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61篇
安全科学   168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1022篇
基础理论   279篇
污染及防治   387篇
评价与监测   144篇
社会与环境   157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空气质量周报二氧化硫采样过程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空气质量周报连续采样过程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分析了影响大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的一些原因或可能 ,首次对甲醛吸收液连续采样稳定性提出疑问 ,强调周报质量保证的重心要从实验室环节转到现场采样等环节上来  相似文献   
962.
WATCH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ulate pollution (PM10 and PM2.5) were measured at urban and suburban sites in Jinan during the 2008–2009 heating and non-heating seas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M10 and PM2.5 pollution was quite serious, and PM mass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 than the non-heating season. PM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hemical factory and lowest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PM2.5 were linearly related,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ratio of PM2.5/PM10 was up to 0.59 in urban areas. PM pollution in Jinan was related to local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and humidit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click on the 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although wind speed varied more.  相似文献   
963.
遥感反演是监测水体表层悬浮物浓度分布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常用的经验回归模型是建立在大样本的理论假设之上的,而大多数情况下所获取的样本数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因而有必要引入基于小样本的新的反演模型。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在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和VC维理论基础上,其泛化能力强,适用于小样本回归模型。使用HJ1B卫星CCD2遥感影像结合长江中游实地同步采样数据建立悬浮物浓度SVM遥感反演模型,并采用果蝇优化算法(FOA)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经验回归模型相比,SV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和稳定性;在SVM模型的参数优化中,FOA算法效果理想,其计算量也远小于网格搜索算法。最后,使用所建立的SVM模型对长江中游城陵矶附近长江和洞庭湖水体悬浮物浓度进行了反演,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干流的悬浮泥沙浓度总体上明显小于洞庭湖,这主要是三峡工程下泄泥沙大幅减少造成的;洞庭湖浑浊的湖水汇入长江后,在城陵矶下游形成明显的混合带;而洞庭湖湖口悬浮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湖区,这可能是该区域采砂活动的强烈扰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964.
三峡库区大农业的自然环境现状与预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系统序化的观点,分析了库区大农业主要环境因子的具有代表性指标的数量和警式线,并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都处地逆向演替或退化之中。这对三峡水库和库区大农业均十分有害。说明库区大农业的环境恶劣或恶化,应处于警式状态之中。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向自然过度索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人口和物质的生产。建议进一步研究大农业及其环境的调控;把对环境的逐步补救和防止新的破坏结合起来,开展新的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965.
本文将分析中国的人力资源条件对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制约以及在国际性的人才争夺中所处的被动地位 ,提出发展教育和科技、更新观念和体制 ,是提升综合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6.
王林  王姝歆  曾祥英  何杨  黄雯  郑世界  张建强 《环境科学》2022,43(10):4511-4521
微塑料(MPs)和抗生素同为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可以在水环境中吸附抗生素并作为其载体而共同迁移,而微塑料会在环境中不断地老化,其吸附能力和吸附机制也会随之改变.以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为目标MPs,通过紫外法(UV-254)进行照射,对比老化前后微塑料颜色、表面形态和官能团等理化特性改变,以及其对四环素(TC)吸附的影响,探讨了相关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吸附过程,在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老化微塑料对TC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原始微塑料,且PS的吸附量高于PE.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吸附等温试验数据,TC在微塑料上的吸附是自发的和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老化作用对微塑料吸附热力学特性无明显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老化前后的微塑料均在pH=5时达到最大吸附量.紫外老化增加了微塑料的比表面积,生成了—C=O、—OH和O=C=O等含氧官能团,改变了微塑料的理化特性,从而改变了微塑料对TC的吸附机制:相比原始PE微塑料,老化PE除了疏水分配、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外,孔填充也是吸附的重要机制;原始PS微塑料的主要吸附机制为疏水分配、范德华力、π-π作用和静电作用,老化PS则增加了氢键和孔填充作用.  相似文献   
967.
王哲  朱俊  李雯  闫德馨  董雯  刘玉玲  李家科 《环境科学》2022,43(11):5106-5114
矿业开采加工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会进入底泥中,与其中的磷形成复合污染.然而,目前关于底泥钝化的研究多数仅针对单一污染物.考察了新型钝化剂——镧沸石对P、Zn和Pb的吸附性能,及其对疏浚底泥中相应污染物的钝化效果,并通过脱附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镧沸石对P、Zn和P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3.76、27.70和123.45mg ·g-1;预吸附Zn和Pb对镧沸石的除磷性能影响不大,但Zn和Pb的吸附会受到预吸附抑制.投加质量分数0.83%和1.66%的镧沸石后底泥中的P、Zn和Pb均向稳定态/生物难利用形态转化.P、Zn和Pb都可以通过形成内圈络合物被镧沸石吸附,此外静电作用和表面沉淀也分别会对Zn和Pb的吸附形成贡献.投加镧沸石可实现疏浚底泥中磷和重金属的钝化.  相似文献   
968.
EPA PMF5.0在浦东新区降水源解析中的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EPA PMF5.0模型,以浦东新区降水源解析为例,按照使用前监测数据和不确定度数据收集、模型运行前数据判读、基本模型运行前最佳因子数确定以及模型旋转前后因子贡献比变化,对降水中多种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进行讨论,在离子贡献汇总中得到其主要贡献的阴阳离子。 EPA PMF5.0方法的使用,为大气降水在污染源治理和管理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对基层监测站开展源解析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69.
利用生态卫星遥感解析数据,评价得出镇江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维持在良好等级。对镇江市鸟类现状、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现状、生物入侵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客观原因,并提出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方面。  相似文献   
970.
实验选取养殖生产常用消毒药品亚甲基蓝C16H18ClN3S.3H2O和NaClO作为外源物质,探讨二者对塔胞藻(Pyramimimonas.sp)的毒理学影响及塔胞藻在逆境状态下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NaClO对塔胞藻的胁迫表现为低浓度的刺激效应,细胞生理指标变化反映出明显的氧化毒害症状;C16H18ClN3S.3H2O对塔胞藻的胁迫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塔胞藻对C16H18ClN3S.3H2O的降解作用显著,细胞所受到的氧化损伤轻微。胁迫作用下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降低,SOD活力、MDA含量升高;SOD在塔胞藻的氧化抗性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