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半封闭溶样冷原子荧光测定鱼体中总汞分析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鱼体中总汞的方法,将半封闭混酸消化法与冷原子荧光法并用,对鱼体肌肉组织在95~140 ℃下进行消化并测定其总汞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精确度高,便于操作;对鱼汞含量标准样品(TORT 2,DORM 2)的实测结果与推荐值间误差小于1.13%,是快速、准确地测定鱼体中总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2.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添加硫代硫酸铵对黄平大黄油菜(Brassica juncea var.HPDH)富集土壤汞(总汞含量13.7mg·kg-1)及土壤汞形态转化影响。试验设置2个处理,对照小区(无硫代硫酸铵)和处理小区(每公斤土壤加入8 g硫代硫酸铵),硫代硫酸铵溶液在植物收获前7 d添加到土壤。试验结束后,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铵处理小区植物生物量(干重)要略高于对照区。硫代硫酸铵处理小区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分汞含量分别是对照区的600和250倍。利用连续化学浸提法分析了修复前后土壤汞形态变化特征,发现硫代硫酸铵辅助植物修复后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结合态汞含量,大幅度提高残渣态汞含量,溶解态与可交换态汞含量略有增加,特殊吸附态和铁锰氧化态汞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3.
环境样品中甲基汞的分析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基汞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可以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威胁,故对甲基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环境样品中甲基汞的含量通常很低,一般为10-9级,甚至到10-12级,非常难于测定。文中详细论述和比较了各种常见环境样品中的预处理和分析方法,如沉积物、土壤、生物样、水样、大气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4.
Hg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汞(Hg)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显著。Hg具有七种稳定同位素。以往研究不但报道了Hg同位素质量分馏,也报道了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使Hg成为目前唯一在自然界中具有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重金属元素。本文阐述了Hg同位素的研究背景,总结了Hg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引起Hg同位素分馏的生物化学过程,介绍了地球各圈层样品中Hg同位素组成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而最新发现的大气降雨中异常的、呈季节性变化的偶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Δ200 Hg),更开辟了Hg同位素研究的新领域。不同于奇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偶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还未经任何实验验证,其分馏机理也完全不清楚,亟待深入研究。Hg可能的"三维"同位素体系(质量分馏、奇数以及偶数Hg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希望为进一步认识Hg环境过程、生物累积、大尺度迁移以及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5.
乌江流域东风水库沉积物中汞及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东风水库水库沉积物中汞及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于春、夏两季对东风水库进行了采样,分别采用王水水浴消解-冷原子荧光法和萃取-乙基化结合GC-CVAFS法测定沉积物总汞和甲基汞的浓度。结果表明,春、夏两季东风水库沉积物的总汞剖面分布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水库沉积物甲基汞浓度表现为夏季略高于春季,中、下游略高于上游,但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并未像其他的水库一样在沉积物剖面中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56.
土壤挥发性汞释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冯新斌  陈业材  朱卫国 《环境科学》1996,17(2):20-22,25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野外现场测量土军发性汞释放通量的实验装置,于1993-08至1993-10在贵州省三类地区(高汞区、人为汞污染区和背景参考区)的5个采样点进行土军发性汞释放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军发性汞释放通量具有白天高于夜间的昼夜变化规律,土挥发性汞释放通量与土壤总汞含量、在气气温相关。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土法炼汞过程中汞蒸汽暴露对炼汞工人健康的影响,测定了贵州省务川土法炼汞区和对照区(贵州省长顺县)人群的尿汞、尿常规参数(pH、葡萄糖、尿胆红素原、潜血、尿蛋白)、尿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对两地区人群进行了详细的健康检查.测定结果显示,土法炼汞区人群尿汞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779μg·g-1 Cr 和208.5μg·g-1 Cr,远远高于对照区人群的尿汞1.24μg·g-1 Cr和尿β2微球蛋白75.4μg·g-1 Cr.分析表明,务川地区土法炼汞人群遭受了较严重的汞蒸汽暴露,部分暴露人群已经表现出轻度慢性汞中毒的症状,其肾脏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58.
贵州省务川汞矿区汞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贵州省务川汞矿区的大气、地表水和土壤中汞污染的调查表明,务川汞矿区大气汞浓度为7-40000 ng·m-3,超出正常大气汞浓度1-4个数量级.地表水总汞为43-2100 ng·l-1,远高于对照区(15-29 ng·l-1);活性汞、溶解态汞和颗粒态汞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区,颗粒态汞是地表水汞迁移的主要方式.土壤总汞含量为1.3-360 mg·kg-1,远高于对照区土壤总汞含量(O.22-0.39 mg·kg-1),土壤剖面汞含量的垂向递减反映了大气汞的沉降是土壤汞的重要来源之一;同一地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一般为稻田总汞含量高于菜地和玉米地;土壤pH值和有机质影响着土壤中汞的迁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59.
封闭式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向大气释放汞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动测汞仪和动力学通量箱技术,对武汉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闭的扩建部分向大气释放汞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封闭式垃圾填埋场释放汞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地表,而排气筒的释放很小.观测期间地表汞的释放强度平均为(192.5±245.3)ng·(m2·h)-1,比世界背景区域高出1~2个数量级.释放过程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高于夜间,并在午间达到峰值.光照强度与汞释放通量间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77,说明Hg(Ⅱ)的光致还原作用是挥发态Hg0生成的主要途径.垃圾填埋场排气筒释放的气体中Hg0的平均浓度为7.0~68.9 ng.m-3,远低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并且流速也很小.  相似文献   
60.
贵阳市2种不同类型草地的汞释放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态通量箱法对贵阳市人工草坪和天然草地的汞释放通量进行了野外实测. 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的草地是大气中汞的来源,并未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平均汞释放通量为(7.8±15.7)~(41.5±15.2) ng/(m2·h),且天然草地的汞释放通量明显高于人工草坪. 草地的汞释放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汞释放通量显著高于夜间,最大值通常出现在午后,最小值则出现在夜间. 草地的汞释放通量与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线性关系. 大气中气态总汞的质量浓度是影响草地汞释放通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大气中气态总汞质量浓度的升高能够抑制草叶片向大气中释放汞,而高质量浓度的气态总汞可导致大气中的汞向草叶片的强烈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