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辽东湾氮磷营养盐变化特征及潜在性富营养评价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曲丽梅  姚德  丛丕福 《环境科学》2006,27(2):263-267
根据2002-06~2002-09之间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阐述了辽东湾海域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氨氮NH4+-N、硝酸态氮NO3--N和亚硝酸态氮NO2--N、磷酸盐PO43--P和pH及盐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对海域进行了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氮磷营养盐随月份和空间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近岸海域受径流影响较大,海区中间则是海洋生物化学过程影响较大.N/P值从6月初的52.5上升到7月初的60.6,在9月初又降到39左右,都远大于Redfield值16.氮磷营养盐和pH及盐度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如在6月NO2--N和pH的相关系数高达0.93.4个航次中辽东湾总氮值为212.0μg/L,磷酸盐值为10.1μg/L,N/P(原子比)为50.77,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辽东湾在调查期间为磷限制中度营养盐区.  相似文献   
12.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遥感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在渔业资源管理、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可直接为渔业生产和海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及时提供地表大尺度、动态的生态环境参数,因而在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遥感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对不同遥感模犁包括经验模型和基于生物机理的BPM模型、LPCM模型和VGPM模型等生理过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渤黄海海域为研究区,利用MODIS/AQIJA卫星数据产品中的海表温度SST、离水辐射率Lw、海水漫射衰减系数.Kd490和海洋光合有效辐射PAR,计算出水柱的最大碳固定速率、真光层深度、遥感叶绿素浓度.选择全遥感数据驱动的生理过程模型VGPM,对渤黄海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MODIS卫星数据基于VGPM模型估算的渤黄海海域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很好地揭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在不同海区的分布和变化.整个渤黄海海区初级生产力的总体分布为从近海向外逐渐降低,其中渤海要较高一些,和前人调查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IS模拟的辽东湾叶绿素a的遥感反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素a浓度对于水质和富营养化评价、赤潮探测及海洋生产力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卫星遥感反演获取叶绿素a浓度弥补了传统采样方法的数据离散化、耗时长且费用高的缺陷,可以实时和全面地观测大尺度海洋叶绿索a分布.通过实测光谱模拟卫星波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除大气干扰,有助于准确地确定特征波段和建立遥感反演模型.本文以辽东湾为研究区,利用现场实测光谱模拟了MODIS波段,并在光谱特征分析基础上进行叶绿素a的特征波段选择,通过比较单波段和波段比值法等算法,建立了2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叶绿素a遥感反演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辽东湾海域,运用红光附近特征波段667和678 nm来反映叶绿素特征比传统蓝绿光波段(440和550nm)似乎更能削弱其它水体组分的干扰,突出辽东湾水体的特点.利用667、678和551nm的三波段模型要比单纯考虑667和678nm波段比值的模型要好一些,该模型r为0.856,标准差为0.190.模型验证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3(p<0.01),表明了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模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赤潮灾害监测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赤潮灾害的频繁暴发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概述了国内外赤潮监测和预报状况,着重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进行赤潮预报的方法;总结了赤潮遥感预报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指出基于机理和生态过程的赤潮预报模型将是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FVCOM数值模型,针对杭州湾南岸区域,采用移动固边界的方法,对1984年、2010年以及2020年(规划岸线)3个不同时期杭州湾南岸区域的岸线地形进行了模拟,计算了各个时期水动力场。通过对比发现,在人工及自然因素长期对近岸岸线地形的共同改变作用下,金塘水道区域3个时期水动力场有较显著变化。分析宁波舟山海域间水道的三个过流断面的流量发现,3个年代流量有累积变化的趋势。经过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在落潮流挟沙能力足够的条件下,水动力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南岸及金塘水道区域宁波港(镇海区、北仑区)的淤积,从而影响该区域港口航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海岸带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海岸带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立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客观评价各类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与生态效应,对保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河北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DSR)概念模型,构建了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和选取,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海岸带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可为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溶胶的来源及变化分析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污染都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能实时提供大尺度气溶胶时空变化信息,这对于估算入海通量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利用MODIS资料,通过查算表拟合等方法对渤黄海上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指数,进行了估算.整个空间分布结果基本合理,和台站测试结果也比较类似.研究表明遥感方法较好地展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指数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为进一步分析气溶胶输移路径及建立人海通量估算模型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