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467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为了解建筑垃圾长期堆放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的影响,选择北京市两个拆迁建筑垃圾堆放场,于2019年夏季、秋季进行降尘连续采样.共收集拆迁原地堆放有效降尘样品11个,异地集中堆放有效降尘样品11个,利用离子色谱法对大气降尘中水溶性离子组分及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离子中质量浓度最高的是Ca2+,其次是K+,NH4+浓度最低;阴离子中质量浓度最高的是SO42-,其次是Cl-,NO3-最低,降尘样品呈碱性.建筑垃圾拆迁原地堆放场地Ca2+、Mg2+、SO42-、Cl-、Na+、NH4+平均浓度高于异地集中堆放场地对应各离子浓度.拆迁原地堆放场地中Ca2+、SO42-、Na+、Cl-受局地风向影响较大,空间分布情况与风向扩散趋势大致相同;异地集中堆放场地各离子浓度高值区域分布较原地堆放远,Ca2+、K+、SO42-、Cl-、Mg2+这5种离子空间分布与次主导风向较为相符.同时,两个场地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与距建筑垃圾堆放地的距离有一定的关系,采样点在距堆放中心200 m范围之内离子平均浓度最大,总体来说,距离堆放中心近的采样点位离子浓度高于距离较远的采样点位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62.
泉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泉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发现泉州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Pb、Zn、Cu、Cr、Cd和Ni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4.49、1628.7、112.4、126.87、2.01和106.45mg·kg-1,同福建省海岸带土壤背景值相比,均处于较高的积累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CdPbNiCuZnCr;不同功能区大气降尘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繁忙区居民区农业区.富集因子法污染评价表明:Cd、Zn的富集较严重,Pb、Ni次之,Cu、Cr在各功能区都没有富集.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3.
基于景观格局的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峡库区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对于掌握其生态脆弱特征和识别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考虑景观格局和区域生态2类影响因素,进行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结果表明:①景观类型中,脆弱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体、林地、旱地、草地和水田. ②景观破碎度与区域生态脆弱性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反映了人类活动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干扰剧烈. ③三峡库区生态脆弱区可划分为——Ⅰ区(0.171 500≤EVI<0.191 225),Ⅱ区(0.191 225≤EVI<0.210 950),Ⅲ区(0.210 950≤EVI<0.230 675),Ⅳ区(0.230 675≤EVI≤0.250 400). 其中,Ⅲ区和Ⅳ区生态脆弱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水域及其岸边带、高海拔区域和岩溶地貌区域. 特殊的地形地貌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重要因素,而人类行为干扰是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决定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4.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愈来愈受重视,查明污染源是有效治理污染的前提。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铅、锶等同位素、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研究中的应用,针对以往研究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中的重点:采用Pb、Sr、Zn等同位素示踪法,结合多元统计及其它元素地球化学信息追踪重金属污染源和评价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65.
厦门某旱地土壤垂直剖面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ICP-MS和TIMS分析测定厦门市农业区某旱地土壤垂直剖面中8种重金属元素(V、Cr、Co、Ni、Cu、Zn、Sr和Pb)含量及铅锶同位素组成,重点分析土壤剖面金属的纵向分层和淋失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除Sr外,其余重金属在大部分剖面深度中均未超过背景值,表明受外来源的影响较小. Sr在整个剖面的迁移系数均大于0,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 Zn和Co在近地表处富集; Cr、Ni和Cu在整个剖面中以亏损为主; V和Pb受外来活动的干扰小.淋洗迁移特征分析表明,Sr和Pb淋洗下移较活跃,其下移深度较大,但Pb下移深度低于Sr下移深度.因子分析表明,重金属主要为自然因子的输入,其次为农业活动和交通运输等复杂人为活动的输入.富集因子分析表明,Sr受外源不同程度影响.铅锶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垂直剖面土壤中Pb主要来源于母质层,而Sr除来源于母质层外,还受到复杂人为源的影响,并已有向底层(30~70 cm)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6.
介绍了氨法脱硫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以及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作原理和工程应用难点;分析了热电厂煤粉锅炉烟气脱硫的工艺路线特点及新型氨法脱硫工艺应用后取得了的显著效果;提出了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7.
为计算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概率,提高风险评估的量化水平,对点火概率的取值进行研究。从模型计算和直接取参考值2个方面探讨点火概率的取值问题,提出不同情形下的取值建议,并结合案例应用对点火概率2种取值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点火概率模型计算不确定性较大且适用性有限,而直接取值的参考值均由一系列事件统计而得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际取值更倾向于根据经验数据或已有的数据进行取值,但取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如安全条件等)进行适当的修正,以便取值更科学。  相似文献   
168.
用玻璃纤维滤筒等速采集人造革及其他塑料行业有组织排放的废气样品,采用重量法测定颗粒物浓度,从而间接确定增塑剂浓度.选择烘干温度为65℃,烘干时间为1h,并用液相色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当采样体积为500 L时,方法检出限为1.6 mg/m3,测定下限为4 mg/m3.  相似文献   
169.
工业革命以后,欧洲流域的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欧洲各国以流域为单位,共同商讨对策,联合开展治理工作,使流域水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目前,欧洲对流域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成熟的模式.针对中国水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状况,总结了莱茵河流域管理模式和多瑙河流域预警系统的发展经验,对构建中国流域范围内环境预警系统提出了相关思...  相似文献   
170.
为研究水稻田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及生态风险,采集了福建省东南部地区3个水稻田垂直剖面土壤及周边潜在源样品,分析测定垂直剖面土壤和潜在源中稀土元素含量及锶钕同位素组成.在垂直剖面土壤和潜在源稀土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定性分析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来源的基础上,利用锶钕同位素结合MixSIAR模型定量计算各潜在源对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具体贡献,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与MixSIAR模型计算贡献率结果相结合,得出潜在源对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结果表明,P1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层,稀土元素达到中等生态风险水平;P2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受化肥影响较大,浅层土壤中稀土元素生态风险大于深层土壤;P3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稀土元素生态风险较小.垂直剖面土壤中稀土元素生态风险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同时自然来源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