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考察了叶酸对厌氧氨氧化细菌对污水脱氮性能的影响,并从胞外聚合物(EPS)、血红素及细胞合成等方面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叶酸添加量分别为0.5、1.0和1.5 mg·L-1时,均可提高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污水脱氮性能,且当叶酸浓度为1.5 mg·L-1时,脱氮性能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在1.5 mg·L-1的叶酸添加量时,总氮去除率(TNRR)提高到45.3 mg·g-1·d-1,增加了32.1%;总EPS提高到175.9 mg·g-1,增加了66.6%;血红素含量提高到2.35 mg·g-1,增加了26.4%;厌氧氨氧化细菌功能基因总拷贝数提高到(2.87×108±1.79×107)copies·g-1,增加了11.1%.经叶酸刺激培养后,污泥系统中的浮霉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3.5%,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厌氧氨氧化细菌为Candidatus Brocadia.  相似文献   
22.
在污泥停留时间(SRT)为3 d的条件下,探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条件下(4、6、8、12和16 h)的超短龄活性污泥系统碳、磷去除效果、机制,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HRT=8 h及以上时短活性污泥系统才会有稳定的碳、磷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0%和90%以上;去除机理为吸附和生物作用,但COD和磷以吸附的方式去除比例随HRT的延长而减小,分别从47.2%和89.1%降低至35.9%和33.6%.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短SRT系统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种类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相似,除磷由传统聚磷菌(PAOs)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共同完成,相对丰度随着HRT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23.
根据国标测定单丝滤布的孔径、过水通量及透水阻力,从而优选出过滤性能最优的滤布。探究了悬浮物粒径、浓度及比表面积对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影响,并采用HERMIA模型分析了单丝滤布的堵塞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粒径越大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下降越明显,过滤后悬浮物中位粒径与滤布孔径的比值均在0.36~0.46;悬浮物的浓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小,在滤布表面的架桥作用越强,形成的滤饼层孔隙越小,滤布越容易被污染。  相似文献   
24.
Kriging插值法在植物物种地理分布空间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红梅  韦琳林  刘国华 《生态环境》2010,19(5):1165-1169
Kriging插值法是一种定量化描述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空间采样以及相关的一些空间格局分析。而物种的地理空间分布是物种在自然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物种分布的研究目前主要从气候的角度来探讨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仅从气候考虑又有局限性,而且很难真实地反映出物种地理空间的分布格局。因此,将Kriging插值法引进到物种分布的研究中,并以我国广泛分布的物种——栓皮栎为例,探讨其可行性。结果表明:Kriging插值法能很好地拟合物种地理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其误差程度较小。该研究的结果可为物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种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因地域的差异存在不同的问题。长江上游山区本质属于受干扰山地系统,生态恢复需从多尺度和多角度入手。作为一个契机,退耕还林对生态恢复的作用在持续性和生态性上存在着矛盾和统一,同时也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针对岷江上游区域,在分析了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对比,讨论了人工林种植后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抚育较好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指数增加,人工林需要加强人为的干预,并根据在该区域的社会经济调查,指出了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但同时需要考虑到曝气系统的微孔曝气器布置方式;(2)相同气量下,曝气系统的气泡直径与气泡运动速度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减小,气泡停留时间和气含率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7.
进水氨氮负荷是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释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稳定运行的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考察了进水氨氮负荷对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缺氧段,进水氨氮负荷的增加对好氧段N2O的释放有较大影响,且N2O的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和转化率均随进水氨氮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当进水氨氮负荷从45.6g/(m3·d)增加到78.6g/(m3·d)时,系统的总N2O累积释放量和总N2O转化率增加并不明显,仅增加3.95mg、0.99百分点;而当进水氨氮负荷从78.6g/(m3·d)增加到117.6g/(m3·d)时,系统的总N2O累积释放量和总N2O转化率分别增加了25.24mg、4.49百分点。因此,在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当进水氨氮负荷偏高(117.6g/(m3·d))时,系统的N2O释放量可能大幅增加,需要采取减少进水氨氮负荷的方法来避免N2O释放。  相似文献   
28.
活性污泥中活性微生物量是表征污染物去除能力的重要指标。探索了荧光染色法直接检测活性细菌的原理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唾液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活菌细胞浓度与荧光光强的线性相关度都超过0.95;在惰性颗粒物浓度为20 mg/L到60 mg/L的范围内,其对荧光光强的影响可通过线性关系修正;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且搅拌10 min时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9.
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1.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在四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反映在安全生产卜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突出问题是:(1)恶性事故呈上升趋势。1994年,全国各类事故普遍h升,尤其是特大火灾事故发生须警;(2)安全生产工作雷声大、雨点小。近几年检查结果表明,安全生产例会不正常,安全生产工作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办实事少;(3)企业经营承包中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承包者重生产,轻安全。特别是国家三个五申的安全问题,由于没有严格的对应监督措施,而未能得到很好落实。2.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分析了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地勘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在现阶段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单设是必要的,论述了如何看待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单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