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949篇
安全科学   258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198篇
综合类   1804篇
基础理论   408篇
污染及防治   455篇
评价与监测   153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了提高传统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效率,改善污泥易膨胀等问题,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投加140目1.00g/L的磁性活性炭构建磁性炭基活性污泥系统(1#),同时,以不投加任何材料(单独活性污泥系统)为对照组(0#),研究磁性活性炭对活性污泥系统除污性能和主要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的影响,探讨了磁性活性炭强化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机理.结果表明:1#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59%和78.25%;而0#对于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则为53.17%与54.10%,1#出水NO3--N浓度平均降低了7.03mg/L,两系统对NH4+-N和COD的去除效率差别不大,均在95.00%以上.典型周期内1#中TN、NH4+-N、TP、COD的下降速率快于0#;0#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60.31%,反硝化速率为4.44mg/(L·h),1#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80.74%,反硝化速率为6.13mg/(L·h),实验组1#脱氮速率明显快于空白对照组0#.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内污泥的优势菌门为Saccharibacteria(38.74%)、Proteobacteria(22.52%)、Actinobacteria(18.54%)和Chloroflexi(8.40%).此外,与0#相比,1#引发污泥膨胀密切相关的Actinobacteria菌门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与脱氮除磷功能相关的MicropruinaShinellanorank_f_Anaerolineaceaenorank_f_Xanthomonadaceae 4种菌属的相对丰度都明显上升.SBR系统中加载一定量的磁性活性炭既能抑制引起污泥膨胀微生物的生长,又能利于脱氮除磷微生物的富集,整个污泥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脱氮除磷性能.  相似文献   
992.
以河道型水库-西北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2月采用新型快速水-气平衡装置(FaRAGE)结合温室气体分析仪对其表层水体,垂向剖面溶解甲烷(CH4)浓度进行监测,并采集代表性河段表层水体及库底沉积物,分别测定水体CH4氧化速率与沉积物CH4释放速率,初步探讨了河道型水库溶解CH4浓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库表层水体溶解CH4浓度为0.02~0.42μmol/L (平均值为0.11±0.08μmol/L),从库首到库尾呈递增趋势;水体溶解CH4浓度的空间异质性受水库内部CH4产生,消耗及河道入流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库尾水体因沉积物CH4产生量大且低水深影响下CH4消耗量较小而呈现高溶解浓度,库首水体则因为CH4产生量相对较小且高水深影响下的CH4消耗量较大而呈低溶解浓度;同时,河道入流可能是影响水体溶解CH4浓度垂向分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热振森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热振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1年7月(夏季)根据其地理特征设置了三个不同海拔共9个样地.采用手捡法对大型土壤动物进行收集,并将其保存在75%酒精的收集管中,同时测定相应的环境因子.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1427个,经形态学鉴定隶属于2门5纲15目21科,其中优势类群为姬马陆科(Julidae)和蚁科(Formicidae),占总捕获量的66.0%.常见类群共10类,占总捕获量的31.3%;稀有类群占总捕获量的2.7%.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三个不同海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型土壤动物群落Jaccard相似性系数位于0.15~0.77.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温度和pH呈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显示,排序轴1和轴2共同解释了的类群组成变化的55.0%,全磷(TP)和有效磷(AP)为显著性解释变量,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解释率分别为29.6%和18.5%,是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4.
Antimony (Sb) is a recognized priority pollutant with toxicity that is influenced by its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Oxidation of Fe(II) to Fe(III) oxides, which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environmen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of Mn(III/IV) and might affect the fate of Sb. In this study, incorporated Mn(III) and sorbed/precipitated Mn(III/IV) associated with lepidocrocite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Mn(II) during and after Fe(II) oxidat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Mn species on Sb fate were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ssociation of these Mn species with lepidocrocite obviously enhanced Sb(III) oxidation to Sb(V), while concomitantly inhibiting Sb sorption due to the lower sorption capacity of lepidocrocite for Sb(V) than Sb(III). Additionally, Mn oxide equivalents in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Sb, indicating that Sb oxidation by Mn(III/IV) associated with lepidocrocite was a continuous recycling process in which Mn(II) released from Mn(III/IV) reduction by Sb(III) could be oxidized to Mn(III/IV) again. This recycling process was favorable for effective Sb(III) oxidation. Moreover, Sb(V) generated from Sb(III) oxidation by Mn(III/IV) enhanced Mn(II) sorp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cess, and thus favored Mn(III/IV) formation, which could further promote Sb(III) oxidation to Sb(V). Overall, this study elucidated the effects of Mn(III/IV) associated with lepidocrocite arisen from Fe(II) oxidation on Sb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revealed the underlying reaction mechanisms,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chemical dynamics of Sb.  相似文献   
995.
