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121篇
安全科学   180篇
废物处理   203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1773篇
基础理论   542篇
污染及防治   1100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158篇
灾害及防治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赤壁市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类型齐全,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通过对赤壁市开发条件、开发力和客源市场的分析,作者指出了该市开发旅游资源的巨大前景,提出了建立七种不同类型生态旅游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832.
巷道放顶煤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可靠性和人 -机工程学理论 ,建立了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模型 ,给出了系统可用度和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开滦马家沟矿 972 3工作面人 -机-环境系统分析 ,探讨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理论分析及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能简便地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准确预测系统可用度和生产能力 ,从而为指导矿井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3.
两相厌氧膜-生物系统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传统两相厌氧工艺 ( BS)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系统 ( MBS)处理造纸黑液配制废水 .结果表明 :系统 COD去除率可以达到 73.1 % ,高于 BS系统 ( 4 8.6% ) ,且在厌氧污泥活性及运行稳定性方面优于 BS系统 ;在 COD负荷为 6kg·( m3·d)-1时MBS酸化率为 20.1 % ,酸化水平为 7.5% ,略优于 BS系统 (分别为 7.0 %和 5.0 % ) .探讨了其原因及 MBS系统引入膜的作用 ,并对系统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  相似文献   
834.
以天津某染化厂的酸性橙Ⅱ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N235-煤油-H2SO4-NaOH的萃取-反萃取体系,通过静态杯皿实验,确定了萃取-反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使萃取效率可达90% ,出水COD值可降低到350m g/L;酸性橙Ⅱ废水的有机成分总浓缩倍数达25~40倍;废水的萃余液经二次萃取法和混凝沉淀法处理后,出水的COD值< 200m g/L,色度< 80倍,达到天津市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35.
诺氟沙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但其对轮虫的毒性作用尚不清楚。为调查诺氟沙星对轮虫的毒性及其与藻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试验终点对诺氟沙星污染的相对敏感性,本文以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斜生栅藻密度(1.0×10~6、2.0×10~6和4.0×10~6cells·m L~(-1))下不同浓度(0、5、20、35、50、65和80 mg·L~(-1))的诺氟沙星对其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与3个藻密度下的对照组相比,暴露于5~80 mg·L~(-1)诺氟沙星溶液中的轮虫生命期望和世代时间显著延长,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提高。5 mg·L~(-1)的诺氟沙星使生命期望和世代时间的延长幅度随着藻密度的升高而增大,但6个处理组的平均提高幅度却随着藻密度的升高而减小; 5 mg·L~(-1)的诺氟沙星对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的提高幅度随着藻密度的升高而增大,但6个处理组的平均提高幅度却在2.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最小,4.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最大。1.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诺氟沙星浓度对轮虫后代混交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 2.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暴露于5~35和80 mg·L~(-1)诺氟沙星溶液中的轮虫后代混交率显著降低; 4.0×10~6cells·m L~(-1)的藻密度下,暴露于5、35和80 mg·L~(-1)诺氟沙星溶液中的轮虫后代混交率显著降低。当藻密度为1.0×10~6和2.0×10~6cells·m L~(-1)时,诺氟沙星浓度与轮虫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当藻密度为4.0×10~6cells·m L~(-1)时,诺氟沙星浓度与轮虫的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表明,亚致死浓度的诺氟沙星促进轮虫的存活、发育、孤雌生殖和种群增长,促进作用的幅度受藻密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36.
