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2 毫秒
41.
磺酰脲类除草剂DPX-E9636的水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室温下DPX-E9636的水解产物分离纯化后,运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及^1H核磁共振鉴定了主要产物的结构。产物为:1-(4,6-二甲氧基嘧啶基-2)-3(乙磺酰基-2-吡啶基)脲、N-(4,6-二甲氧基嘧啶基-2)-3-乙磺酰基-2-胺基吡啶、3-乙磺酰基-2-胺基吡啶及2-胺基-4,6-二甲氧基嘧啶,由此推测了DPX-E9636的水解机理。  相似文献   
42.
附载TiO2光催化降解咪蚜胺农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主波长365nm的黑炽荧光灯为光源,研究了由CMC-Na附载TiO2光催化降解咪蚜胺农药的过程。结果表明,咪蚜胺农药在3*8W黑炽荧光灯照射下,经附载TiO2作用3h后可降解50%以上,其光解可用假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43.
酸雨对旱地红壤磷素释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酸雨对红壤磷素释放的诱导效应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 ,研究了酸雨作用下旱地红壤磷素释放的特征与规律 .结果表明 ,从长期的淋溶效果来看 ,酸雨可促进红壤磷的释放 ,且酸雨pH值越低 ,磷累积释放量越大 ;磷释放的动态变化在不同土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红壤磷素的释放强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效磷含量 ,而与阳离子交换量关系不大 .磷释放量与钙释放量相关性很弱 ,与铝释放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 ,与铁释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酸雨对红壤磷释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酸雨对铁铝化合物尤其是铁化合物的溶蚀作用所至 .  相似文献   
44.
Al-Ferron络合比色动力学特征与聚合铝溶液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了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反应的假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其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与聚合铝溶液形态分布和转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l_b]_0与[Al_b]间的差值大小随roH的变化情况可反映Al_b的具体组分分布的复杂程度;k_b值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为Al_13是Al_b形态的主要组分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45.
新农药吡虫啉水解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吡虫啉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情况.实验表明,吡虫啉在酸性、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不易水解,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度较快.通过对水解产物的鉴定,确定了水解产物主要是1(6氯—3吡啶甲基)—2咪唑酮,从而推测了有关吡虫啉的水解机理.  相似文献   
46.
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及作用。结果表明,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归结于土壤有机质对它的结合,其它因素影响较小,Freundlich常数Kf与OM(%)有较好的相关性;吡虫淋能与腐殖酸作用发生电荷转移,并能与腐殖酸羟基形成氢健。  相似文献   
47.
灭草松在腐殖酸上的吸附及其机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IR,ESR技术,研究了腐殖酸对灭草松的吸附及吸附机理,并且对pH、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灭草松在腐殖酸上经过大约4h的初始快速阶段,此后进入慢速吸附过程。溶液pH可能会影响腐殖酸的构型。高pH时,吸附量随溶液离子强度增加稍有增加。灭草松在腐殖酸上的吸附过程中存在氢键、电荷转移作用,疏水分配也是可能存在的机理。  相似文献   
48.
除草剂苯达松与腐植酸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IR,ESR,UV等近代仪器分析手段,对除草剂苯达松与2种不同来源的腐植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达松与腐植酸作用时,因腐植酸所含官能团各类,数量不同,形成不同的吸附机理,含有羟基较多的腐植酸HA1,易与苯达松形成离子键,氢链是其可能的吸附机理;而含有胺基和低羧基的腐植酸HA2,则易与苯达松以氢键相结合,苯达松与腐植酸作用时,两者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形成了更大的共轭体系。  相似文献   
49.
对已报道的农药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6种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述和比较,对农药Kow值与其他环境参数Sw,Koc,BCF1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除草剂哌草丹在土壤、水环境中的吸附、脱附、水解及光解过程.结果指出:哌草丹在土壤上的吸附主要受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粘土矿也有一定作用.吸附和脱附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根据降解产物推测了哌草丹的水解和光降解的机理,哌草丹的水解产物为2苯基丙烯和六氢吡啶等,六氢吡啶可与土壤粘土矿(蒙脱石)作用,并与蒙脱石层间阳离子形成配合物;哌草丹光降解的产物为六氢吡啶、苯乙酮和甲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