996.
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在线监测体系正由研究探索阶段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但在线监测数据质量尤其是营养盐参数的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本研究以辽河在线监测站营养盐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监测设备性能评估及比对实验等质控手段,对营养盐在线监测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辽河在线监测站总磷参数的在线监测数据质量最好,与实验室分析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01,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112;硝酸盐、磷酸盐和氨氮等参数的在线监测数据可以反映监测点位的水质变化趋势,但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7.
澎溪河流域是三峡水库典型支流,对水库区域碳循环及区域化学风化的影响非常重要。2016年5月—2017年2月对澎溪河流域水-气界面CO_2与CH_4通量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采用顶空平衡法结合模型估算法计算表层水体CO_2与CH_4的分压以及水-气界面的交换通量,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压和排放通量与其他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澎溪河是温室气体排放"源",表层水体p(CO_2)平均值为(1807.635±315.605)μatm(1μatm=0.101325 Pa,下同),表层水体p(CH_4)平均值为(218.7725±127.9425)μatm;CO_2扩散通量平均值为(32.53±3.86) mmol?m~(-2)?d~(-1),水-气界面CH_4扩散通量平均值为(0.208±0.143) mmol?m~(-2)?d~(-1),通量与分压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通过与世界上典型河流温室气体扩散通量对比,得出澎溪河流域CO_2通量释放量为中等水平,而CH_4扩散通量较小,且CH_4通量与p(CH_4)、水温、pH值显著正相关,而水-气界面CO_2扩散通量与p(CO_2)显著正相关,与DO、pH值、叶绿素a(Chl-a)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8.
小冰期是指15世纪到20世纪早期之间一系列相对寒冷的气候波动阶段,研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规模变化,对于了解百年尺度上冰川变化及其气候指示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oogle Earth和Arc GIS10.3研究了念青唐古拉山西段的现代冰川和小冰期冰川,统计了冰川的基本信息和小冰期以来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面积、高程、坡度和坡向因素对冰川变化的影响,探讨了平衡线高度变化的气候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共发育现代冰川847条,总面积约689.71 km~2,共识别出小冰期冰川306条,总面积约746.12 km~2。小冰期以来冰川面积减少约31%,平衡线高度平均上升约58 m,冰川的面积、坡度和高程对冰川面积变化的解释率为71%,平衡线高度变化与印度季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进而了解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WRF-Chem模拟2014年1月、7月(代表现在)和2050年1月、7月(未来)长三角地区的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的数据,研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域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在夏季,未来(2050年7月)与现在相比(2014年7月),整个长三角区域的臭氧浓度变化幅度较小,约为-0.09×10~(-9),且呈现出北部增加,南部减少的趋势,在长三角北部的陆地地区,臭氧浓度增加达到极大值(15.0×10~(-9))。在冬季,与2014年1月的数据比较,未来(2050年1月)整个长三角地区臭氧比现在降低约7.9%,其中在上海以东洋面上减少达到极值(-25.1%)。结论在夏季,导致长三角北部地区臭氧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量的增加、VOC和NOx浓度的升高、边界层高度的降低以及增强南风的输送有关。长三角南部地区臭氧浓度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其太阳辐射的减少以及风速的增加。在冬季,在南通、上海以东洋面上臭氧减少的幅度较大,这与温度的降低、辐射的减少以及NOx浓度的增加有关。长三角南部区域的臭氧浓度有所增加,这与该区域太阳辐射的增加以及区域范围内的输送有关。在制定臭氧控制策略时,应该考虑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为揭示贵州高原≥10℃积温精细动态变化,以81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气温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积温倾向率、累计距平、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10℃的积温整体变化及周期变化,模拟各年代积温带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 1961~2015年≥10℃积温平均值为5 147. 22℃,1997年前后发生由冷到暖的突变,积温变化主周期约为3~5年,8年;(2) 1961~2015年、1961~1996年、1997~2015年≥10℃积温倾向率均值分别为49. 5℃/10a、-28. 1℃/10a、123. 5℃/10a,1961~1996年表现为降温趋势,1997~2015年表现为升温趋势,三个时间段积温倾向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多元回归拟合≥10℃积温年代际空间分布,复相关系数均高于0. 92,积温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升高的趋势;(4)不同年代际间积温带动态变化差异较大,1980s后约有60%以上区域表现为积温带Ⅱ升为积温带Ⅲ,积温带Ⅲ升为Ⅳ,1990s后降温区域消失。积温资源的增加对受高原气候限制的贵州高原有重要影响,对调整农业气候区划,确定作物种植区域以及最优化利用热量资源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