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铁和铝氧化物涂层砂的过滤与吸附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性地对3种不同氧化物涂层砂和未涂层砂的表面特性、过滤和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明确了适用范围。改性滤料的高温加热和碱性沉积两种制备方法中,涂铁宜选前者,涂铝宜用后者。涂层砂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容量增加,使石英砂表面电荷的带电性质改变,有利于水中杂质的去除。涂铁砂适合于除氟和除砷及除有机物;涂铝砂适合于除浊、除有机物和除锌。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以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和蔗糖转化酶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分子平均粒径、分子对接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酶活性和酶促反应动力学,探究PAEs与蔗糖转化酶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PAEs浓度的增加,蔗糖转化酶的RLS强度和分子平均粒径逐渐降低;PAEs主要通过疏水作用与蔗糖转化酶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结合,并通过氢键作用锁定结合取向;PAEs导致蔗糖转化酶的RMSD值降低;PAEs污染导致蔗糖转化酶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并使得其反应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减小,属于反竞争性抑制机制.研究表明,PAEs与蔗糖转化酶形成PAEs-酶复合物,改变了蔗糖转化酶的分子构象,并通过反竞争性抑制机制抑制蔗糖转化酶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6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底质中铜、镉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底质样品中的铜、镉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很多 ,但大多数方法时间较长 ,操作繁琐。今试验用HNO3-HClO4-HF分解法在聚四氟乙烯开放容器中和用HNO3-HF分解法在聚四氟乙烯密闭容器中进行预处理 ,考察其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试结果的影响。1 样品预处理1 1 开放容器分解法称取 0 2 0 0 0 g底质标准参考物NISTEstuar ineSdeiment 1 6 4 6a( 1 # )和NIES池底质试料 ( 2 # )各 3份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 ,依次加入硝酸 2 5mL,高氯酸 0 5mL ,盖上表面皿 ,在电热板上控制温度加热 2h ,除去表面皿…  相似文献   
64.
采用共沉淀和热处理法合成了一系列ZnSn-LDHs/MMO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漫反射(UV-Vis-DRS)、光致发光光谱(PL)和电化学阻抗(EI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MO)为降解物,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Sn-LDHs在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65.
针对现有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存在运行成本高、脱氮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文章依据微波-生物炭技术加热速率快、吸附效率高等优势,探究了该工艺的环境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的椰壳生物炭BET比表面积可达380.64 m2/g,进一步制备生成生物炭无纺布,在初始氨氮浓度800 mg/L(以N计)、pH 10.5、无纺布投加量6 g/L、微波功率560 W条件下连续辐射加热6 min,氨氮去除率高达98.24%,且生物炭无纺布能保持性能连续使用11个周期以上。微波-生物炭工艺主要利用微波辐射的“热效应”、“非热效应”及生物炭无纺布的吸附解吸作用强化促进废水中NH3分子的脱除。该研究为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有效处置提供了高效、清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基于模糊权物元理论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权重理论与层次分析方法,构建用于评价地下水水质的模糊权物元分析模型。应用此模型对徐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张集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数据较为完整的20个监测井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20个采样点水质为Ⅱ、Ⅲ级的占95%,绝大多数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的要求。与投影寻踪法和模糊概率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发现,得出的评价结果与以上2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7.
卫生填埋法是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填埋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浓度高的渗滤液,若不加处理则会对周围环境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危害极大.为了控制和治理垃圾渗滤液,就需要对垃圾渗滤液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以垃圾降解的生化反应机理为基础,综合考虑对流、弥散、扩散、吸附和有机物生物降解等作用,建立了垃圾渗滤液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模型,并对其一维数学模型进行解析求解.  相似文献   
68.
中国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探寻影响中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854-1.050之间,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0-2011年生态效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821,0.559和0.381,生态效率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从省级层面看,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来看,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生态效率的全局Moran’s I值均显著为正(指数取值范围在0.236-0.400之间),表明中国各地区生态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近邻效应显著;从局域空间自相关来看,80%左右的省份表现为在地理空间上显著的空间正相关(H-H集聚和L-L集聚),其中H-H集聚的沿海地区已成为中国生态效率的重要增长极,有着较强的正向辐射效应,有向周围扩散的趋势,而位于L-L集聚区的西部、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及东北三省则在空间分布上较稳定。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节能减排效果;二是把握区域发展特征,因地制宜促进发展;三是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寻求区域协调发展新渠道。  相似文献   
69.
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固相样品发光菌毒性测试方法(D 5660-96)和我国《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建立了一种利用明亮发光杆菌快速测定石油污染土壤生物毒性的方法。所建方法前处理条件为土壤过20目筛、泥水比为1 ∶10、室温(18℃~25℃)振荡2h、静置或离心后再过滤,土壤样品平行样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0.5%~12.1%,比ASTM提出的前处理方法减少了14h。采用上述快速前处理方法所测不同土壤生物毒性结果与ASTM方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0.
西宁市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西宁市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西宁市开展PM2.5样品采集工作,使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溶性无机离子.结果表明:西宁市大气中ρ(PM2.5)平均值为(42.7±36.6)μg/m3,4个采样点ρ(PM2.5)大小顺序依次为市区(54.9 μg/m3)>工业区(44.1 μg/m3)>郊区(40.8 μg/m3)>农村(28.3 μg/m3);ρ(PM2.5)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征.SNA(为SO42-、NO3-和NH4+的统称)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的66.3%,SNA季节性分布特征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4个采样点SOR(硫氧化率)和NOR(氮氧化率)平均值均大于0.10,说明SO42-和NO3-主要来源于二次转化.采样期间PM2.5中ρ(NO3-)/ρ(SO42-)为0.72,表明燃煤源排放大于交通源排放.主成分分析显示,西宁市PM2.5水溶性离子来源主要为二次粒子源、工业源、扬尘源和燃烧源.研究显示,西宁市城区、工业区、郊区大气中ρ(PM2.5)平均值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建议减少PM2.5的产生应以控制二次粒子源、工业源、燃烧源和扬尘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