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细颗粒物污染是当前重要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环境细颗粒物暴露会增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患病风险.正确认识人体内颗粒态污染物的真实赋存及来源是科学评估其健康风险的关键,是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颗粒物污染防控的迫切需求.然而,人体内生物基质极其复杂,且自身的生物矿化作用可生成生物源性的颗粒物,这为人体内高动态的颗粒态物质的溯源带来了严峻的方法学挑战.本文综述了当前人体内颗粒态物质溯源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基于多重化学指纹分析的系统溯源方法,为未来更精准快捷的体内颗粒态污染物的溯源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2.
如何构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及环境资源损害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结论作为环境污染事件损害的量化结果,已经成为处理环境问题以及司法解决涉及环境案件的技术依据或定案根据.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尚未适用统一的评估鉴定技术方法、技术标准与程序等,而作为证据的评估结论在诉讼过程中又面临质证与认定问题,有时还要接受权威专家的质疑.如何保障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信性已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将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纳入国家司法鉴定体系,实行统一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并建立专业性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53.
通风空调系统风管中的聚集物可能引发火灾,或成为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传播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民用建筑(包括酒店厨房、餐厅、地下车库、办公楼)和厂房(包括卷烟厂、化纤厂)中选取了不同用途的通风空调系统,对其中的聚集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工业分析,以确定其燃烧特性,预测风管中聚集物对火灾发生、传播的影响,为建立安全合理的通风空调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
陈垃圾反应床+芦苇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陈垃圾反应床与芦苇人工湿地串联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并探讨了湿地中芦苇生长和对渗滤液中总氮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 在进水负荷为0.1 m3/(m2·d)的条件下,经过3个月的运行,陈垃圾反应床与芦苇人工湿地对陈年渗滤液中COD、氨氮、总氮及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0.3%、95.0%、79.3%和99.8%。通过对人工湿地中芦苇的分析表明,芦苇在6—8月份生长迅速,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其氮含量增加较快,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底,植株总含氮量可以达到28.5 g/m2。此时收割芦苇可从湿地中最大限度除氮。如能增加芦苇种植密度,陈垃圾床与芦苇湿地串联处理渗滤液污染物以及深度去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鄱阳湖主要入湖口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1年5月在鄱阳湖的主要入湖口采集了水样和表层沉积物,测定并分析了其中Cu、Zn、Pb、Cd 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同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生态毒性效应等评价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鄱阳湖主要入湖口水体重金属Cu、Zn、Pb、Cd含量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除修河的Pb和信江、饶河入湖口的Cd含量属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外,其它所有样地的4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限值。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鄱阳湖相应背景值且呈积累富集的趋势,其中信江入湖口、饶河入湖口以及三江口已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均为中等,而污染最轻的区域为南主湖区。揭示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u>Zn>Pb>Cd;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Cd>Cu>Pb>Zn。进一步的生态毒性效应评价结果表明,虽然鄱阳湖主要入湖口沉积物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但对多数底栖生物未产生明显毒害  相似文献   
56.
生物洗涤法处理含苯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远啸  郭斌  刘倩  王天雨 《化工环保》2019,39(6):646-652
以活性污泥为洗涤剂,采用生物洗涤法处理含苯废气。考察了气相苯去除率的影响因素,比较了清水洗涤和生物洗涤的处理效果。经培养驯化得到有降解苯能力的活性污泥,比降解速率(u)为6.27 h~(-1),半速率常数(k_c)为276.37 mg/L。当液相苯质量浓度小于k_c时,该生化反应为一级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u=0.046ρ。生物洗涤塔在进气苯质量浓度200~500 mg/m~3(容积负荷11.89~29.72 g/(m~3·h))、停留时间60~70 s、洗涤液pH 6.8、气体流量0.14 m~3/h(气液比7:1)时,气相苯去除率最高为94.15%,去除负荷为27.99 g/(m~3·h),液相苯质量浓度稳定在24.32 mg/L左右。  相似文献   
57.
过去二十年来,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新型呼吸道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严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均对公共卫生防控形成巨大挑战.尤其是正在发生的COVID-19疫情,更是遍及全球,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几种典型高致病性人冠状病毒在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主要传播方式,为进一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和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尽管现在仍有新的认识不断出现,探讨SARS-CoV-2冠状病毒环境行为及传播方式,可为疫情控制和冠状病毒污染医疗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由于病原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造成的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时有发生,其中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如2019年末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传染性疾病COVID-19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病毒感染检测方法是应对这种突发性传染疾病并有效开展疫病防控工作的先决条件.本文针对包括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鼻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毒,综述了其病原学特征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有效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未来还需加强各种环境介质(如空气颗粒物)中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以满足病毒传播途径、生存周期等方面探索的需求.  相似文献   
59.
对2015—2016年盐城市城区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站点的O_3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盐城市O_3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体物、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站点O_3污染水平较为接近,2016年各站点O_3-8h第90百分位数超标天数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43.5%,50.0%,8.7%和43.6%;全年O_3逐月值大致呈双峰分布,高ρ(O_3)主要集中在4—10月;O_3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分布,一般在05:00—07:00最低,13:00—15:00达到峰值;不同季节的O_3日变化情况有所差异,午后O_3峰值与O_3日变化幅度均在春季最大,冬季最低;NO、NO_2和CO的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出早晚双峰分布,受早高峰影响,一般在07:00左右达到一日中的最大值;O_3与NO_x等前体物均显著负相关,高ρ(O_3)往往出现在高ρ(CO)/ρ(NO_2)时;总体上各站点的ρ(O_3)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0.
利用徐州市钢铁行业高分辨率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式WRF-CALPUFF模拟并分析2017年徐州市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在冬、夏季对大气国控站点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2017年徐州市钢铁企业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大气国控点的ρ(PM2. 5)贡献最大达到10. 80μg/m3,对桃园路、铜山兽医院影响较大,其中一家企业的ρ(PM2. 5)贡献值就占了14家钢铁企业总贡献值的44. 33%;冬季的ρ(PM2. 5)贡献值总体上高于夏季,但不同钢铁企业在夏季和冬季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有5家企业在冬季的ρ(PM2. 5)贡献值明显高于夏季,而有2家企业的ρ(PM2. 5)贡献值在夏季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