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如何确定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对湿地生态系统操纵及生态修复效果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湿地为对象,研究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年度季节变化及空间格局。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0种,四季都存在的优势种有光滑狭口螺、拟沼螺、堇拟沼螺和中国绿螂。春季以中国绿螂为主要物种,优势度大于0.4;夏季以拟沼螺和堇拟沼螺为主,优势度分别大于0.1和0.2;秋冬季优势种数目比春夏季高,均为13种,但优势种值较春夏季为低,且均匀。多样性、丰富度指数(p0.01)及均一性指数(p0.05)在空间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到达2.53。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442-2008),南汇东滩湿地生境质量从极差、差改善成等级一般,生境质量提高明显。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的排序分析表明,春夏秋三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植被指数及高程相关,其次是有机碳、含水率、导电率和硝氮,而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受含水率、导电率和硝氮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间接竞争法免疫学原理,以自制的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与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的偶联物OA-OVA包覆微球为载体,同时自制生物化抗OA单克隆抗体,利用液态芯片(Luminex Xmap 200TM)系统建立OA液态芯片定量检测方法;同时测定了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对贝类模拟样本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液态芯片法对O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2~63μg/L,最低检测值为0.129μg/L,均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除与DTX-1的交叉反应率为54.2%外,与其他几种用于检测的贝类毒素没有任何交叉现象;在加标浓度为6.25~400μg/L时,回收率为84.96%~90.35%,变异系数为3.20%~6.59%。因此,该方法可满足海产品中贝类样品OA限量标准检测。  相似文献   
13.
黄海大规模的绿潮生态灾害已连续多年持续暴发,对海域的生态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也进一步影响到人类健康。浒苔(Ulva prolifera)沉降是绿潮藻暴发周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大量无机物、有机物等破坏生态系统的健康。系统总结了黄海绿潮藻的主要去向,重点关注了浒苔的主要沉降范围,梳理了浒苔分解过程中代谢产物释放与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影响浒苔沉降的主要因素,为未来的绿潮研究及灾害防控工作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对浙江近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33年到2004年间的统计资料,以10 a为周期分析了浙江沿岸赤潮的发展变化历程,并进一步以1997~2004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研究了的浙江近海赤潮的发生频率和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相关因子对赤潮发生频率影响的关联序为:海水养殖产量(0.03)>海水养殖面积(0.99)>工业废水(0.89)>生活污水(0.88)>生活COD(0.79)>总悬浮颗粒物(0.75)>工业COD(0.72)>降雨量(0.71)>粉尘(0.69)>烟尘(0.68).可见,赤潮发生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其中海洋养殖自身污染是赤潮发生频率的主要诱因,陆源污染和大气湿沉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测定江苏沿海浒苔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对浒苔食用安全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为浒苔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行途径。实验采用无火焰石墨炉法和原子荧光法对江苏沿海地区浒苔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潜在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浒苔中5种重金属均有检出,Cu、Cd、Cr、Pb和A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01~10.85)×10-6、(0.61~1.77)×10-6、(3.97~9.39)×10-6、(1.34~4.74)×10-6和(0.78~1.66)×10-6(干重)。与相关报道相比,浒苔中Cu含量较低,Cd含量较高。Pb的含量超出国标22%~322%之间,As仅有一个点超出标准10.6%。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浒苔中的重金属可能与沿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密切相关。浒苔安全与食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多种重金属带来的健康风险皆低于5.0×10-5/a,近海捕捞的浒苔食用安全性较高。因此,目前江苏沿海重金属污染不会对市民食用浒苔带来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型海藻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作为可降解性生物吸附材料,对有害重金属镉离子和铅离子的吸附作用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电位差滴定法,得到海带的酸性基数量为1.25mmol.g-1,其解离常数为0.18 mmol.l-1.对平衡吸附量与pH的关系进行了模型模拟.海带对于金属离子的吸附为Bidentate型,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5.72×103L.mol-1,6.28×104L.mol-1.同时,采用拟二次速度模型对镉离子和铅离子的吸附速度进行了模拟,得到的吸附速度常数分别为0.010 min-1,0.014min-1.结论,海带对二价镉、铝离子的吸附量大于很多其它藻类吸附剂,对它的研究可为重金属化湖泊水质的改善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增蓝剂溶水后降低水下光照度,减弱入射光中370~440nm和530~680nm波段透射光.分析增蓝剂在0.1,1,5mg/L浓度及0.4,0.7,1m水深条件下,对自然水体原生藻类生长抑制效果,并测定其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在增蓝剂作用下水下光照度衰减明显,衰减系数(k)从0.25m-1增至0.7m-1.水深为0.4,0.7m时,增蓝剂抑藻效果显著(P<0.05),0.1,1,5mg/L浓度对藻类抑制率在第6d后迅速上升,在15d后稳定在65%以上,增蓝剂在0.4m水深抑藻效果较好.当水深至1m时,21d抑藻效果较差.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增蓝剂对斑马鱼96hLC50为442.8 mg/L.  相似文献   
18.
浒苔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克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浒苔鲜组织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效应;一次性添加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半连续添加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具有显著的克生作用;浒苔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证明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物质很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浒苔组织内,向环境中分泌的克生物质较少,因而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克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关键。同时,克生作用存在着明显的浓度效应,当抑制物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才表现明显的克生作用,在阈值之上浓度越高克生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绿潮暴发已持续10余年,对生态环境、旅游业等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于2018年10月在舟山市枸杞岛附近海域采集石莼附生动物,并使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其开展物种鉴定,旨在给绿潮暴发的生态防治提供数据参考。鉴定结果显示:附生动物主要分为麦秆虫亚目以及钩虾亚目,部分样品无法鉴定出具体种类,存在出现新种的可能性。优势种包括Caprella scauroides和Ampithoe lacertosa等,其中Ampithoe lacertosa在中国近海为首次记录。在上述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各季节钩虾亚目不同物种对于藻类的取食偏好性,阐明了端足类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防控绿潮暴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缘管浒苔(Ulva linza)新鲜组织、干粉末、培养水过滤液和抽提液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生长的克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利玛原甲藻均有强烈的克生作用。利玛原甲藻以半连续培养法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中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以一次性培养法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中的生长未受到明显抑制;而煮沸的培养水过滤液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这表明,克生效应的产生需要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且克生物质在高温中易被分解。抽提液的克生作用表现为:甲醇抽提液大于水溶性抽提液大于氯仿抽提液,这表明缘管浒苔组织内的生长抑制活性物质具有相对较高的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