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727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垃圾填埋场臭气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通过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臭气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的分析,依据现行的国家恶臭污染物的居住区、工作场所和场界浓度的标准限值,根据臭气浓度和强度的关系式,转化为该气体臭气强度,并给出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值。最后以黔西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为实例,验证该标准的实用性。将该标准值应用于恶臭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评价,能科学、直观地反应出恶臭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采用臭气强度标准对恶臭污染物进行评价是一种针对性、可操作性、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为产生恶臭物质项目的臭气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62.
以直链烷基苯(linear alkyl benzenes,LABs)为人文活动示踪物,研究其在黄河三角洲潮间带环境中的分布和降解特征。沉积物样品采集于2007年9月、2008年4月和7月,结果表明,调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LABs(C10~C14)含量为(0.33~37.33)×10-6(干重),呈现由近岸向离岸,由接近河口区向远离河口区逐渐降低的趋势,反映出人文活动对潮间带的水平影响过程。沉积物柱状样中LABs(C10~C14)的含量为(5.67~79.67)×10-6,其随深度的波动变化,表征出该区域中心城市洗涤剂用量的季节特点和年度变化。  相似文献   
963.
长江口邻近海域痕量金属黄铁矿化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步逐级提取方法,对长江口沉积物中痕量金属(Fe、Mn、U、Mo、Cr、Ni、Cu、Pb和Zn)的黄铁矿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痕量金属的化学形式主要以活性态为主,黄铁矿态组份含量较低。Fe、Mn、V、Cr、Ni、Cu、Pb、Zn和Mo的黄铁矿化程度分别介于4.3%~15.9%、0.1%~0.7%、0.7%~4.3%、2.4%~7.3%、3.5%~6.6%、18.4%~47.4%、0.7%~2.6%、2.1%~9.6%和47.2%~82.1%,并且按以下顺序(均值)递减:MoCuFePbCrNiZnMnU。U的黄铁矿态组分末被检出。这些差异与每一种痕量金属的地球化学行为有关。在剖面上,DOP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河口的水动力条件、总硫及有机碳含量是影响痕量金属黄铁矿化程度的主要因素。细粒、富硫及有机质的沉积物中痕量金属的黄铁矿化程度较高。与其它沉积环境相比,长江河口沉积物中铁及痕量金属的黄铁矿化程度都较低。这可能代表了一种端元模式。高沉积速率、低有机质含量、贫硫的河口沉积物中,黄铁矿并不是痕量金属重要的捕获器及载体。  相似文献   
964.
湖泊富营养化趋势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水质时间序列具有趋势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将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应用于太湖、滇池、巢湖三大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趋势预测,其预测值可看成趋势项和随机波动项之和.预测过程如下:①用t检验准则判断并剔除序列中的异常数据,保证CM(1,1)模型精度;②建立GM(1,1)模型,对时序数据进行拟合,找出其变化趋势并建立趋势项;③根据最大残差划分状态空间,进行马尔柯夫预测,找出波动性规律并建立随机波动项.预测结果显示:太湖、滇池、巢湖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59%、1.73%、2.20%,平均相对误差为2.50%,比单纯的灰色CM(1,1)模型降低了0.32%.  相似文献   
965.
氰化物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漂白粉(Ca(ClO)2)、H2O2、二氧化氯消毒剂(ClO2)作为氧化剂,处理氰化物污染的土壤,使其分解成低毒物或无毒物,据此建立了二氧化氯消毒剂(ClO2)处理含氰土壤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漂白粉大大提高了土壤的pH值,改变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H2O2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氧化效率低,综合考虑,选择低浓度ClO2强氧化剂来修复氰化物污染的土壤.同时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问、ClO2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常温下,0.1%的ClO2为氧化剂,反应时间为45 min时,去除率可以达到55.57%;当ClO2浓度仍为0.1%,将温度升高为65℃.反应时间为30min时,去除率即能够达到98.85%.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氰化物污染的土壤处理是一种可行的和有效的选择,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66.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估算: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田间原位测定结果,作者建立了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稻田N2O排放估算的统计模型. 在模型验证和输入参数检验的基础上, 本研究应用模型估算了20世纪50~90年代我国稻田水稻生长季N2O直接排放量. 结果表明, 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和氮输入量的增加、以及水分管理方式的变化, 稻田N2O-N季节排放量从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9.55 Gg增加到了90年代每年32.26 Gg, 同期伴随着水稻单产的增加. 在20世纪50~90年代间, 我国水稻生产的N2O-N排放量以平均每10 a6.74 Gg的速度递增.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稻田N2O-N季节排放通量平均分别为0.32 kg·hm-2和1.00 kg·hm-2, 相当于季节氮输入总量的0.37%和0.46%. 本研究模型估算50~90年代间稻田N2O季节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为59.8%~37.5%. 就全国稻田的不同种植区域而言,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占全国稻田N2O排放总量的51%~56%. 20世纪90年代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约占我国农田N2O年总排放量的8%~11%. 相对于旱地作物而言, 过去几十年水稻生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我国农业生产的N2O排放. 然而, 随着水稻生产中节水灌溉的推广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我国稻田N2O季节排放量预计将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967.