不同施氮量对饲料稻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氮中量施肥法"(N,P2O5,K2O施用量为190,90,100 kg·hm-2)、"氮高量施肥法"(N,P2O5,K2O施用量为210,90,100 kg-hm-2)、"氮低量施肥法"(N,P2O5,K2O施用量为170,90,100kg·hm-2)对饲料稻威优198糙米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氮高量施肥法和氮低量施肥法相比,氮中量施肥法能明显促进孕穗期、乳熟期水稻旗叶中硝酸还原酶,乳熟期旗叶中蛋白水解酶活性,齐穗期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以及齐穗期和乳熟期籽粒中谷氮酰胺合成酶活性,明显促进水稻对氮素营养的吸收与转运,显著提高糙米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和蛋白质质量分数.氮中量施肥法处理糙米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比氮高量施肥法处理和氮低量施肥法处理提高了 1.39%和17.93%,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 12.02%和8.47%,糙米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了12.54%和18.32%.研究表明,氮中量施肥法能满足饲料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的需要.  相似文献   
837.
TiO2 supported on active carbon fiber (TiO2/ACF), an absorbable photocatalyst, is a new kind of material applied in air pur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T) and relative humidity (RH) on the gas-solid adsorption of toluene and th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CO) efficiency of adsorbed toluene on TiO2/ACF were studied, and then, the purification capability of TiO2/ACF was estimated. PCO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PCO efficiency increased under high RH and T levels, the amount of adsorption of toluene decreased. Moreov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intermediates indicated that more environmental risk emerged when PCO of toluene was carried out at higher environmental T and RH levels because more toxic intermediates would be accumulated on the TiO2/ACF. So, it is significant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T and RH cond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CO technique. T = 25°C and RH530% is 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purifying toluene in our experimental system.  相似文献   
838.
镉对南美蟛蜞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镉(Cd)积累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种对植物生理代谢过程产生诸多影响的环境胁迫因子,光合作用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植物对Cd胁迫的适应特性.通过对外来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L.) Hitchc.)生长过程不同程度的Cd胁迫处理,利用光合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技术,初步观测盆栽土壤中不同质量分数的Cd对南美蟛蜞菊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质量分数与荧光特征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当土壤中Cd质量分数达到5 mg·kg-1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明显降低,但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幅较小,水分利用率WUE则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②随着土壤中Cd的增加,叶绿素a质量分数与叶绿素a/b降低,但叶绿素b变化不明显;③ Cd质量分数达到2 mg·kg-1时,初始荧光Fo与光化效率Fv/Fm变化明显,光系统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量子效率ΦPSⅡ从Cd质量分数为0.5 mg·kg-1起有明显变化.由此看出,Cd对叶绿素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其中光反应中心对Cd胁迫尤为敏感,叶片光合速率和光能转化效率的下降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9.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水稻土微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四川盆地的平原区和丘陵区,通过4年8作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免耕和翻耕两种方式对土壤的微形态特征的影响,这对了解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演化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分别采制各处理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原状土样,制取土壤薄片,进行土壤微形态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试验区秸秆还田翻耕与免耕处理后,在土壤基本组成成分、形成物、土壤粗粒质和细粒质、土壤垒结及微结构等微形态特征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和明显变化.从这些土壤微形态特征得知,秸秆还田形成了良好的微结构趋势,促进了有机质腐殖化,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840.
土壤CO2的释放能够显著增加大气牛CO2的浓度,增强温室效应,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不同的土壤层对CO2通量的贡献量有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挖坑法结合红外气体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典犁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不同剖面深度土壤CO2通量格局以及影响CO2通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移走后,土壤CO2通量的变化可分为瞬时、短期、长期三种格局.新剖面上最初的0~21 min内释放的CO2通量最均大于初始土壤表层CO2通量,而且两者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也随土壤CO2生产能力增强而增大.2~4 d后,新剖面CO2通量持续下降至低于初始土壤表层CO2通量的水平.形成短期稳定状态.更长时间后,新剖面则逐渐表现出与初始土壤剖面表层相近的CO2通量特征.我们认为,(1)在新剖面形成时的CO2通量瞬时和短期格局主要受土壤中存留的原始CO2的浓度及其扩散过程控制,(2)长期格局则由资源水平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土壤CO2生产能力主导.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建立包含垂直分层的SOC分解和CO2扩散过程的生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