Ar比值和pCO2。所用仪器稳定性良好,连续测定12 h大气鼓泡48 h后的海水样品获得O2、Ar和CO2的精密度分别为1.57%、3.75%和2.21%,O2/Ar的精密度为2.61%;该方法的重复性好,10 d内绘制7条CO2工作曲线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18%。应用该方法在南海北部陆坡19.8°N~20.8°N,114.7°E~115°E断面进行调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该调查断面的生物氧过饱和量Δ(O2/Ar)为0.56%±1.02%,其变化范围为-2.52%至3.34%,调查断面的pCO2值为361.53±40.46μatm。该方法具有直接、快速、高时空分辨率测定多种溶解气体的优点,为认识多组分气体的高分辨时空分布格局,深入开展我国陆架边缘海生物过饱和氧、海洋群落净生产力和pCO2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5.
建立了自动在线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桂花叶片中21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样品超纯水超声提取,经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纯化,有效降低了色素、糖类等杂质对定量的影响,同时减轻了样品对液相色谱柱的损害。以邻苯二甲醛(OPA)与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衍生剂,Agilent Zorbax Eclipse-AAA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在19min内完成桂花叶片中21种氨基酸的分析,双内标法定量。结果 21种氨基酸线性关系、精密度、准确性、重现性良好。标准氨基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4%和2.99%,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1.09%。桂花叶片游离氨基酸中,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24%。本实验方法保证了氨基酸浓度定量的准确可靠性,可用于高等植物叶片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06.
研究镉对浑河沈阳河段的水质基准,采用当地水源和实验室自来水及当地物种蛇鮈、麦穗鱼和多刺裸腹溞进行毒性试验,利用“水效应比值法(WER)”和辽河流域常规基准值推导该河段镉的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结果表明,在原水中镉对蛇鮈和麦穗鱼的96 h半数死亡浓度(96 h-LC50)和镉对多刺裸腹溞的48 h半数效应浓度(48 h-EC50)分别为1.98 mg·L-1、1.13 mg·L-1、0.17 mg·L-1,在实验室配制水中分别为2.19 mg·L-1、1.16 mg·L-1、0.60 mg·L-1;镉对蛇鮈、麦穗鱼和多刺裸腹溞的WER分别为0.9041、0.9741、0.2833,其几何平均值为0.6295.该河段镉的CMC为1.86 μg·L-1,CCC为0.025 μg·L-1.浑河沈阳河段镉的急慢性基准值均小于流域及国家的急慢性基准值. 相似文献
907.
测定了武夷山茶园土壤中5种有毒重金属(汞、镉、铅、铬和砷)的总量和形态分布,运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与比较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通过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RSP)法解析重金属的自然与人为来源,并利用相关系数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Cd以离子交换态为优势形态;Hg和Pb以残渣态为优势形态;Cr和As元素以残渣态为主.(2)RAC法评价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Cd > Pb > As > Cr > Hg.其中,Cd以人为来源为主,Hg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活动的影响,Pb受人为来源影响不显著,Cr和As以自然来源为主,基本未受人为来源的影响.(3)重金属形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元素属性有关.(4)5种重金属对比得出,武夷茶区土壤Cd富集最显著,生物有效性最高.因此,该茶区应首要关注Cd的污染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08.
本文研究了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毒死蜱.考察了温度、过硫酸盐浓度、初始pH值、常见阴离子(CO32-、HCO3-、Cl-和SO42-)对毒死蜱降解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随过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毒死蜱降解速率的影响符合阿伦尼乌斯模型,pH值的改变对毒死蜱的降解没有显著影响.天然水体4种常见阴离子中,SO42-对降解速率无显著影响,Cl-对毒死蜱降解有促进作用,CO32-和HCO3-抑制毒死蜱降解,且抑制程度为CO32->HCO3-.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验证了体系中·OH和SO4-·自由基的存在,且毒死蜱降解过程中·OH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9.
为了解人工合成药物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浓度效应的影响,选择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不同初始质量浓度(2、4、25、50 mg·L-1)在不同裂解温度(200、300、500℃)下制备的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CBZ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CBZ的快室吸附对总体吸附的贡献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慢室吸附贡献则增大。л-л作用可能对CBZ的吸附贡献较大。孔隙填充可以描述慢室吸附过程,可能是吸附速率的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910.
河口潮汐、盐度、悬浮颗粒物特征因影响化学物质在水体与其他介质之间分配行为,使得咸淡水生物利用度上产生差别,造成咸淡水水质基准标准的差异.重金属如铜,锌,铅,镉和铬等指标由于广泛分布在淡水及海水中,在较高的浓度下可具毒性效应,是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常规监测项目.本研究以大辽河口为例,探索这些重金属指标在咸淡水河口区衔接情况和响应规律.首先,基于生物、化学和地质地理相似性确定潮汐界面(TCI)和河海边界(FSI)的位置,划分为潮汐淡水区及混合区.其次,分析了一个潮汐周期内重金属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潮汐淡水区及混合区内盐度和悬浮颗粒物对分配系数Kd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镉和铬等指标更易受盐度的影响,而锌、铜、铅和镍等指标更易受悬浮颗粒物和潮汐状态的影响.最后,结合潮汐状态和分配系数研究结果,根据这些指标在TCI和FSI的变化趋势,归纳为两类响应规律:第一类如砷、镉和铬等指标,这类指标在FSI具有明显的突变点;第二类如锌、铜、铅和镍等指标,从TCI开始发生变化.两类指标在水相-沉积相-颗粒相介质的分配行为表明颗粒相和沉积相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尤其颗粒相中的重金属浓度,取决于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指标响应差异主要存在于水相中.通过本研究识别出易受不同环境因子(如盐度和SS)控制的敏感指标,提出需关注河口本身特征造成的指标背景差异的必要性,将有助于我国现行水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的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