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石油储罐机械清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储罐机械清淤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喷射清洗机等配套设施将清淤介质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流量下喷射到待清洗的石油储罐罐体内表面,去除罐体内表面的凝结物和淤渣,并对其进行合理处置,以提高储罐的存储效率,确保储罐安全运行。文章主要介绍了机械清淤设备的工作原理、施工流程及机械清淤的优势,并说明了该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2.
巴丹吉林沙漠北部沙样中磷的化学赋存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7步连续浸提法对采集于巴丹吉林沙漠北部沙样中磷的各种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沙样进行了分级形态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在巴丹吉林沙漠北部沙样中总磷(TP)的含量范围为164.28~342.85μg/g,平均含量为275.20μg/g,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磷(IP),平均含量为264.24μg/g,占TP含量的96.02%;而有机磷(Or-P)平均含量为10.96μg/g,平均占TP的3.98%。在所有不同粒径的沙样中,自生钙结合磷(Ca-P)含量最高,平均为217.17μg/g,占TP的78.91%,其次是原生碎屑磷(De-P),平均含量43.36μg/g,占TP的15.76%,二者占TP的绝大部分;其他各形态磷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有机磷(Or-P)、铝结合磷(Al-P)、铁结合态磷(Fe-P)、可交换磷(Ex-P)、闭蓄态磷(Obs-P)。在所取沙漠颗粒物样品中Ca-P、De-P和Ex-P的含量均随沙样粒径的减小而增大;Or-PFe-P的含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Obs-P、Al-P、的含量随粒径的变化无特定规律;总磷(TP)含量随沙样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53.
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河流域9个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用修改后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最大吸附容量PAC、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k.利用所得拟合参数通过公式计算方法得到EPC_0,以此判断沉积物是磷"源"还是磷"汇",分析了沉积物组成及其理化性质与磷吸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EPC_0范围在0.0031~0.109 3 mg/L,,其值也较低,与可解吸的内源磷含量正相关,与地理位置没有表现出相关性.在本研究条件下,在壶口张家湾断面,沉积物对磷表现为"汇";而其他沉积物对磷表现为"源",但释放量和吸附量不大.黄河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PAC的范围为0.073~0.454 mg/L,吸附能力较弱,沉积物的最大吸附容量与沉积物的有机质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C_S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_S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同体浓度的增加,沉积物对P的吸附量逐渐降低,但EPCC_0值却增大,体现了颗粒物在磷循环中的两性作用.  相似文献   
54.
酵母菌处理高浓度色拉油加工废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含油土壤中筛选出适用于色拉油加工废水的酵母菌菌群,并用摇瓶试验研究了该菌群对未经预处理的高浓度含油色拉油加工废水的降解效果.采用酵母菌菌群处理总有机碳( T O C) 含量为ρ T O C= 2 500 mg L- 1 的色拉油加工废水,24 h 内可以去掉85 .2 % 的 T O C.酵母菌菌群在酸性条件下(p H3 左右) 表现出更好的处理效率,反应温度升高时 T O C 去除率有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高浓度含油色拉油废水可以直接用酵母菌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5.
通过蜈蚣草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蜈蚣草对As(Ⅲ)的吸收特性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蜈蚣草在吸收As(Ⅲ)的同时,可以将As(Ⅲ)氧化为As(Ⅴ),然后再进行吸收;当培养液中As(Ⅲ)初始浓度较低(10.00 mg/L)时,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和氧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为0.104 h-1,当初始质量浓...  相似文献   
56.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矿废水主要来源于有色金属矿山,具有水量大、悬浮物浓度高、重金属浓度高、有机浮选药剂浓度高等明显特征。选矿废水若直接排放,对环境的危害相当大。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模拟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苯胺黑药、黄药及乙硫氮等浮选药剂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最佳停留时间为8 h,进水最佳pH为6~7,葡萄糖投加量为0.1 mg/L时,降解效果达到最佳;此外,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微生物承受硫化物的浓度可达到120 mg/L。  相似文献   
57.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作物系统镉的富集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Cd在表层土壤和农作物中的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土地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在重庆市黔江区中部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60件、深层土壤样品7件、85件水稻样品和73件玉米样品(配套采集根系土样),分析了土壤及农作物中Cd的含量、土壤中TFe2O3、Mn、有机质(Corg)、Se等含量和土壤pH.基于地统计...  相似文献   
58.
本文按照“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方案”对全盟不同类型水源进行了检验分析,并采用水持指数法进行了卫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自来水水质尚外外,广大农村,牧区居民饮用水水源;大口井,坑井,砸管井,河水,窖水水持的较差。  相似文献   
59.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奥里乳化油船舶压载污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实验,探讨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CM处理奥里乳化油污水的最佳投入量、沉降时间,并与其它絮凝剂进行了比较实验。实验表明:PCM絮凝剂处理效果明显、成本较低,适用于奥里乳化油船舶压载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60.
交通部于今年三月二日向部属各航运管理部门、船厂、科研、设计、卫生和船检等部门,及有关省交通厅(局)颁布了两项关于船舶噪声的部颁标准。这两项标准是《运输船舶舱室噪声标准》和《运输船舶舱室噪声测量方法》,其标准号分别为JT4517—82和JT4518—82。两项标准将于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标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