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2篇
  免费   1336篇
  国内免费   3534篇
安全科学   1294篇
废物处理   324篇
环保管理   893篇
综合类   7484篇
基础理论   1682篇
污染及防治   1411篇
评价与监测   645篇
社会与环境   634篇
灾害及防治   43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667篇
  2021年   667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493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930篇
  2012年   898篇
  2011年   955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857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采用EPAMethod29方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采集和分析一台超低排放燃煤机组污泥掺烧前后的原燃料、烟气和副产物样品中各痕量元素浓度,研究污泥掺烧对燃煤电厂痕量元素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富含Zn、Cu元素,浓度分别是煤样中的18.81倍和17.64倍.污泥掺烧使掺配后入炉煤中痕量元素含量普遍升高.污泥掺烧前后整个系统、锅炉系统和全流程大气污染控制设施的痕量元素质量平衡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污泥掺烧对痕量元素的分布特征无明显影响,随粉煤灰排放是痕量元素的主要排放去向.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环境的痕量元素排放量占比很小,不超过0.43%.污泥掺烧前后SCR入口烟气中痕量元素除Hg外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污泥掺烧后各痕量元素在粉煤灰和底渣中的相对富集系数未显著改变.经过全流程大气污染控制设施协同控制后,污泥掺烧前后烟囱总排口痕量元素排放浓度分别为0~12.76,0~14.97μg/m3.污泥掺烧后痕量元素排放浓度均满足美国燃煤发电机组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上海市燃煤耦合污泥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生态环境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90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urvey the response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to crude oil and the diversity of alkane hydroxylase (alkB) genes in soil samples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The enrichment cultures and clone libraries were used. Finally, 53 isolates and 94 alkB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10 pristine soil samples after enrichment at 10 °C with crude oil as sole carbon source. The isolates fell into the phyla Prote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and Bacteroidetes, with the dominance of Pseudomonas and Acinetobacter. The composition of degraders was different from polar habitats where Acinetobacter sp. is not a predominant responder of alkane degradative microbial communities.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lkB genes from isolates and enrichment communities formed eight clusters and mainly related with alkB genes of Pseudomonas, Rhodococcus, and Acinetobacter. The alkB gene diversity in the QTP was lower than marine environments and polar soil samples. In particular, a total of 10 isolates exhibiting vigorous growth with crude oil could detect no crude oil degradation-related gene sequences, such as alkB, P450, almA, ndoB, and xylE genes.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of the alkB clone libraries from the QTP ranged from 1.00 to 2.24 which is similar with polar pristine soil samples but lower than that of contaminated soi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seudomonas, Acinetobacter, and Rhodococcus genera are the candidate for in situ bioremedi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QTP may be still relatively uncontaminated by crude oil.  相似文献   
903.
简述了美国地表水监测管理体系,指出其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以及充分的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基石、关键和枢纽。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提出,应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以水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水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监测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力度,修订更适合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04.
浅谈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滨海湿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滨海湿地现状及监测评价方法。对我国滨海湿地管理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905.
906.
基于数值模式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数值预报是各地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业务预报的主流预报方法之一。模式预报产品、基础输入资料、外部技术支持、主客观预报偏差和预报命中概率等诸多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数值模式预报效果,研究探讨了上述因素对数值模式预报效果的影响及其针对性的改进方法,以期降低预报偏差,改善业务预报整体效果,为各地提高业务预报质量提供方法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07.
CMT监测井在黑河流域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MT监测井在黑河流域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监测数据和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了解了黑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掌握了黑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垂向分布规律,为合理利用黑河流域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8.
2013年春夏季莱州湾海水环境要素特征和富营养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5(春季)、8月(夏季)莱州湾海水环境要素的调查资料,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和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环境要素特征和评估海水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是莱州湾水质的主要污染要素,春夏季的N/P平均值分别为100.76、117.84,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结果表明,春夏季各站位的营养级均只包括ⅣP、ⅥP两类,磷限制为莱州湾的营养盐结构特征;富营养化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E>1站位比例分别为65%、20%;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春季Ⅱ级、Ⅲ级的站位比例分别为95%、5%,夏季Ⅱ、Ⅲ级的站位比例分别为70%、25%,Ⅱ级中的部分站位具有较大潜在富营养化风险。  相似文献   
909.
大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典型污染日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连市区10个空气监测子站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大连市臭氧污染的时空分布、气象条件对臭氧污染的影响,对臭氧污染日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臭氧污染主要出现在4—10月。在强紫外辐射、高温、低湿、低压和低风速的气象条件下,监测点位的臭氧浓度较高。臭氧污染日的日变化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夜间持续升高型3种类型。通过对2015年的一次高浓度臭氧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气团轨迹进行分析,发现臭氧浓度在夜间持续升高现象与区域输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10.
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滤膜称量质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全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是"十三五"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中颗粒物滤膜的称量直接影响手工监测数据质量。研究调研了国内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颗粒物滤膜称量工作情况,结合国内外方法标准、技术规范等,重点探讨了称量实验室环境、称量设备、称量影响因素等滤膜称量质控要点,并针对环境管理与监测需求对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滤膜称量质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