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14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3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41篇 |
综合类 | 309篇 |
基础理论 | 69篇 |
污染及防治 | 42篇 |
评价与监测 | 22篇 |
社会与环境 | 26篇 |
灾害及防治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71.
为了解宁夏六盘山地区主要树种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种间和水分生境差异及季节变化,2010年6-9月份在宁夏六盘山具有半湿润气候和较多树种的香水河小流域和具有半干旱气候及较少树种的叠叠沟小流域,选择8个主要树种测定其叶片的 WUE。结果表明,(1)在香水河小流域,树种叶片 WUE 大小排序为油松 Pinus tablaeformis>山桃 Prunus davidi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ris-rupprechtii>华山松Pinus armandii>少脉椴Tilia paucicostat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在不同生活型之间,叶片WUE的大小排序基本上呈现出灌木>小乔木>常绿针叶树>落叶针叶树>落叶阔叶树的变化规律;所有8个测试树种的叶片WUE的季节变化均为生长季初期较高,在中后期持续降低,但季节变幅随树种而异。(2)对2个小流域共有的测试树种(华北落叶松、山桃和沙棘)的叶片WUE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存在着明显的水分生境差异,即在半干旱区极显著(p<0.01)大于半湿润区,前者为后者的2.03倍以上。(3)对于沙棘、山桃、油松和华北落叶松,它们在较干旱气候类型立地和较干旱季节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叶片WUE,属抗旱能力较强的生态型节水树种,可选为干旱缺水区主要造林树种。此外,树种叶片WUE同时具有保守性和变异性,说明可采取适度抗旱锻炼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造林树种的WUE。 相似文献
272.
不同有机体系的混凝特征研究:以硫酸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牛血清蛋白和腐殖酸作为实验对象,考察了硫酸铝投加量和p H对两种有机体系有机物去除率、电荷性质以及絮体性质(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和沉降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硫酸铝混凝对腐殖酸的去除效率要高于BSA,当硫酸铝投加量为5 mmol·L-1时,两种体系中DOC的去除率均达到最高.电中和在腐殖酸的混凝去除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吸附架桥是BSA去除的主要机理.对于两种有机体系,随着硫酸铝投加量的升高,絮体粒径逐渐减小,而分形维数增大.相比腐殖酸体系,BSA混凝形成絮体粒径大但分形维数更小,同时絮体沉降性较差.此外,两种体系中DOC去除率在p H值等于6时均达到最高.同时,当p H值从5上升到9的过程中,BSA体系粒径逐渐增加;而在腐殖酸体系中,在p H值小于6时,絮体成长平衡时间延长,同时平衡后絮体粒径要明显大于p H值大于7条件下形成的絮体. 相似文献
273.
采用夜间网捕、无味胶粘、固定捕网等方法对黄花忍冬夜间访花昆虫进行调查,根据对所收集标本分类得出该夜间访花昆虫的基本类群组成主要有夜蛾科占54%、螟蛾科占20%、卷蛾科占20%、豆象科占3%、叶蝉占3%等,其中以螟蛾科和夜蛾科所收集到数量最多,分别是9只和19只.其活动时间分析表明,在夜间19∶00~23∶00时间段内各种类活跃程度较高,对植物的到访较为频繁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274.
275.
276.
277.
278.
蓝碳指储存在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的碳,约占所有生态系统碳储量的55%。本文基于1988-2018年广西北海的遥感图像,获取了时间间隔为五年的北海红树林面积变化数据,据此估算了蓝碳储量及碳库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变化量。1988-2018年,北海红树林面积由459 ha增长至3320 ha,年度增长率为6.8%。该区红树林总面积保持增加趋势,1998-2003年,毁林挖塘行为导致面积减少150 ha。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算了1988-2018年北海红树林总碳库量,红树林湿地无变化的区域碳储量稳定增加,由1988年的32064 t增长到2018年的214830 t,年度增长率为6.5%。采挖活动导致的土壤碳储量减少最多,其中,1998-2003年的损失量高达82392 t。本文首次计算了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红树林蓝碳损失,并尝试进行了IPCC参数的地方化研究。该研究可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以及蓝碳捕捉、转移、固定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服务于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79.
在分析沈阳市黄家傍河水源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场地监测-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家水源地河水入渗过程孔隙水氧化还原分带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河河床沉积带在河水入渗途径上存在氧化还原分带,在水流垂向入渗的初始0~20cm、20~80cm、80~90cm及后续范围内依次存在O2-NO3-混和还原带、锰氧化物还原带和铁氧化物还原带;反应中河水中溶解有机碳不能提供足够的电子还原氧化剂,溶解至入渗水流中的沉积物有机碳与河水溶解有机碳一起作为碳源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80.
依托实际处理工程,针对酱油废水处理难点,开展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酱油废水的中试研究,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pH和MLSS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在确定膜生物反应器适宜运行条件的基础上,对比了MBR和实际运行的二级SBR+气浮工艺的处理效率。研究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h,ρ(DO)为2 5mg L,pH为7 8,ρ(MLSS)为8~9g L的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稳定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避免了在SBR中存在的CODCr和色度不能同步去除的问题。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相研究表明,菌胶团、丝状菌、原生动物等构成膜生物反应器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使膜生物器的抗冲击性负荷的能力更强,在高、低负荷时都有稳定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