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01篇 |
免费 | 4952篇 |
国内免费 | 36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32篇 |
废物处理 | 274篇 |
环保管理 | 1097篇 |
综合类 | 8977篇 |
基础理论 | 2024篇 |
污染及防治 | 1406篇 |
评价与监测 | 738篇 |
社会与环境 | 851篇 |
灾害及防治 | 6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6篇 |
2024年 | 373篇 |
2023年 | 478篇 |
2022年 | 831篇 |
2021年 | 825篇 |
2020年 | 877篇 |
2019年 | 638篇 |
2018年 | 690篇 |
2017年 | 812篇 |
2016年 | 681篇 |
2015年 | 735篇 |
2014年 | 723篇 |
2013年 | 946篇 |
2012年 | 1078篇 |
2011年 | 1084篇 |
2010年 | 993篇 |
2009年 | 956篇 |
2008年 | 846篇 |
2007年 | 884篇 |
2006年 | 870篇 |
2005年 | 618篇 |
2004年 | 418篇 |
2003年 | 314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241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矿区湖泊微型浮游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研究——以湖北大冶湖和磁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大冶湖和磁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区湖泊表层水和微型浮游生物中Cu、Pb、Cd、Zn、Cr、Fe 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对矿区湖泊表层水重金属污染和微型浮游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冶湖表层水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09 1 mg/L、0.013 4 mg/L、0.009 2 mg/L、0.043 4 mg/L、0.057 8 mg/L、0.338 2 mg/L,磁湖表层水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04 3 mg/L、0.012 7 mg/L、0.001 1 mg/L、0.389 2 mg/L、0.063 4 mg/L、0.7110mg/L;大冶湖微型浮游生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8.6 mg/kg干重、695.6 mg/kg干重、23.1 mg/kg干重、578.0mg/kg干重、323.5 mg/kg干重、142 14 mg/kg干重,磁湖微型浮游生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和F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6.1 mg/kg干重、361.4 mg/kg干重、2.06 mg/kg干重、1 004.5 mg/kg干重、313.3 mg/kg干重、18 366 mg/kg干重;大冶湖和磁湖微型浮游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远高于表层水中的重金属含量,甚至高于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矿区湖泊微型浮游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在1 800~82 600之间,其中微型浮游生物对Cd、Zn、Cr的富集系数较小,对Cu、Pb、Fe的富集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62.
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合成有序介孔碳负载纳米金粒子,并构筑有序介孔碳载金/L-赖氨酸/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介孔碳和介孔碳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表征自组装电极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混合物在该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研制了一种基于有序介孔碳载金/L-赖氨酸/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电极分别检测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传感器.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在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浓度为1×10-6~8×10-4mol·L-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3×10-7mol·L-1、7×10-7mol·L-1.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根系分泌物对栅藻(ScenedesmusarcuatusLemm)超微结构及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凤眼莲对栅藻有明显的克生作用,藻的数量逐步减少.栅藻生长受影响后,细胞中叶绿体片层肿胀甚至解体,线粒体嵴消失,质膜、核膜受破坏.光合放氧的速度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四天后4线下降.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上升,峰值都出现在处理后第6天.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比活性有激应性升高,但随处理天数的延长又呈急剧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则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64.
颜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24-27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世代发展的过程。因此.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根据“代际”一词有不同的理解。“公平”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含义,尤其是对代际公平的含义、原则进行了探讨。代际公平实现的策略是:基于压力-状态-反应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基于艾奇沃斯方框图分析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鉴于客观上当代具有优先权,代际之间在环境污染上则采用非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反硝化滤池中溶解氧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制备性能良好尖端直径在30μm以内的氧(O2)以及硝酸盐(NO3-)微电极,以此为测试工具,对反硝化滤池中生物膜内部O2、NO3-微环境分布进行测试,通过建立扩散-反应方程,获得生物膜微环境耗氧及反硝化活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在生物膜内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主体溶液氧浓度约1mg/L下降至生物膜300μm深度处约为0.生物膜内部反硝化活性区域发生在300~600μm深度范围内.该条件下反硝化滤池生物膜的氧利用速率常数以及反硝化速率常数之间的比值为1.46,溶解氧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电石渣和铝土粉作为燃煤添加剂的高温脱硫特性及其微观反应机理,发现在1200℃下燃煤中同时添加电石渣和铝土粉时,低温硫析出峰与只添加电石渣时几乎一致,而高温硫析出峰则大大降低,从而使脱硫率由30.5%明显提高到45.19%.XRD和SEM分析表明:电石渣中富含的CaO以及铝土粉中富含的Al2O3,与燃煤固硫过程中生成的部分CaS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耐热物相“硫铝酸钙”,是钙铝基添加剂比单纯钙基具有更高脱硫率的最主要原因.另外铝土粉增强了电石渣燃煤固硫渣的熔融程度,从而使硅酸盐熔融物有更多机会将CaSO4等固硫产物包裹以抑制其高温分解,是它具有更高脱硫率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7.
68.
为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从汉江水华的成因机理分析人手,提出了汉江水华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由河流-维水动力学模型、水体富营养化模型以及随机数生成模型组成,它不仅可以模拟汉江水华的发生机理,而且可以对诱发水华的各种因子进行随机抽样组合,从而求出中线调水不同方案实施后汉江水华的发生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在现状情况下汉江水华的发生概率为9.2%,南水北调中线各调水方案(无引江济汉工程)实施后,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如果调水方案与引江济汉工程同时兴建将大大减少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最后提出建议,汉江自身的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华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而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工程的联合调度将会减小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9.
针对突发型滑坡存在位移趋势突变性,传统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方法存在位移预测精度不足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残差修正LSTM算法的突发型滑坡位移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动态流转训练,将由累计位移得到的变形速率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周期项及趋势项;其次,通过多项式预测趋势项、动态LSTM预测周期项,并由2项之和得到主预测变形速率;随后,通过对比实测速率与主预测变形速率,得到残差项,并建立动态流转训练的残差LSTM网络预测残差速率;然后,由主预测变形速率与残差预测变形速率之和得到最终预测速率,并进一步得到累计位移预测值;最后,以某突发型滑坡为例,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预测精度和优势。结果表明:将变形速率序列作为预测对象并进一步得到累计位移预测值,比直接预测累计位移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而基于动态残差修正LSTM算法预测的MAE、MAPE、RMSE及R2指标分别为43.843、1.901%、79.394和0.960,相比于传统LSTM预测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0.
趋磁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趋磁细菌菌体内含有磁小体,能够沿地球磁力线方向定位、运动.趋磁细菌和磁小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趋磁细菌及其胞内产物磁小体作了介绍,论述了该领域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与磁小体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趋磁细菌遗传体系及基因组方面的研究等,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前景.图3表1参3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