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曝气-混凝一体法去除碱性废水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曝气-混凝一体法处理碱性含砷废水。氧化方式研究表明,以曝气替代混凝机械搅拌过程,既起到氧化作用,又完成了混合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该法结合二次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碱性含砷废水(砷浓度达414.94mg/L),聚合铁为絮凝剂,总Fe/As=3.0,砷去除率99.92%,出水中砷浓度0.33mg/L;在所选用的三种混凝剂中,聚合铁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
滇池典型湖湾沉积物氮磷化学特性及疏浚层推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以滇池围湖试验区海东湾和马村湾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柱状样按每3cm分层,测试有机质、总磷及赋存形态磷(包括不稳定性磷、铁铝结合态磷、钙结合态磷、残渣磷)、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等指标.结果表明:近些年来,2湾遭受的氮、磷内源负荷比以前大;铁铝结合态磷在磷的各形态中含量最高,氨氮所占总氮的比例较其它湖泊偏低;也发现海东湾和马村湾这2个湖湾在9~12cm层总磷、总氮呈现污染减轻的趋势,同时在24~39cm的深度上,总磷、总氮指标再次出现转折,考虑可行性和经济制约,24~39cm处可作为疏浚层厚度.  相似文献   
23.
滇池典型区域磷与铁的形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滇池三个湖湾不同深度水层磷与铁的形态分布,研究三个湖湾内源磷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海埂湾间隙水中,磷的释放强度远高于另外两个湖湾,根据水体中各种形态磷和铁的关系,推测出在这三个湖湾中,铁结合态磷是湖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一种重要的可释放磷。  相似文献   
24.
水体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自然光光照下的光降解,超声波降解二甲苯的研究,矿用大型风机扩散消声器的研制,生物膜法非稳态可控制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废弃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再生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25.
内陆水环境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环境退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水环境修复,重建.已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该文全面综述了国内外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水环境修复的重点和热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文章指出.为改善我国水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修复的方法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6.
制药生产废水中氯丙咪嗪的测定彭建国,刘丽君,刘剑彤,黄毅深圳市自来水公司中科院水生所湖南常德市环境监测站氯两咪嗪(Chlorimipramine,简称CIP)是一种抗抑郁、抗强迫症药物的第二代产品,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镇静作用强等优点。以前,该药完...  相似文献   
27.
污水稳定塘除藻的可行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稳定塘系统出水中微藻的自动絮凝作用规律.在光暗交替条件下,微藻生物量呈增减替换趋势;在遮光条件下即出现所谓“暗沉降”现象;揭示了由于优势种的不同所显现的沉降速率的差异.研究还肯定了水生动物( 如蚌和鱼) 对微藻的滤食作用及絮凝剂( P F S 和 P A C) 在适当p H 值下对微藻的快速絮凝沉降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廉价且便于操作的除藻技术,如采用间歇排水方式除藻或采用遮光措施,或用 P F S 絮凝剂除藻等  相似文献   
2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人工光源辐照下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光催化氧化对5种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和实际印染废水中NIS的去除效果的实验中,未见TiO2有明显催化作用.光解30min,几种NIS的光降解率均达60%以上.NIS的光降解速率受NIS浓度和DO的影响较小;pH值降低有利于NIS的光降解,而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NIS光降解效率仍较好;投加H2O2可提高NIS的光降解速率,最适投加量为4.4×10-4mol/L.对于实际印染废水,NIS的光降解去除率比生化法高且处理时间短得多,同时对COD、MBAS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是一项很有前途的NIS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9.
武汉东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垂向分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冯峰  方涛  刘剑彤 《环境科学》2006,27(6):1078-1082
以武汉东湖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了3个采样点柱状沉积物中各种形态氮、磷的垂向分布,并结合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沉积物pH小于上覆水中pH并随沉积物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总氮与总磷均为处于湖湾区的1号点最高,2号点湖心最低,3号点居中.氨氮和硝酸盐氮也表现为1号点远远大于2号点和3号点.随着近年治污力度的加大,1号点的氮磷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是3号点受面源污染影响,氮、磷水平上升很快,甚至在表层已经和1号点持平.磷虽然仍然是东湖最主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但受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及聚磷菌的影响,近20a来,东湖沉积物总氮含量下降很大,氮磷比仅为3左右.  相似文献   
30.
冬季不同生境下菹草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外通过人工构建静态模拟生态系统,研究冬季不同底质、水深、水质条件下,菹草对水体营养盐的吸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深或水质污染程度的相应组实验中,添加土壤改良剂的各组实验的TN、TP、NO3--N、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均高于相应的未添加组,而NH4+-N去除情况相反;添加土壤改良剂有助于菹草对水体营养盐的综合去除,菹草在水深较深且营养盐负荷较高的水体中对营养盐的去除效果更好;水深35cm比水深25cm更适宜菹草的生长;菹草在实验设计的水质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和对水质进行高效净化,适合在冬季运用于一般河道的水体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