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27篇 |
免费 | 497篇 |
国内免费 | 478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7篇 |
废物处理 | 807篇 |
环保管理 | 932篇 |
综合类 | 6892篇 |
基础理论 | 2048篇 |
环境理论 | 6篇 |
污染及防治 | 4726篇 |
评价与监测 | 469篇 |
社会与环境 | 435篇 |
灾害及防治 | 5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01篇 |
2022年 | 584篇 |
2021年 | 490篇 |
2020年 | 363篇 |
2019年 | 366篇 |
2018年 | 490篇 |
2017年 | 568篇 |
2016年 | 650篇 |
2015年 | 848篇 |
2014年 | 987篇 |
2013年 | 1278篇 |
2012年 | 1023篇 |
2011年 | 1196篇 |
2010年 | 864篇 |
2009年 | 851篇 |
2008年 | 892篇 |
2007年 | 699篇 |
2006年 | 657篇 |
2005年 | 484篇 |
2004年 | 352篇 |
2003年 | 439篇 |
2002年 | 385篇 |
2001年 | 313篇 |
2000年 | 342篇 |
1999年 | 400篇 |
1998年 | 329篇 |
1997年 | 312篇 |
1996年 | 295篇 |
1995年 | 261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56篇 |
1992年 | 113篇 |
1991年 | 94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钼磷酸氧化萜烯醇光度法测定矿山废水中松脂油(二号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钼磷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于乙醇介质中优先氧化萜烯酸及其衍生物,而本身被还原为钼兰的性质,本文建立了测定矿山废水中松脂油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6mg/5ml,回收率在88%—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05%。本文还对钼磷酸的溶剂选择,钼磷酸和浓硫酸的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以及浓盐酸的用量对萃取效率影响做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82.
83.
84.
海带废渣经过洗涤,可以提高褐藻胶回收率近0.5%。洗涤后的海带渣含20%粗蛋白,用作罗非鱼饲料组分,可以改善饲料适口性。用含有5%海带渣作饲料的养殖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氨基酸表现消化率为76.2%,6种氨基酸表现消化率达到95%以上,饲料系数为2.11,肌肉中总氨基酸蓄积率为16.6%。回收利用海带废渣,全国每年可回收2000t纯蛋白质和250t褐藻胶。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海带废渣,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5.
86.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同步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长江干流中下游水体各要素中的含量分布及其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河水中以悬浮态为主,溶解态含量极微。溶解态在中下游各河段呈均匀分布,与不同地带的河流也基本一致。而悬浮态含量较高,变幅较大。各河段的悬浮物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相近,悬浮物与沉积物中相应各稀土元素含量也基本一致。各河段悬浮物与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铕亏损型,各稀土元素赋存形态特征相似,均以结晶态为主,各形态所占比例的排序均为结晶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各稀土元素相对比较,中稀土元素Eu、Sm、Tb的结晶态较轻、重稀土的结晶态所占比例低、而其它态相反。 相似文献
87.
硅藻土作为一种特殊的黏性土,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目前针对该类型土的工程特性以及硅藻土地区灌注桩成孔方法的研究都较少。以杭绍台高铁项目为工程依托,为了研究硅藻土层中灌注桩的成孔方法,开展了灌注桩成孔方法现场试验;分别采用冲击锤锤击成孔、旋挖干钻成孔和旋挖泥浆护壁成孔三种方法进行施工,对三种方法的成孔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硅藻土地区施工灌注桩,旋挖干钻成孔工艺施工速度较快,效率高,桩长、桩径、桩位偏差和垂直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成孔后孔壁稳定性好,成孔质量更为可靠;冲击锤法成孔,成孔速度较慢,且存在桩孔扩径现象;旋挖泥浆护壁法成孔后平稳性较差,波动性较大,且存在局部塌孔现象,成孔效果较差。因此建议硅藻土地段优先考虑采用旋挖干钻法施工桥梁灌注桩。 相似文献
88.
89.
90.
Haiting Zhang Huiyu Dong Craig Adams Zhimin Qiang Gang Luan Lei Wa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5,27(7):116-124
The chemistry associated with the disinfection of aquarium seawater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freshwater, therefore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formation and specia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 in marine aquaria.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organic precursors, bromide(Br-) and pre-ozonation on the formation and speciation of several typical classes of DBPs, including trihalomethanes(THM4), haloacetic acids(HAAs),iodinated trihalomethanes(I-THMs), and haloacetamides(HAc Am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chlorination/chloramination of aquarium seawat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from 4.5 to 9.4 mg/L,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M4 and HAAs increased by 3.2–7.8 times under chlorination and by 1.1–2.3 times under chloramination. An increase in Br-concentration from 3 to 68 mg/L generally enhanced the formation of THM4, I-THMs and HAc Ams and increased the bromine substitution factors of all studied DBPs as well, whereas it impacted insignificantly on the yield of HAAs. Pre-ozonation with 1 mg/L O3 dose substantially reduced the formation of all studied DBPs in the subsequent chlorination and I-THMs in the subsequent chloramination. Because chloramination produces much lower amounts of DBPs than chlorination, it tends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disinfection of aquarium seawat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