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0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6篇 |
废物处理 | 17篇 |
环保管理 | 37篇 |
综合类 | 205篇 |
基础理论 | 28篇 |
污染及防治 | 25篇 |
评价与监测 | 21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3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影响——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子长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重要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县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一步耦合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并设置四种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情景,预测子长县2037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1)子长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17年间共有31627.98 hm2耕地退耕为林地和草地,境内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53.26%增长至2017年的64.2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子长县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碳储量由2000年的39.19×106 t增长至2017年42.34×106 t,增加量集中在工程实施主要阶段(2000—2008年);(3)未来子长县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会获得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预计到2037年子长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A、B、C、D四种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3.78×106 t、44.10×106 t、44.32×106 t和44.54×106 t,并将由此获得碳汇经济价值净收益分别为1627.88万美元、1979.89万美元、2231.39万美元和2471.67万美元。耦合InVEST-FLUS模型,不但能利用InVEST模型简单快速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做出测算。 相似文献
132.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土壤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各种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要的影响。免耕和秸秆覆盖作为两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不明确,结果存在分歧。通过对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农田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保护性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免耕减少土壤干扰,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利于难分解碳的形成,减少土壤CO2排放;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有利于CH4氧化,增强甲烷氧化菌活性,降低CH4排放;免耕对N2O排放的影响与气候类型和土壤性质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免耕增加通气条件差的土壤的N2O排放,对通气好的土壤影响不大。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土壤性质结论不一致。秸秆覆盖增加土壤CO2排放,并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覆盖对CH4排放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覆盖方式和覆盖秸秆性质有密切联系;大部分研究认为秸秆覆盖增加N2O排放,但也有研究认为秸秆覆盖对N2O排放无影响或降低N2O排放量,秸秆覆盖对N2O排放机理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综述发现随着保护性农业措施的推广,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其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率、土壤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而保护性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三种温室气体的综合影响研究并不多见。因此,需结合不同土地类型,开展不同气候类型下免耕和秸秆覆盖对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综合研究,预测增温潜势,为不同气候带保护性农业措施下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制定合理的耕作和秸秆覆盖措施提供理论支持。运用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明确秸秆覆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结合不同研究区? 相似文献
133.
为探讨嗜铁细菌对农药辛硫磷的降解及其土壤修复的潜能,采用改良定向培育法,对嗜铁细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15进行驯化,摸索其降解条件,并测定其土壤修复能力.结果显示,菌株Bs-15对辛硫磷有较高的耐受性,在辛硫磷浓度达到800 mg L-1时仍可生长;可以以辛硫磷为唯一碳源生长,适合其降解的最佳外加营养物质为酵母粉,无机盐为MgCl2.最适辛硫磷降解浓度为≤100 mg L-1,浓度继续升高时降解效能明显降低;最适降解温度为35℃;对pH值有较广的适应范围,在pH 5-9时降解率较高;最适降解时间为24 h,振荡速率为150 r min-1,接种量为8%;土壤修复试验表明,此菌株在第20天时对土壤中辛硫磷的降解率接近50%.本研究结果说明枯草芽胞杆Bs-15对辛硫磷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对辛硫磷污染的土壤具有良好的修复潜能. 相似文献
134.
电子捕获检测器或氮磷检测器检测、530μm毛细管柱分离和直接进水样法,是检测环境样品及水和工业排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新进展,用双柱检测器可代替GC/MS系统进行有机污染物的确切定性。 相似文献
135.
水和空气中丙酮氰醇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丙酮氰醇为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是生产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及农用杀虫剂的主要原料。它为剧毒有机物,在高温(120℃)及碱性条件下可释放出氰化氢。因此,一些国家把它列为重点污染物。美国EPA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的允许浓度为0.001mg/L,生产车间空气中的浓度为1.0mg/L;原苏联规定生产车间的卫生标准为0.9mg/m~3。 相似文献
136.
一天,电工甲、乙二人准备在停电的配电柜上钻孔。甲进入配电柜,乙插上手电钻插销,合上电闸,把电钻递给甲。甲左手抓柜沿,右手接钻。突然,一声惨叫,电钻落地,甲脸色苍白……。 为了把事故弄个水落石出,我们用试电笔测试落地电钻的外壳,只见氖灯通红。 拔掉插销,摇测电钻,绝缘良好。检查三眼插头接线,相线、工作零线、电钻外壳保护接零线均接线正确,接触正常。这个插座经常接电钻使用,从未发生类似事故。 继续检查,发现问题还在插座中。原来这个插座是由两个熔断器保护,其中一个熔断器的压接熔丝处,因长期压接不牢,过热打火严重,实际上已断开… 相似文献
137.
用Ultra-2,320μm柱分离2,4-滴,2,4-二氯酚肽2,4,6-三氯酚,保证了检测结果有足够的精确度,用直接进水样技术而不必处理水样,使检测结果趋精确。 相似文献
138.
13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原有土地使用性质发生改变,其中工业遗留场地的污染物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但由于修复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水文地质的复杂性,修复后场地仍然可能存在不利于安全利用的物质残留或异味等风险隐患。为了进一步完善污染地块修复后再利用评价方法,对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进行识别,现选取了一块经原位化学氧化和原位热脱附修复后的煤制气遗留场地,从感官可接受度、工程安全性和环境质量3个方面系统全面地评估场地修复后再开发安全利用的适宜性。评估结果表明,在感官可接受度方面,硫化氢的质量浓度是其嗅阈值的1.6~4.8倍,氨、甲苯和三氯甲烷质量浓度均低于其嗅阈值,臭气浓度低于检出限,感官可接受程度高;在工程安全性方面,地块经原位热脱附和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后,基本土性参数、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是原位化学氧化区MH2点位浅层土壤硫酸盐残留浓度达到中腐蚀等级;在环境质量方面,修复后场地土壤中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低于相应评价标准限值。在场地后期开发建设中,应进一步对土壤中硫化氢气体和土壤硫酸盐腐蚀性进行监测,确保地块安全开发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污染地块修复后的再利用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0.
基于AnnAGNPS模型的灞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灞河流域下属子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AnnAGNPS模型对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非点源污染严重的灞河中游子流域为例,提出不同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结果表明:AnnAGNPS模型对径流模拟效果总体良好,率定期模拟相对误差(Re)基本在-10%~0,模拟效率系数(Ens)为0.65,相关系数(R~2)为0.81,验证期模拟Re基本在-50%~0,Ens为0.68,R~2为0.71。利用5次降雨事件数据考察AnnAGNPS模型对TN、TP污染负荷的拟合精度,AnnAGNPS模型对4次降雨的TN污染负荷模拟Re控制在-13%~5%,3次TP污染负荷模拟Re维持在-12%~40%;在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案中,耕地变换成林地对TN、TP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非常显著,假设灞河中游小流域耕地变为林地的转变率分别为30%、50%、100%时,TN污染负荷削减28.20%、43.01%、78.23%,TP污染负荷分别削减33.55%、53.94%、66.8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