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345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缫丝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蛋白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采用酸水解、超声波水解、微波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了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水解效果.结果表明,酸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水解时间2.Oh、固液比(体积比,下同)5∶1、硫酸质量分数50%、水解温度100℃,超声波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水解时间0.5h、...  相似文献   
52.
以累托石、丙烯酸及腐殖酸为原料制备出能同时吸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吸附剂聚丙烯酸/腐殖酸/累托石,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法优化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建立了预测吸附剂对Cd2+、菲吸附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对回归模型进行了方差分析,并确定了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模拟Cd2+、菲的吸附量与影响因子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量和交联剂量之间的关系。各因子对Cd2+吸附量的影响次序为:交联剂量>引发剂量>丙烯酸中和度;对菲吸附量的影响次序为引发剂量>交联剂量>丙烯酸中和度。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累托石、丙烯酸和腐殖酸三者的质量比为65∶30∶5,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量和交联剂量分别为75.16%、2.57%和0.44%。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吸附剂对Cd2+和菲的吸附量分别为170.19 mg/g和7.36 mg/g。  相似文献   
53.
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改进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分析反应器运行特性。在容积负荷为10.39 kg COD/(m3.d),COD去除率达90.2%,VFA在300 mg/L以下,平均产气率为0.328 m3/kg COD,取得最佳的运行效果,为高浓度酒精废水的处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综合光催化氧化苯的动力学过程、光辐射场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采用平板型反应器建立了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壳聚糖(CNTs/TiO2/CS)催化薄膜光催化氧化气相苯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光强、相对湿度、初始浓度与气体流速对气相苯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5.
环境标准样品是监测过程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中国受天然基体标准样品制备技术的制约,尚未拥有自己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标准样品。为制备符合中国重点流域沉积物类型及多环芳烃浓度水平的沉积物标准样品,对中国6个重点流域的沉积物进行了采样,获得了制备多环芳烃标准样品的原料。分析常温及冷冻2种干燥方式对多环芳烃的影响,为制备大批量多环芳烃标准样品提供数据支持。对11个点位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16种优控多环芳烃化合物浓度,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样品中多环芳烃检出率在99%以上,江河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浓度区间为664~2.91×103μg/kg,湖泊样品最高值达到1.25×105μg/kg,其主要污染源是化学燃料的燃烧。为中国制备水系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标准样品积累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6.
吡啶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以气相色谱法、大口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 ,NPD检测环境样品中吡啶 ,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峰形好 ,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线性范围 ,检测限可达 0 0 0 4mg/L ,完全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分析和水质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建立了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以水中苯系物、卤代烃和氯代苯等VOCs为研究对象,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3台便携式HS-GC-MS模拟现场应急监测环境开展检测活动,研究测定结果的再现性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13%;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测定结果的回收率为80%~120%。综合来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基本满意,能够满足应急监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8.
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国内外尾水湿地对常规污染物和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重点讨论了湿地基质和植物对尾水湿地运行效果的影响。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与湿地基质和湿地植物相关的文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尾水湿地不仅对COD等常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也可有效去除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受尾水可利用碳源及溶解氧限制,总氮去除效果受限;尾水湿地运行效能受基质类型、基质组合方式、植物种类及温度等因素影响;现有研究由机理及效果逐渐转向深度处理及植物碳源,强化基质脱氮效果和植物资源化将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9.
涡河流域中部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涡河流域中部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但普遍面临着污染及水质异常等问题.本文在调查采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 三线图、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对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下水总体为弱碱性水,不同深度地下水中的优势阴、阳离子均为HCO3-和Na+.浅层...  相似文献   
60.
利用一套安全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电火花、加热和可见光照射作用下HN3的稳定性,结果表明HN3对电火花非常敏感,而对可见光很稳定,并且至少对小于530K的热作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