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13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2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40篇 |
综合类 | 316篇 |
基础理论 | 65篇 |
污染及防治 | 33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23篇 |
灾害及防治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462.
人水和谐的博弈论研究框架及关键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人水和谐的概念及研究进展、博弈概念及博弈论主要内容,随后从博弈论的视野分析人水关系并提出人水博弈的概念和人水和谐的博弈特点;说明在人水和谐量化研究中引用博弈论的重要性,并提出人水和谐博弈论研究框架,介绍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63.
以波段亮温差算法(BTD)对中国西北2014~2018年春季460期MODIS L1B数据进行沙尘信息逐日提取,统计分析沙尘频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貌特征及地表沉积物细颗粒组分含量进行沙尘源解析.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沙尘活动呈"两区三带"分布特征,沙尘频发区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蒙古高原南部沙漠戈壁区;区内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高频带(270~287次)、库姆塔格沙漠北缘高频带(240~250次)及巴丹吉林沙漠东北边缘荒漠绿洲高频带(240~250次).(2)中重度沙尘高频区主要分布于塔克拉玛干西北部沙漠绿洲.沙尘源主要为富含粉尘的边缘沙漠与冲积洪积扇缘戈壁交错带,内含丰富的干河床、干涸湖泊和绿洲退化地,该区域细物质组分含量高,易释放粉尘微粒并通过局地循环过程向周边地表扩散沉积,为区域高频、高浓度沙尘发生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64.
黑河上中游水质时空分异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河上中游主要河道设置33个水样监测点,分别于2017年5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2月(枯水期)进行水质调查,运用GIS和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区域内水质类别以Ⅱ类和Ⅲ类为主,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异性.时间上水体污染程度表现为枯水期 > 平水期 > 丰水期,空间上表现为上游支流区 > 上游干流区 > 中游.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将33个采样点划分为放牧与工矿企业用地(A组)、水库建设用地(B组)和农业与城镇人居用地(C组).结合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NH3-N、BOD5和CODMn是该区域的典型污染物,其中A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有机物,其次是营养盐;B组水体主要受到机物和营养物的蓄积污染,而自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C组主要是生物化学污染,其次为非点源营养盐污染.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依然是影响水质变差的主要因素,虽然大坝的拦截效应能改善下泄水质,但常年累积于库底的沉积物随环境变化有二次污染的潜在风险,如沉积物中营养盐的活化释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65.
466.
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及其生态功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错带是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生态水文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区域,该区域内生物地球化学活动强烈。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交错带内常发生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过程,并影响交错带中水分的运动过程、溶质迁移过程和生物活动过程。交错带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缓冲作用、提供生物栖息地、提供食物、提供残留物种的保护区。交错带过程的模拟、观测方法和交错带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示踪以及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67.
以奇台太极华力食品有限公司番茄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为依据,介绍了采用ABR厌氧+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处理番茄加工废水的设计、调试及运行情况。经过2年运行,其进水COD在700~1 500mg/L之间,最大处理水量达到4 000m3/d;出水COD在40~70mg/L之间,COD去除率达到97%。处理出水可以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ABR+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具有启动快,调试时间短,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尤其适宜处理番茄等间歇时间长工作时间短的季节性生产污水。 相似文献
468.
为了从源头上提高工业项目整个过程的安全绩效,基于安全知识设计的实践性、分散性和两重性等特点,对工业项目安全设计各阶段的知识流动进行阐述,提出安全设计策划、安全设计展开和安全设计评价各阶段的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并应用知识管理的思想对基于安全知识的安全设计持续改进流程进行探讨。得出安全设计能有效管理并扩充安全知识数据库,供工业项目各参与方使用,并不断交流与深化改进工业项目的安全设计,使安全知识能在整个行业内广泛共享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469.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低温低浊水处理的难题,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 工艺对松花江冬季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考察MBR工艺对浑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过滤周期.试验结果表明,MBR工艺对浑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浑浊度低于1NTU.对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0%~50%和30%~45%.膜过滤周期较长,可达60~70 h.投加PAC可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显著.MBR工艺可有效处理低温低浊水,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工艺出水水质.在原水有机物污染严重时,可投加PAC形成PAC-MBR组合工艺,增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70.
某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试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中5个节点废水的急性毒性.地下调节池水样EC50为3.44%,TUa为29,LID为625,为极强/高毒废水;地上调节池水样EC50为2.46%,TUa为41,LID为244,为极强/高毒废水;中间沉淀池水样EC50大于100%,LID=10,毒性较弱;二级沉淀池和总排放出口的废水EC50均大于100%,且LID均为1,无毒性.结果表明,现有处理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总排出口废水对发光细菌已经没有可见的生物毒性,达到相关制药废水排放标准.同时发现,低浓度废水对发光细菌的发光度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