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404篇
安全科学   216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1029篇
基础理论   20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洞庭湖生态安全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风险"模型,选取14项指标,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生态安全度计算模型,对2000,2005,2007年洞庭湖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洞庭湖区评价级别处于安全状态;2007年处于一般状态,生态安全状态水平下降,状态得分值仅为基准年的57.2%.对状态做进一步分析可知,TP和Chl.a是造成洞庭湖水生态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2.
The treatment of the tannery wastewater was studied by orthogonal test of beaker coagulation. FeSO4 and alkaline sodium aluminum waste liquid contained NaOH-NaAlO2 were used as flocculants, with polyacrylamide (PAM) as coagulation. When the dosage of FeSO4 was 2.66 g/L (pH 5.5), the wastewater pH value of adding alkaline sodium aluminum waste liquid was 8, and the dosage of PAM was 1 mg/L, the optimum result was obtained. A test device of co-coagulation flotation reactor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glutination of bubble, flocci and turbulent flotation theory. In the device, the gas-1iuid mixed pump substituted the air compressor and the pressure releaser. The combination of coagulation and air flotation were realized. The pump is a new kind of air saturation equipment. The air compressor and the pressure releaser were used commonly in traditional air flotation device.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the tannery wastewater showed a stable state, when the operating pressure was 5×105 Pa, circumfluence ratio was 225%.  相似文献   
983.
文章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机动车排放污染严重的实际问题,从机动车污染控制的技术、管理方面出发,提出制定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完善I/M制度、加快燃油低硫化进程、控制高排放车辆、敦促重点城市同步限制摩托车、加速旧车淘汰、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加强外地车辆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机动车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4.
1株类球红细菌及其降解敌敌畏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凯  于影  姜丹  王栋  李祖明  黄国忠  白志辉 《环境科学》2009,30(4):1199-1204
类球红细菌具有广泛的代谢方式,它能够发酵生产5-氨基乙酰丙酸、辅酶Q10、类胡萝卜素、氢气等,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工业化开发潜力的微生物.从土壤中分离、筛选了1株类球红细菌(编号为EBL0706),分析了它的培养和遗传特性,测定了水溶液的pH、温度、敌敌畏浓度、类球红细菌浓度对其降解敌敌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水溶液中能够快速矿化敌敌畏,在pH 6.9~7.5、温度20~50℃条件下,在5×108 CFU/mL的类球红细菌稀释液中,400 mg/L的敌敌畏在12 h内降解率达到98%以上.该菌株发酵液的稀释液喷洒到幼苗期的白菜叶片上,能够显著加快残留敌敌畏降解速度,显示出其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85.
刘国锋  钟继承  何俊  张雷  范成新 《环境科学》2009,30(9):2520-2526
对因藻华大量聚集死亡而造成水体呈强还原环境(DO=0.14 mg.L-1,Eh=-89.3 mV)的黑水团区中Fe-S-P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藻细胞残体的沉降使得黑水区沉积物表层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因藻细胞残体的贡献,沉积物表层中Org-P含量急剧增加(比非黑水区多72 mg.kg-1);受较低Eh的影响,沉积物中与Fe结合的磷出现解析,使得黑水区沉积物中活性铁和PO43--P含量增加,黑水区中沉积物间隙水PO43--P要远高于非黑水团区,表明其有向上覆水释放的趋势;造成沉积物中Fe-P含量比非黑水区中的要低.在强还原条件下沉积物中铁的氧化物呈现出由结晶态向无定形态转化的趋势(Dithio-Fe比非黑水区高达30μmol.g-1),从而使得可供生物利用的活性铁含量增加,这为藻华再次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黑水区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在初始阶段大量增加,但后期由于形成了H2S气体逸散到水体中其含量反而减少;表层沉积物硫化物含量也呈增加现象(比非黑水区表层沉积物中要高50μmol.g-1).  相似文献   
986.
粤西云浮市大气降水δ~(18)O与水汽来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04-05~2006-04-01期间在粤西云浮市采集了59次具有显著天气过程的大气降水样品, 并进行了稳定氧同位素测试, 结果显示此期间云浮市大气降水中δ18O值波动于-12.47‰~-0.18‰之间, 平均值为-4.91‰; 夏秋季(5~9月)的δ18O值相对偏低, 多数在-10.00‰~-5.00‰, 平均-6.30‰; 冬春季(11月~次年4月)的δ18O值相对偏高, 多数在-3.00‰~-1.00‰, 平均-2.20‰. 这些δ18O值与它们相应的气温、水汽压(e)呈较为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R)均达-0.60, 而与降水量的负相关性较差, 相关系数(R)为-0.33. 与大致同时期的广州降水中δ18O月平均值相比, 云浮降水中δ18O呈相对低值, 可能与云浮市受到了较强的西南季风叠加影响有关. 后推气流轨迹的结果表明, 这些大气降水δ18O值在前汛期(4~6月)、后汛期(7~9月)和非汛期(10月~次年4月)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不同水汽来源决定, 表明降水δ18O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示水汽来源的作用: δ18O值偏高的大气降水其水汽可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海区(包括我国南海海域)的变性热带太平洋暖气团; 而δ18O值偏低的大气降水其水汽则来源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变性热带海洋气团.  相似文献   
987.
ECF和TCF漂白是我国非木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浆造纸行业COD排放量占全国工业COD排放量的30%以上,而产量仅占24%的非木浆行业占污染负荷的60%以上,对我国环境污染极大。非木浆由我国国情决定而存在,在目前尚无法完全取缔非木浆企业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以ECF和TCF漂白工艺为基础的非木浆是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持久发展的一种选择,也是我国造纸行业污染物减排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8.
名山河流域水稻土组分对微团聚体吸附-解吸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名山河流域典型的水稻土为例,利用模拟-培养试验和选择溶解法,研究各土壤组分对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吸附解吸Cu2+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土壤组分前后的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均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原土和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0.002mm2.000~0.250mm原土0.053~0.002mm0.250~0.053mm.与未去除土壤组分的原土相比,去除土壤组分的原土和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量均有所减小,尤其以去除有机质后对Cu2+吸附量的减小最为显著,在0.002mm微团聚体中减小值高达44.50%±2.77%,0.250~0.053mm微团聚体中Cu2+吸附量减小值最低,为37.68%±3.11%.经不同处理后原土和各粒径微团聚体吸附量减少的顺序为:去有机质去游离氧化铁去无定形氧化铁.去除各土壤组分后,原土和各粒径微团聚体对Cu2+的专性吸附降低,非专性吸附显著上升,降低了原土和各粒径微团聚体对Cu2+污染的缓冲能力,同时显示了各土壤组分在专性吸附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89.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危机,垃圾分类收集已成为热点话题.在此介绍了国内外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和技术,以及我国在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政策.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调查,分析了矿大南湖校区垃圾收集现状,并对垃圾分类收集提出了改进建议,阐明了垃圾分类收集在矿大南湖校区运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0.
传统的化学工业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的同时,由于工艺和原料的原因,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清洁化学的出现,为我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