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31.
本文是对华东、华南和西南若干开展环境保护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省份进行调研后的报告。总体上,各地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改革工作各有特色,都有当地比较突出的某项制度改革,但没有一个地方把所有制度改革都推进得很好很快。进展有快有慢,力度有大有小,成效有喜有忧。各地对环境保护部相关重点改革方案总体支持、部分存疑,在实施上有所创新,期待指导。总体建议:一是考虑在试点省份开展综合性环保制度改革;二是抓住"牛鼻子"制度加快改革;三是为环保制度改革争取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四是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改革空间;五是国家层面进一步推进相关制度顶层设计工作;六是中央和地方在推进制度改革试点中有所侧重;七是改革要充分吸纳公众意见;八是改革要注意提升基层能力。  相似文献   
32.
中国“十四五”绿色消费衡量指标体系构建与战略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四五”期间,消费领域的绿色转型对推动经济社会整体绿色转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绿色消费衡量指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了反映消费产品、消费行为、消费结果绿色,同时又涵盖衣、食、住、用、行等当前消费重点领域的绿色消费衡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消费的现实状况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十四五”中国推动绿色消费的战略展望,为“十四五”时期中国推进绿色消费工作提供宏观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3.
环境与贸易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我国现行的贸易体系不仅使贸易不可持续.而且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要实现优化贸易增长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双赢”目标,需要构筑绿色贸易体系。绿色贸易体系是指通过一定的环境管理政策手段来绿化或优化贸易结构、调控贸易总量、提高贸易的环境效率。最终能够减少并扭转我国贸易的资源环境逆差和促进绿色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绿色贸易体系的政策框架包括:从具体政策措施看.包括加征产品出口的资源环境关税、制定基于环保目的的市场准入与准出制度,设计投资的资源环境导向等环保“阀门”和手段;从政策的作用点看.包括从产品、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着手;从政策的管理看,依据环境影响的程度。对产品、企业和行业分别进行鼓励、许可、限制和禁止贸易的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34.
"十二五"以来,我国对水污染防治运用经济政策手段进行了积极探索。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都对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手段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亟需在未来《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经济政策手段的规定,给予相关手段明确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在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建议着眼于"十三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水环境质量改善以及水污染防治形势和突出问题,以推动构建和实施系统、协调和高效的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体系为目标,结合党和国家相关文件、法律、行动计划的最新要求,借鉴国际上通过立法保障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手段制定和实施的经验,重点从投融资政策、税费和价格政策、排污交易政策等三个方面对现行《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具体建议包括:一是完善关于财政投入和融资渠道的相关规定,要求加大水污染防治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鼓励水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方式和PPP模式以及建立流域上下游(跨界)生态补偿机制等;二是完善对于环境税(费)和其他价格机制的相关规定,增加关于环境保护税的说明等;三是增加逐步推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条款等。  相似文献   
35.
中国绿色转型测度与绿色消费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绿色转型指标和指数体系,测度了中国2004—2018年绿色转型进展。从计算结果看,2004—2008年,绿色转型指数逐年大幅提高;2009—2015年,绿色转型指数上升趋势减缓;2016年以来,绿色转型指数出现略微下降,其中,生产领域绿色转型指数的增大对整体绿色转型程度的提高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但生产领域绿色转型增速开始放缓,消费领域绿色转型指数下滑趋势明显。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绿色转型,针对消费领域亟待构建形成绿色消费政策体系,强化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机制,使得绿色消费成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新抓手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3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与政策框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我国着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期,有两大问题需要首先解决好:一是恰当界定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决定着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的内容和方向,外延决定着相关工作的边界;二是构建一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国家战略和政策框架,以发挥路线图作用,指导相关工作的进程.较科学规范并符合政策生要求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可以表述为:生态补偿机制是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相似文献   
37.
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有其内在的深刻规律,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特征和基本要求,包括自身的系统性、发展的整体性、演进的阶段性、认知的多样性、建设的具体性等。综合判断,当前及未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两大主要矛盾,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渐进式路径和科学的综合决策,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维度与领域寻求政策路径创。建议,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综合决策机制;完善和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法治管理制度,对法治管理制度进行"生态化"调整与改造;改革和建立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38.
系统易懂地阐释生态文明概念,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清晰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的生态文明,以及在全球视野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中国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过去传统的哲学思想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具体的、可理解的、可操作的国家治理概念和术语。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构成,是中国国家治国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国家环境与发展转型的整体性战略,其路径是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其关键手段和工具是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其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9.
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潜在环境问题,以及中国解决外商直接投资中环境问题的政策缺口,建议环保部门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从环境保护和环境形势需要的角度来考虑对外商直接投资中环境问题的解决,促进外资朝有利于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方向流动,减少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最终促进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40.
研究减税降费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宏观形势影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基于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1)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低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税率有利于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是最值得鼓励的双赢措施,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不考虑行业乃至产品差异性而统一降低税率的做法对污染物产生量的总体影响具有不确定性;(2)税率变动对污染物产生量的负面影响较小,总体看来,总税率、增值税(营业税)税率、所得税税率的变动对大气和水污染物产生量变动的贡献度均小于能源消费量和经济活动水平的贡献度;(3)根据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增值税(营业税)税率对不同行业的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负面影响;(4)降低税率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污染物产生量也会增加,需要配合更有效的减排措施,研究制定能落实到企业和产品层次的差异化税率调节机制,才能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