盐度变化对SBBR和SBR中含氨氮废水的处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含氨氮高盐废水,研究了逐步提高盐度(以Cl-离子浓度计)对内循坏SBBR和SBR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当盐度降为0后的恢复过程.结果表明,在内循坏SBBR和SBR中,随着盐度的逐步提高,亚硝化过程都会受到影响,当盐度<1.0×104mg.L-1时,SBBR中的氨氮降解速率小于SBR,从1.5×104mg.L-1开始SBBR中的氨氮降解速率大于SBR,当盐度提高为4.0×104mg.L-1时,两者的亚硝化过程都受到极大抑制;SBBR在盐度为1.5×104mg.L-1时即持续有NO2--N累积,而在SBR中,当盐度提高为2.5×104mg.L-1时,反应周期末才开始持续有大量的NO2--N累积;在SBBR中,当盐度低于1.5×104mg.L-1时,TN去除率达到60%左右,当盐度>3.0×104mg.L-1时,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受到较大抑制.  相似文献   
968.
低浓度氯苯废水在曝气生物填料塔中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曝气生物填料塔处理难生化降解化合物氯苯的特性,得出初始浓度为15mg/L的氯苯废水的适宜运行条件为:溶解氧约为5.5mg/L,水力停留时间约为5h,葡萄糖浓度为800mg/L,在此条件下单独用生物填料塔处理60h降解率可达16.80%。并考察了氯苯废水用超声预处理后生物降解与直接用生物降解比较,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可大大提高氯苯的可生物降解性,在30kHz+60kHz+100kHz的频率组合下超声预处理2h后再生物降解38h,氯苯的降解率可达70.12%。  相似文献   
969.
龙子祠泉域地下水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龙子祠泉是临汾市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的重要水源,随着公众环境健康意识提高,地下水金属元素健康风险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对龙子祠泉域内43个地下水样品中10种金属元素(As、Cd、Hg、Al、Pb、Co、Mn、Fe、Cu和Ni)进行检测和分析,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地下水中10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金属元素平均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Fe、Al、Mn、Ni、As、Cu、Co、Pb、Hg和Cd,其中Al、Mn、Fe和As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标准限值.从泉域内不同地下水类型角度看,岩溶泉水水质较好,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的标准;矿坑排水金属超标率(60%)最高,水质最差.多元统计结果表明,Pb、Ni、Co、Cd、Mn和Cu这6种元素主要受到地球化学背景的影响,Al、Fe、Hg和As主要是在山西特有的地质背景下,与人类矿业开采活动密切相关.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地下水中金属元素通过饮水途径和皮肤入渗途径对成人和儿童暴露的年均总健康风险排序均为:岩溶井>非岩溶泉>非岩溶井>岩溶泉,健康风险主要源于饮用水途径,经皮肤入渗暴露的健康风险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泉域地下水中As是引起最大健康风险的金属元素,在水资源利用时应该给予重点管控,尤其在儿童饮水方面.  相似文献   
970.
叶绿素作用下微囊藻毒素-LR的光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蓝藻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叶绿索在微囊藻毒素-LR(MC-LR)光催化降解中的作用,考察了波长和光强等对叶绿素催化的MC-LR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能导致MC-LR在日光照射下光降解,而且MC-LR的降解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在叶绿素浓度为0.1mg·ml-1的条件下,日光照射30 minMC-LR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5%以上,而叶绿素浓度为0.05 mg·ml-1和0.01 mg·ml-1时,照射30 min后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5%和56%.日光中紫外区(200-300 nm)的光,在光催化降解MC-LR中起主要作用,与体系最大吸收光谱范围一致的240 nm的光激发效果最好,光催化降解作用也最强.光照强度是影响MC-LR降解的重要因素,光强越大,MC-LR的降解率和降解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