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457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分类回归树(CART)是一种非参数化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在用于遥感影像自动分类时,可方便地应用多源知识,提高分类精度.以延边州试验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为例,利用分类回归树分析从训练样本中集中发现分类规则,集成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辅助地学特征进行分类试验,并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CART的决策树分类结果的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0.37%和0.8863,分类精度比MLC监督分类方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2.
峨眉山资源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资源植物的用途与相似有机化学物质类群,将峨眉山资源植物分为5大类11小类.统计表明,绝对数量最高的大类资源植物依次为药用植物、园林植物和食用植物,而药用植物、芳香植物在我国同类资源中占较大的相对比重;绝对数量最高的小类资源植物依次为纤维、鞣质、油脂与蛋白植物资源种类,而淀粉、维生素与色素资源种类比重达到或超过全国同类资源植物数量的1/2.峨眉山资源植物的特点是:种类丰富,蓄积量小;珍稀度高,特有性强;品类齐全,潜力巨大.围绕峨眉山资源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立长效的科技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编目与监测水平,建立"峨眉山植物园",逐步树立"峨眉山"资源植物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3.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采用LMW/HMW、BaA/(BaA+Chr)、InP/(InP+BgP)、Ppi等特定比值对PAHs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的总含量在182.8-721.1ng·g-1之间,以3-5环为主;P...  相似文献   
154.
环境样品中多氯联苯的生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了许多有害影响.随着对多氯联苯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其监测方法研究发展得也很快.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 采用的多种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特别介绍了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荧光免疫PCR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种免疫...  相似文献   
155.
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野外植被调查,在获取较为详细的生境数据基础上,探讨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TWINSPAN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的结果表明:1)在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群落分布地段,地形因子、养分和水分条件是群落生境的基本因子;2)海拔因子指示出研究区野果林群落最基本的分化,说明海拔条件是制约研究区植物群落分布的最重要的因子;3)土壤表层水分状况与海拔关系较密切,反映了草本层群落所受到的水分条件影响;4)养分状况的差异,除了说明生境条件本身的差异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群落现在生境的养分状况,受人为的影响较大.总之,在山地复杂的地形条件下,群落生境条件的差异非常显著,海拔、土壤含水率、全氮、坡向和pH值的组合,影响并控制着研究区各群落分布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6.
为了保证城市地下交通枢纽中人员财产的安全,有必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在多种评价方法中,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识别地下交通枢纽安全水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构建了地下多层交通枢纽多灾种安全等级的评估模型.进而,针对北京市西直门地下多层交通枢纽的多灾种安全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在评价过程中,建立了适用于地下交通枢纽的火灾、炸弹和生化恐怖袭击、水灾、地震灾害等4种主要火害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获得了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判断矩阵和指标权重得到了指标的隶属度,最终确定了该交通枢纽的灾害风险评价等级,从而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7.
为保证大口径未爆弹销毁作业中人员的安全,从理论上研究了未爆弹销毁安全距离。根据破片的理论初速、破片杀伤判据、杀伤破片的飞散距离,得到防破片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根据冲击波理论,得到防冲击波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根据防破片安全距离和防冲击波安全距离,从理论上确定未爆弹销毁时的警戒安全距离和防护掩体设置距离。以某大口径未爆弹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确定了其相应的警戒安全距离和防护掩体设置距离。研究结果表明:该未爆弹销毁时警戒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破片,与GJB5120—2002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GJB5120—2002的结果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158.
为实现R&D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需要对风险的传导特性进行量化评估。基于传导能量理论,利用概率影响图方法,从拓扑层、函数层和数值层构建了R&D项目风险传导评估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对项目风险传导量化研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数据采集简便,模型的评估精度取决于信息的完全性;通过应用过程中的模型简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最后考虑项目管理者的决策因素,在评估模型基础上设计了R&D项目风险传导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对1985年和1987年Thematic Mapper(TM)影像中提取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取了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遭受台风袭击后的灾区范围,并通过比较1988年和2007年的TM影像,分析了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同时,结合该地区的地形、水文、土壤和公路数据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进行了驱动力分析。发现地形驱动因子与风灾区的恢复程度呈高度相关,随着高程、坡度和平地所占比例的减少,恢复程度逐渐变好;此外水文、土壤和人类活动都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人工干预恢复对植被生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供风灾区内植被的进一步恢复和森林防火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0.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化工场地苯系物污染特征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化工污染场地为例,共采集了247个土壤样品和20个地下水样品,探讨了场地苯系物的污染分布特征,利用GMS分别从水平和垂直方向模拟分析了该场地苯系物在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场地土壤样品中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超筛选值,其中苯系物超筛选值的土壤样品主要集中在0. 5~4 m深度范围;地下水样品中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超标较严重,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40. 00、101. 33、212. 00和103. 40倍,主要分布在浅层地下水.地下水中的苯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主要以对流/弥散运移方式从西北往东南方向迁移,而在垂向上浮苯主要集中在地下水面处,溶解态苯主要在水动力作用下迁移.模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MT3D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场地苯系物的空间分布和迁移特征,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化工类污染场地的精准化管控与修复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