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正7月18日上午8点左右,长沙县交警大队星沙中队民警在星沙联络线附近发现一台灰色违停小车,民警上前查看发现司机在驾驶位上睡着了,打开车窗一股酒气扑面而来,经呼气检测,该男子的酒精含量达110毫克,但男子声称自己并未驾驶车辆。果真如此吗?民警敲开窗户询问该男子,男子则对交警一脸不耐烦。男子坚称自己虽然喝了酒,但是并未开车,是他朋友驾车将他送到了这个地方。由于驾驶员拒不配  相似文献   
152.
以建筑废弃物粉煤灰砖为吸附材料,经硫酸和盐酸改性研究了粉煤灰砖块粉末(fly ash brick powder,简称FABP)对水体中磷的净化效果,并探究了酸改性种类、投加量、接触时间、p H对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改性后的FABP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且表面变得粗糙。硫酸改性粉煤灰砖块粉末(sulfuric acid modified fly ash brick powder,简称S-FABP)对水体中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投加量为3.0g时磷去除率达到98.5%,且反应初始的5 min内磷的去除率达92.7%。分析S-FABP去除磷的机理为沉淀反应和吸附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有不同的沉淀反应发生。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S-FABP对水中磷的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为7.69 mg/g。  相似文献   
153.
本文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并对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文中讨论了:1)京津唐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背景含量;2)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类型的关系;3)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水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基于ERDAS软件的生态环境计算机辅助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应用遥感 ERDAS软件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计算机辅助分类 ,较传统的技术手段相比具有省时、省力、周期短和分类结果准确等优势。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实现了基于 ERDAS遥感处理软件的生态环境计算机辅助分类。  相似文献   
155.
此文对斜轧球类件轧辊的孔型设计的计算模型和设计要求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孔型凸棱高度和宽度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它们的适用解析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孔型设计的优化模型.结合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组合型优化算法所做的设计实例表明,模型合理,明显改进了原设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6.
矿山环境特征及基本保护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分析了矿山环境工程的种种特征,剖析了现行的矿山环境保护战略的不足,提出了战略性的基本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7.
158.
采用水力空化技术的新方法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苯酚及二甲苯。实验研究了循环时间、苯酚初始浓度、二甲苯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以及水温、pH值随循环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苯酚、二甲苯的适宜初始浓度分别为28-38mg/L、2.9-3.6mg/L:水力空化技术适宜于处理微污染水;苯酚、二甲苯的降解率随循环时间呈线性关系,具有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随循环时间的延长,废水的pH值可升高1个pH,水温增加18℃后趋于稳定,水温的升高会影响到苯酚、二甲苯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59.
700℃热解温度下制备大豆秸秆生物炭,并利用酸、碱、氨基修饰和铁磁化4种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比较4种改性大豆秸秆生物炭对咪唑乙烟酸的吸附性能及机制,同时考察溶液pH值、温度和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改性大豆秸秆生物炭在提高土壤对咪唑乙烟酸吸附固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为2~4的酸性环境中,改性大豆秸秆生物炭吸附效果更好;相对于其他3种方法,铁磁化改性大豆秸秆生物炭对咪唑乙烟酸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且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其对咪唑乙烟酸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38.785mg/g;添加1%铁磁性改性大豆秸秆生物炭的土壤对咪唑乙烟酸吸附量提高为对照组的2.37倍.  相似文献   
160.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坡面水-沙-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闪闪  吴磊  彭梦玲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0):1728-1735
黄土坡沟水沙及养分流失严重,不仅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对水环境也存在潜在威胁.为探索黄绵土坡面水沙氮磷流失相关关系,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45、60、75、90、105、120 mm/h)、不同坡度(5°、10°、15°、20°、25°)下黄土裸地水沙氮磷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①产流量可用坡度的二次多项式表达,确定系数(R2)达0.83以上,产沙量随雨强变化规律不明显,但随坡度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②各雨强下,25°与5°坡面的ρ(TN)比值范围为1.63~5.42,波动较大,而ρ(TP)随坡度的增加基本呈增加趋势,但整体数值低于ρ(TN).③各雨强下ρ(吸附态氮)随降雨历时的延长呈剧烈起伏变化;大雨强(105和120 mm/h)下ρ(吸附态磷)随降雨历时的延长逐渐减少至稳定值,其他雨强下ρ(吸附态磷)随降雨历时的延长呈现波动增加.各雨强与坡度下,ρ(吸附态氮)与ρ(吸附态磷)分别占ρ(TN)、ρ(TP)的60.66%、96.62%,是黄土裸坡氮磷的主要流失形式.④随水沙流失的氮磷中,TN占主要部分,其流失量是TP流失量的1.43~22.46倍,径流量增加时TN流失量显著增加,而产沙量增加时TP流失量显著增加.研究显示,雨强和坡度变化对水沙氮磷流失影响各异,吸附态氮磷是黄土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可为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