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9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073篇
安全科学   311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196篇
综合类   1767篇
基础理论   43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05篇
评价与监测   136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以及最新发展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福建省1990~2008年资源利用和实际GDP二者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采用了物质流分析指标中直接物质投入来表征区域资源利用量.ARDL边界检验结果表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通过ARDL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对资源利用长期弹性系数,其值约为0.73,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短期弹性系数,表明了经济增长到资源利用的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关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52.
针对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炉捞渣机内导轮轴承断裂事故,对事故轴承进行宏观检查和材质分析,找出了事故的原因。结果表明:疲劳点蚀导致套圈脱落是导轮轴承圈断裂的直接原因;轴承套圈与轴装配不良、间隙过大是轴承套圈断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3.
为提升紧急情况下复杂建筑空间中应急疏散引导的疏散效率,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提出1套可适用于复杂建筑空间人员应急疏散的无人机引导模型,该模型通过改进传统算法和构建新方法,实现无人机空间遍历移动规则寻优、无人机引导路径寻优以及基于“障碍物空间场域”建筑空间区域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无人机引导,采用单无人机和多无人机协同引导疏散,可大幅缩短整体疏散时间,有效减少疏散路径当量长度,提高疏散效率并保证路径安全,为无人机在应急救援和疏散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4.
采用滤纸法测定膨胀土体吸力时,滤纸与土体表面距离不同所测得的滤纸含水率也不一样,获得的总吸力亦不相同。为此采用滤纸法开展了不同距离下的膨胀土总吸力测定试验,获得了不同距离条件下滤纸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干密度较小时,滤纸含水率随距离的增大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规律;干密度较大时,滤纸含水率随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距离为3cm时所测得的吸力离散程度较小,可作为测定土体总吸力的标准距离。根据总吸力-距离关系式,通过引入伪基质吸力的概念,计算得到伪基质吸力,并与相应的真基质吸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干密度及含水率下的膨胀土真基质吸力与伪基质吸力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此法可为测定现场土体基质吸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
浑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氮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和不同形态氮含量,探讨了水体中水化学组成特点、各形态氮污染水平与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水型从上游到下游由Ca-HCO3型转变为Ca-SO4型.NO3--N浓度由1.06mg/L增至6.13mg/L,NO2--N和NH4+-N仅在中游和下游地表水中检出,表明地表水在流域中下游地区受到的人为影响强烈;地下水沿流动方向水型由Ca-HCO3型依次演进为Ca-SO4和Ca-Cl型.NO3--N的含量(0.62~23.47mg/L)明显高于其在地表水中的含量.局地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旱地、城镇用地、水田)对附近地表水体NO3--N浓度影响不显著,而旱地与水田地下水中NO3--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地下水NO3--N浓度最高.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流域浅层地下水总体质量一般,NO3--N超出背景值1.4倍,中游地区NO2--N和NH4+-N污染严重,达到Ⅳ类水标准.地下水中ORP、DO、Cl-浓度和各形态氮组成特征表明由于反硝化作用,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NO3--N浓度逐渐降低,而NO2--N浓度上升到0.041mg/L.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贮存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趋势和寿命评估。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展四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氧老化试验,按试验周期定期取样开展冲击性能测试,对试验数据采用寿命预估方法进行处理,对材料性能进行预估。结果通过数据计算分别得到我国热带海洋、干热沙漠等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贮存寿命分别为17.21~35.89年。结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贮存性能,在较为严酷的热带海洋气候和给定的失效判据条件下,寿命预计为17.21年。试验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预计材料的性能变化趋势和开展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57.
胡学伟  李姝  荣烨  李媛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7):1749-1753
采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通过调节培养液的配比对载体进行挂膜,得到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比分别为7:1、5:1和10:1的3种生物膜作为吸附剂,用其对Cu2+进行吸附试验,同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培养8d后,生物膜可挂膜成熟,在C/N=12时,生物膜上的菌落数较C/N=4和C/N=37条件下多.PN/PS值越小,生物膜对铜的吸附量越高,EPS3对Cu2+的吸附量分别高出EPS1 7.37 %, EPS2 7.62%.在生物膜吸附Cu2+后,溶液中Ca2+、Mg2+、K+含量明显升高,表明离子交换对生物膜吸附Cu2+起主要作用,且Cu2+更易与Ca2+和Mg2+产生离子交换作用.当KNO3浓度在0.1~0.6mol/L之间,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生物膜吸附Cu2+的量迅速减少,当KNO3浓度大于0.6mol/L时,生物膜对Cu2+吸附量的变化趋于平缓,说明生物膜对Cu2+的吸附同时包括离子交换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8.

Nanoplastic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freshwater environments, but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ir effects on freshwater algae, especially on harmful alga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polystyrene (PS) nanoplastics o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M. aeruginosa) growth, as well as microcystin (MC) production and release, were investigated over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S nanoplastics caused a dose-dependent inhibitory effect on M. aeruginosa growth and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the aggregation rate peaking at 60.16% and 46.34%, respectively, when the PS nanoplastic concentration was 100 mg/L. This caused significant growth of M. aeruginosa with a specific growth rate up to 0.41 d?1 (50 mg/L PS nanoplastics). After a brief period of rapid growth, the tested algal cells steadily grew. In addition, the increase in PS nanoplastics concentration promoted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MC. When the PS nanoplastic concentration was 100 mg/L, the content of the intracellular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extra-) MC increased to 199.1 and 166.5 μg/L, respectively, on day 26, which was 31.4% and 31.1% higher, respectively, than the control. Our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nanoplastics on harmful algae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to freshwater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5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Groundwater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and vulnerable natural sources which is utilized in potable water supply, agricultural...  相似文献   
6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e key rol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ities in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 elemental 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