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总后勤部军需部最近组织召开了“军用头盔系列”产品设计定型评审会。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健全我军军用头盔体系,实现我军单兵头面部防护装备的更新换代。“军用头盔系列”由步兵头盔、空降兵头盔、装甲兵头盔及陆航直升机驾驶员头盔构成。其中,步兵头盔为通用型作战防护头盔,已于2002年先期实现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并已装备全军。空降兵头盔是在步兵头盔基础上针对伞降作战特点研制的,主要装备空降兵及其他执行伞降作战任务的人员。装甲兵头盔采用半盔式盔形设计,具有防破片、抗冲击、抗穿刺功能,其防护功能比现役的坦克工作帽有了显著…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装备动力舱在热/自然交变环境下玻璃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性能随模拟使役工况试验时间的退化规律,提升装备动力舱热/自然交变环境效应控制水平。方法 以玻璃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湿热、盐雾和高温试验为热/自然交变环境试验谱,以振动试验为加速因子,开展5个周期的实验室模拟使役工况加速试验,对比分析样件初始状态和每一个周期试验后的性能。结果 经模拟使役工况试验后,玻璃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黄色,SiO2气凝胶含量逐渐减少,纤维元素组成变化不明显,导热系数升高,隔热性能下降,且均在4周期模拟使役工况试验后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玻璃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经5个周期的模拟使役工况试验后,其常温导热系数仅为0.026 4 W/(m.K),热面温度为200 ℃时,冷面平均温度仅为68.5 ℃,热/自然交变温差为43.5 ℃,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3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了解大气污染特征和控制对策的前提。根据排放因子方法,建立了2018年西宁市金属(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清单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的总排放量分别是4.88×103、8.37×103 t;该行业对PM2.5、PM10排放量贡献率最大的是城北区,分别为58.36%、49.6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M2.5、PM10的总排放量分别是1.85×103、2.78×103 t,该行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是大通县,分别为53.51%、56.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产业是粗钢产业,贡献率分别是38.41%、30.2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PM2.5、PM10贡献率最大的是铝行业,贡献率分别是97.33%和98.01%。2个行业PM2.5和PM10的排放受月份影响较小,一天中09:00—18:00是排放高峰期。蒙特卡罗法模拟结果表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95%置信区间的不确定性较高,PM2.5和PM10的不确定性分别为-59.33%~58.55%和-47.51%~47.28%。  相似文献   
34.
建筑工程中的水泥质量检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本文从水泥取样、仪器设备的管理、试验环境条件、标准物质、试验操作、比对试验等检测环节出发,探讨了控制水泥检测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水泥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保证水泥检测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铌合金表面热防护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多种现代工业领域热端部件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结构材料,铌合金在高温富氧燃流的冲刷下会发生严重的烧蚀现象,进而影响了其在超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研究发现,采用表面涂层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铌合金的高温抗烧蚀性能。因此结合热端部件富氧、超高温的实际服役环境,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铌合金表面抗氧化烧蚀涂层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金属基和硅系陶瓷抗烧蚀涂层各自在抗氧化烧蚀性能上的优缺点;然后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ZrO2基陶瓷涂层、稀土锆酸盐陶瓷涂层以及钙钛矿结构陶瓷涂层三种热障涂层材料的特点;最后对铌合金表面热防护涂层的结构设计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以(NH4):SO4和NaNO2作为基质,富集厌氧氨氧化污泥.提取厌氧氨氧化污泥中细菌总DNA,纯化后使用特异性引物对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9-T载体,将载体转化到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JM109中,并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菌与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 propionicus进化关系比较接近,是一种尚未见报道的厌氧氨氧化菌.  相似文献   
37.
从区域水环境管理的要求出发,对利用ArcGIS Engine开发的排污口管理与水质预测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进行介绍。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目标、组成和主要功能,并从数据库建立、数据管理子系统、排污口管理子系统、水质预测子系统功能实现等方面对系统实现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8.
在限制溶氧的条件下,生物膜表层的好氧氨氧化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并传递到生物膜内层缺氧区,厌氧氨氧化菌将氨和亚硝酸盐同步去除。根据生物膜内好氧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协作共生开发出的全自养脱氮工艺在生物转盘、SBR及填料床等反应器内实现,大大节省了碳源和曝气量。微量NO2对好氧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有明显强化作用,能显著提高基质降解速率、微生物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数学模型对废水处理工艺开发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学模型对微生物活性、分布以及脱氮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模拟研究,为全自养脱氮工艺的运行管理和优化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采用间歇试验研究了微量NO2氛围下,好氧、厌氧氨氧化复合颗粒污泥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微量NO2能提高O2反应活性,强化好氧氨氧化过程.反应动力学可用Andrews方程描述,NO2半饱和系数和抑制系数分别为1.32,7.11μmol/L.NO2强化厌氧氨氧化过程动力学模型中最大强化系数为43.5,NO2半饱和系数和抑制系数分别为16.9,0.348μmol/L,基础速率系数为0.024.建立了NO2强化完全自营养脱氮动力学模型,并对EGSB反应器中脱氮过程进行了模拟,当DO为0.6mg/L,NO2为3.0μmol/L时,总氮去除率达最大值.根据模拟结果优化反应器运行条件,总氮去除率由26.86%~31.65%提高到58.83%~63.08%,总氮平均去除速率由0.113 kg/(m3·d)提高到0.234kg/(m3·d).  相似文献   
40.
基于硝化过程中合成代谢和能量代谢耦合原理,分析硝化过程中的电子流,建立自养硝化菌细胞生长与氨氮氧化耗氧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间歇实验方法,通过电解质呼吸仪测定硝化过程的累积耗氧量和耗氧速率,使用M ann-Ken-dell趋势检验方法确定实验中硝化菌进入内源呼吸的时刻以及内源呼吸过程中的耗氧速率,估算出氨氮氧化的耗氧量。计算结果表明本实验中硝化菌产率系数为0.2345±0.0115 mg COD/mg NH4+-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