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富马酸废水降解菌的选育及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富马酸废水,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降解富马酸废水的降解菌,通过分离纯化,优选出四株适应能力强、生长旺盛的菌株,分别为FH-1、FH-2、TFH-1、TFH-2。经初步鉴定分别为隐球酵母属、节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试验测定了单株菌和混合菌对富马酸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降解率为74.9%。  相似文献   
102.
湿法烟气脱硫环境下亚硫酸钙强制催化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搅拌槽式反应器,对湿法烟气脱硫环境进行模拟以研究锰催化对亚硫酸钙氧化的影响。实验得出:湿法烟气脱硫环境下,当槽内亚硫酸钙浆液浓度很小时,锰离子催化氧化对SIV浓度是1.5级,对Mn2+浓度是0.5 级;随着亚硫酸钙浆液增加至某一浓度后,氧化反应开始遵循并行反应机理,即氧化反应包括SIV离子的非催化氧化反应和SIV离子的锰离子催化氧化反应,且锰离子的催化氧化反应对Mn2+浓度是0.5级。文中提出的氧化反应速率的试验公式可以用来对湿法烟气脱硫中的氧化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03.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及在MBR系统中的变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陈少华  刘俊新 《环境化学》2005,24(2):153-157
利用凝胶层析方法分析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情况,并考察了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系统中有机污染物分子量的分布以及水溶性腐殖质(AHS)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分子量大于6000的大分子物质和分子量小于1500的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主要是水溶性腐殖质,而小分子物质主要由挥发性有机酸及水溶性腐殖质组成.大分子的AHS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但能被微滤膜截留.大部分小分子的AHS既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又不能被膜截留,是构成MBR处理出水COD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4.
微波催化氧化法处理富马酸废水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在活性炭与Fenton试剂存在下,用微波辐射处理多次铁碳微电解处理后的富马酸废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在100mL水样中,活性炭用量为1.0g、双氧水用量为1.0mL、废水pH为3、微波加热时间为10min、辐射功率为350W的条件下,可以使富马酸废水的COD从300mg/L降至96.6mg/L。  相似文献   
105.
交通是一个地区城镇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明清时期 ,南阳盆地形成了以丹水、湍水、白河、唐河为主干的水路网和以方城路、三鸦路、商洛路、邓州路、桐柏路为主干的陆路网。盆地内星星点点的城镇分布其上 ,或通过水路 ,或依靠陆路 ,或水陆联动 ,以致货物聚集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后来 ,不少城镇则随着交通线路的兴衰而消长。探讨这一变迁过程 ,对于充分开发利用该区域的国土资源 ,进行合理的区域和城镇发展规划 ,促进当时经济建设 ,当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6.
长江中下游河道与岸线演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它们分别是河岸崩塌,泥沙淤积及人类活动等,其中河岸崩塌是河道岸线演变的最主要原因。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势是稳定的,但五个河段有各自演变特点和规律,其中宜昌-枝城段河道与河床比较稳定,岸线顺直,但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对河床的冲刷作用较大;荆江段是长江著名的河曲段,其冲淤变化较大;城陵矶至湖口段为节点和分汊河床组成,一般来说节点较为稳定,而分汊河床不太稳定,湖口至江阴河段岸线一般较为稳定,但弯道河床变化较大;河口段不但受江流作用影响,还受潮流与波浪等共同影响,所以河口河床演变迅速,主要表现为汊道主泓迁移摆动。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给出了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地震时在上海华亭—希尔顿宾馆高层结构台阵记录到的主震记录的常规处理结果,并对地震地面运动和高层结构地震反应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8.
安徽省长江沿江地带,近500年来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尤以16世纪初-17世纪末以及本世纪以来为明显的地震活动活跃期。地震活动多发生在不同方向断裂的交切部位及第四纪构造沉降地段的边缘。根据本地带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和历史地震活动周期的分析,估计今后百多年内本地带还将发生多起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统计分析了历史时期黄河决溢的变化。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其原因和规律。认为在湿润的气候时期黄河决溢频率增高,其原因是本地区高强度的暴雨造成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使黄河中下游大量的泥沙沉积。人类特别是小冰期以来加强了对黄土高原的开发,破坏了原先的植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是小冰期以来黄河决溢次数远远高于其它时期的主要原因。作者还认为在下世纪高温环境到来之际,黄河决溢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10.
起重机发生断绳、塌梁、倾翻等事故,大多是因吊物时横拉斜拽和超载造成的。为了防止这类事故,我们根据GB6067—85标准的规定,研制了压磁式起重机超载保护装置。 这种保护装置(起重量限制器)由两部分组成,即起重量的检测部分(压磁式测力传感器)和二次控制仪表部分。它是通过压磁式测力传感器检测出实际起重量,经二次仪表放大处理后与额定量进行比较。当实际起重量达到额定量的90%时,二次仪表发出间歇的声光预警信号;当实际起重量达到额定量的105%时,二次控制仪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切断起重机提升回路的电源,使吊载物只能下降而不能提升。 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