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5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1728篇
安全科学   853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470篇
综合类   4127篇
基础理论   774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377篇
社会与环境   435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1.
络合剂对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动方法对铬污染砂土的修复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EDTA和柠檬酸的加入明显改变了电动过程中电流的大小和铬在砂土中的分配,柠檬酸因与C(rⅥ)发生明显的竞争吸附或与土壤中的C(rⅢ)发生较强的络合作用而增加土壤总铬的迁移率,迁移到阳极附近的铬占砂土中铬含量的78.4%,电动处理以后土壤中剩余的六价铬浓度均显著减少,尤其是加入络合剂后的迁移率比不加入约提高40%,充分表明电动处理时加入络合剂可明显增加对砂土中六价铬的迁移。  相似文献   
912.
CeO_2/Fe_2O_3对高浓度苯酚废水微波诱导的氧化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浓度苯酚废水提出了用复合催化剂CeO2/Fe2O3进行微波诱导催化氧化的降解方法,并与单一催化剂Fe2O3的催化氧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对两者的表观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单一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高15%以上,其主要原因是CeO2/Fe2O3复合物具有很强的催化能力和较高的干电流变活性,有利于电子的迁移和羟基自由基·OH的形成,从而有利于苯酚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9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污染日趋突出,PM10是当今最受关注的空气污染物之一,文章在为期13个月监测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大气中PM10的污染水平、元素组成及其来源与贡献进行了研究,并针对PM10中不同组分的来源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14.
竹炭吸附去除糖蜜酒精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研究了竹炭类型、粒度、投加量、吸附时间以及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去除糖蜜酒精废水中COD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竹炭的吸附效果优于中温竹炭;竹炭粒径越小,废水COD去除效果越好;废水COD去除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大而增加;废水的初始COD浓度越小,COD去除率越大。正交实验表明,废水中COD的去除的最佳条件为,在选用粒度为65~80目的高温竹炭条件下,投加量为1.5g/50mL,水样稀释1倍,振荡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915.
离子膜辅助电催化氧化法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废水是属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常规的生物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不甚理想,从而导致出水中难降解污染物含量较高,COD和NH3-N不能达标。论文针对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离子膜电解技术进行预处理。对焦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苯酚降解效果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苯酚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此工艺参数下,对模拟焦化废水电解2.5h,苯酚、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4%,45%,氨氮去除率和回收率别为99.5%和96.5%,总能耗27kwh/m3,可以为后续生化处理大大减轻负担,采用该方法作为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手段比较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16.
张伟  朱珍道 《环境科技》2009,22(2):43-45
为提高炼油厂废水中氨氮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对生物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群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并富集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8.0,28℃环境,150r/min振荡暗培养条件下,通过不断添加富集培养基,经过6周培养后,可使湿泥中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24.95倍/g,硝化速率提高2.76倍,达到了富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17.
焦作地区岩溶地下水铬(Ⅵ)污染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溶地下水是焦作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受人类活动影响,局部地下水中铬(Ⅵ)浓度逐渐升高。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在辨析不同水体水力联系方面的原理,结合不同水体的水化学组成,判定岩溶地下水中铬(Ⅵ)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铬(Ⅵ)含量升高与粉煤灰有关,主要污染过程为含铬粉煤灰的灰水渗滤液借助凤凰山断层破碎带进入岩溶地下水G6,同时进入下游岩溶地下水G1,泉水、大气降水、河水以及土壤等不会引起岩溶地下水铬(Ⅵ)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918.
硒的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等不仅仅与硒的总量有关,更取决于硒的形态。硒的连续化学提取技术是硒形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硒七步连续提取方案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有机结合态、元素态、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的提取技术细节,讨论了不同液固比和提取剂对硒提取的影响,并对不同结合态硒提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硒的连续化学提取过程中,液固比为20:1到50:1时能够满足不同结合态硒提取的要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NaOH浓度0.1~0.5mol/L时能有效提取有机结合态硒;1mol/LNa2SO3溶液是元素硒的较好提取剂;而对于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600~700ml/min的载气气流能保证其还原所产生HSe气体的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919.
围绕我国装备环境工程管理的情况,对部分单位展开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对环境工程管理的基本状况、环境工程人员管理情况、实验室和自然环境试验网站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20.
稻田CO2通量对光强和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我国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CO2通量随光强和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天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对光强的响应过程可以用直角双曲线方程进行描述.随光强的增加,CO2通量(绝对值)呈增加趋势,当光强大于1 000μmol/(m2·s)时,CO2通量变化比较稳定.早、晚稻间以及不同生育期水稻的光量子利用效率和最大光合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晚稻的光量子利用效率(0.046 5~0.099 9 μmol/μmol)高于早稻(0.0176~0.0541μmol/μmol),并以水稻生长旺盛期的光量子利用效率和最大光合速率最高.夜间稻田生态系统呼吸速率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5 cm土层温度可以作为反映稻田呼吸速率变化的温度指标.早稻生长季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变化明显较晚稻生长季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