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5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1728篇
安全科学   853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470篇
综合类   4127篇
基础理论   774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377篇
社会与环境   435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上海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产生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抽样、调研和取样监测,得到了各季节上海市人均自来水用量和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数据,计算出各季节上海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产生系数.结果表明,COD产生系数在冬季最高,夏季与春(秋)季较为接近.氨氮、总氮、总磷则是冬季和春(秋)季较为接近,夏季较低.全年平均COD、氨氮、总氮、总磷产生系数分别为54.5,6.4,8.8,0.7g/(人·d).上海市各区按照单位面积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负荷数值大小划分为4个层次,根据所在层次可采用密集管道集中收集,分片收集,小规模生态处理等污染物削减方案.  相似文献   
992.
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发生的广域性、分散性和随机性等特征,采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农村环境污染物COD、TN、TP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并以环境污染敏感性评价和污染类型划分为研究基础,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划方法,提出了区划原则、分区方法和命名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在江苏省进行了应用研究,将江苏省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区共划分为3个一级区和13个二级区,对不同级区实施分区管理和分类控制,分区结果可以为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长江流域重要保护物种分布格局与优先区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开展大尺度重要物种的保护优先区研究对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十分重要. 选取1 020个物种(包括植物568种、哺乳动物142种、鸟类168种、两栖动物57种、爬行动物85种)为长江流域重要保护物种. 在分析重要保护物种类群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系统保护规划与专家参与的方法,提出了长江流域物种保护的27个保护优先区.保护优先区总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1.8%,涵盖了重要保护物种973种,占全部重要保护物种数目的95.4%.建议以保护优先区为基本单元,开展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及保护区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4.
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站空气质量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跟踪研究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奥运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2008年6月1日─9月30日,利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在线观测仪器,对奥运村站大气中主要污染物进行加强观测. 结果表明: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站大气中φ(NO2),φ(SO2),ρ(PM2.5)和ρ(PM10)分别比奥运会前(7月1日─8月7日)下降了11.2%,46.7%,57.0%和50.0%;比残奥会后时段(9月20─30日)分别下降了41.7%,31.8%,21.6%和28.6%;与2007年同期相比,奥运会时段的φ(NO2),φ(O3),ρ(PM2.5)和ρ(PM10)分别下降了38.8%,37.2%,42.1%和68.0%;残奥会时段分别下降了17.8%,27.5%,44.0%和64.1%. 除对污染源严格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有利的天气过程也是奥运会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无机离子对磷钨酸光催化活性艳橙脱色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10种无机离子(NO3-,SO42-,CO32-,PO43-,Cl-,Mg2+,Ca2+,Cu2+,Mn2+和Al3+)对磷钨酸光催化活性艳橙(KGN)溶液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NO3-,SO42-,CO32-和PO43-对光催化KGN溶液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NO3-浓度的增大,该促进作用不再增大;SO24-和CO23-在不同浓度下对光催化反应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随着SO42-和CO32-浓度的增长,其促进作用呈降低趋势;当PO34-浓度高于0.15mmol.l-1时,随着PO34-浓度的增大,光催化反应发生抑制,并且随着浓度的增长,抑制作用有增强的趋势;Cl-对光催化脱色反应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除在0.075mmol.l-1的浓度时,Cl-对反应无明显影响外,其它浓度下都使光催化反应发生抑制,并且随着Cl-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Mg2+和Ca2+在不同浓度下对磷钨酸光催化KGN反应略微有促进作用;Cu2+对活性艳橙光催化脱色反应影响不显著;而Mn2+和Al3+离子对光催化反应效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电化学和化学的方法制备了硫酸掺杂的p型导电聚苯胺和萘钠掺杂的n型导电聚苯胺,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和四探针法等手段对各种聚苯胺的形貌、结构和导电性等能进行了分析;将p型和n型导电聚苯胺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研究了材料的结构、性能、电池的组装方式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p型和n型导电聚苯胺呈球形,堆砌结实,平均粒径在30—50nm,结晶度较大,导电性优异,在可见光区有强烈的吸收;由两者组成的双层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异,其开路电压为1.65V,短路电流为1.66mA.cm-2,填充因子为0.35,光电转换效率为2.96%.  相似文献   
997.
水源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BCR化学连续提取法和EDTA铵盐单一提取法,考察了微生物作用和不同环境条件(灭菌,未灭菌,好氧,厌氧,添加还原药剂Na2SO3)对饮用水源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和不同环境条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特别是对Cd和Pb的含量及各形态(F1、F2和F3)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微生物对有机质的矿化作用以及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还原作用分别是影响沉积物中Cd和Pb形态分布变化以及上覆水体中铁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沉积物中Cd和Zn具有潜在环境效应的各形态(F1、F2和F3)含量占总量的比例[(F1+F2+F3)/T]均高于灭菌条件下;以EDTA单一提取法表征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态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差异十分显著,Cd和Pb的生物可给态含量占总量的比例(B/T)最高值分别可达24.96%和39.56%,而Zn和Cr的B/T值均小于5%.沉积物中重金属的[(F1+F2+F3)/T]比值(y)和B/T比值(x)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为,y=0.96x+0.1388(R2=0.8704);重金属的潜在环境效应程度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变化趋势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沉积物-水界面,随着重金属各形态的潜在环境效应的增强,重金属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的程度也随之加剧,对水源水库的水质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气相色谱法间接测定了光照下纳米及常规TiO2、ZnO悬浮液中.OH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光照下常规TiO2及ZnO悬浮液中没有检测到.OH,而纳米TiO2及ZnO悬浮液在日光灯及紫外灯照射下的.OH生成量与时间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120h内溶液中.OH含量随纳米颗粒浓度(200mg.l-1)的升高而逐渐升高;但当纳米颗粒浓度高于200mg.l-1时,.OH含量不再随纳米颗粒浓度升高而增加.本实验中不同光照条件下纳米颗粒悬浮液中.OH产生速率各不相同,其中普通日光灯照射下.OH产生速率最慢、紫外光(254nm)其次、太阳光最快,而避光条件下没有检测到.OH.同时,.OH的产生与纳米颗粒化学组成十分相关,在日光灯照射下纳米TiO2的.OH产生速率为纳米ZnO的2—4倍(200mg.l-1的纳米TiO2、ZnO在日光灯照射下的.OH生成速率分别为0.0239mmol.l-.1h-1、0.010mmo.ll-1.h-1).由于.OH是活性氧簇(ROS)中毒性最强的自由基之一,所以金属纳米氧化物颗粒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ROS应作为纳米材料水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9.
采用GC/MS分析方法,发现平湖油田钻井废弃液中含有烃类、酸类和酯类等23种有机污染物质,含量达到49 800 mg/L。运用16S rRNA基因分析法测得的微生物生态多样性表明,废弃液中微生物种类丰富,包括γ和β变形杆菌,γ-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群,占克隆总数78.6%。Oceanospirillales、Pseudomonadales和Enterobacteriales是γ-Proteobacteria纲的主要菌群。  相似文献   
1000.
冯建孟  朱有勇 《生态环境》2010,19(4):830-835
研究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探讨了长江上游滇西北地区裸子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区系分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属和种的水平上,裸子植物的多样性从南到北呈递增趋势,但在科的水平上无明显变化趋势。在科和属的水平上,裸子植物的区系分化强度随着纬度的升高呈递增趋势。较高的裸子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分化强度主要出现在北部地区。区系分化强度与表征地形复杂度的单位面积海拔高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区系分化强度明显影响研究区域内裸子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这可能与地质历史上滇西北地区地层的差异性抬升和地形格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