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苏光麒  龙炳清  宗浩  李俊涛  张滔  崔伟 《四川环境》2004,23(6):91-93,117
风水是人们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极大,其理论中体现了许多现代环境学的先进思想。通过对风水学的再研究,发现在很早以前的风水学中就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对风水学中的“气”,“脉”,“形”进行重新诠释,并叙述了风水与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2.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山安全评价中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矿山安全一直是我国矿山企业急需解决的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应用是预防和控制矿山灾害事故的重要内容.对国内外矿山安全评价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国内安全评价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山安全研究中的可行性,为矿山安全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3.
我国生态建设进展及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生态建设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通过统一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参加生态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整理了近几十年来有关生态建设研究的主要著作和论文,概括国内主要的工作,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的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4.
土壤中铜镉植物可利用性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选取江西红壤和江苏黄棕壤两种酸、中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污染企业周边采集红壤-青菜,黄棕壤-水稻样品共22组,分析了土壤-植物体中重金属铜和镉的含量。同时,选取了0.1mol/LHCl、1mol/LNH4OAc、0.1mol/LEDTA和0.1mol/L柠檬酸4种化学提取剂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重金属铜、镉的毒性水平,不同种类植物的吸收系数和植物体含水率的差异后,0.1mol/LHCl能较好地反应土壤中重金属的植物可利用性,其与植物体内重金属权重离子冲量相关的决定系数达0.885。  相似文献   
125.
张彤  胡洪营  宗祖胜  谢兴 《环境科学》2008,29(7):1955-1960
通过定期监测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各单元出水中的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两虫)浓度,系统考察了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对两虫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原污水、初沉池出水、二沉池出水、絮凝沉淀池出水和砂滤池出水中隐孢子虫的平均检出量分别为238、179、6、1、0.3个·L-1,贾第鞭毛虫的平均检出量分别为1 568、1048、22、4、0.6个·L-1.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对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总去除率分别为2.98log(99.895%)和3.46log(99.965%).一级处理工艺对污水中两虫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去除率分别只有0.13log和0.18log.二级生物处理对两虫的去除贡献最大,去除率分别达1.50log和1.67log.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絮凝-沉淀-砂滤)能有效提高两虫的去除效果.污水厂进水中的两虫检出量随季节变化,雨季较低,旱季较高.  相似文献   
126.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30年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1980-2010年山东省共建成自然保护区73个,总面积99.9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34%。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分别为7个,36个,20个和10个,面积分别为21.95万hm2,54.96万hm2,16.38万hm2和6.65万hm2。自然保护区类型涉及森林生态,内陆湿地,海洋海岸,地质遗迹,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古生物遗迹等7类,但以森林生态类,内陆湿地类和海洋海岸类自然保护区为主。  相似文献   
127.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岩、水、土、气等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会产生地质和生态环境负效应,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有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支撑,有法可依,同时发挥煤企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的能动性.力求最大程度降低煤炭开采给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影响.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煤企如何科学强化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8.
生态功能分区涉及多种不同性质指标的综合合成过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解步骤法”进行生态功能分区。第一步,利用研究区的地形、植被、水文等图件资料,借助Arc GIS平台,对开化县域自然格局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生态功能区的初级划分;第二步,利用《开化县统计年鉴》及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开化县战略规划制定的目标,以镇级行政单元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实现生态功能区的再划分,即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要素进一步细化。在此基础上,对各功能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具体目标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有效制定城市管网生命线系统的非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评估管网生命线的脆弱性和风险性.通过顶层设计结合工程性防护措施与非工程性保护措施可以降低防灾减灾的盲目性,进而形成统一规划的动态防护保障框架.根据Johansson构建整个管网生命线网络的准则,考虑到不同节点的差异,以管线流的供给与需求确定节点介数来判断节点的权重,得到管件接口处节点的脆弱性指标.在灾险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管网生命线系统的风险性评价指标.最后,在获得单元区域内管网风险指数后,利用ARCGIS导入属性图层展现不同区域的风险状况,得到城市不同等级管网生命线的危险区域图.结果表明,城市管网生命线需建立一个整体的联防管理非工程性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专业化与精细化管理,并在单元区域控制下降低灾险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