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山丹县和民乐县农田耕层土壤中有效态Fe,Cu,Zn,Mn,Ni和C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效态Fe和Zn含量较缺乏,6种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强度. 有效态Cu,Zn和Ni含量的最适半方差模型为球状模型,Fe和Co为指数模型,Mn为高斯模型;有效态Fe,Cu,Mn,Ni和Co含量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有效态Zn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变程大小顺序为Fe>Ni>Zn>Co>Mn>Cu. 有效态Fe和Ni含量呈明显的带状分布,总体上为由南向北递减,有效态Mn和Co含量呈岛状分布;有效态Fe和Zn含量处于中等及偏低水平,而有效态Cu,Mn和Ni含量处于中等及丰富水平. 此外,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研究区主要微量元素(Cu除外)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2.
粉煤灰加气颗粒和沸石颗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挂膜试验,结果得出:粉煤灰加气颗粒的挂膜速度与沸石颗粒大体相同,最终其CODCr去除率(60%)比沸石填料(55%)略高;沸石填料的NH4+-N处理率高于粉煤灰加气颗粒,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43.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干旱区典型的矿业城市-金昌市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Zn、Ni、Cu、Pb、Cd五种重金属的EDTA提取态含量情况,并利用surfer对数据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金昌市郊农田土壤中这五种元素的EDTA提取态中,Cu的平均提取含量最高,Ni、Zn、Pb的提取态含量相对比较低,Cd的最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五种重金属的EDTA提取态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EDTA提取态含量与其全量之间也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只有Cd和Cu两种元素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空间分析表明,这五种重金属EDTA提取态的含量均在自家咀和马家崖子附近存在高值区.  相似文献   
44.
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铜的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熟污泥改性黄土对重金属的容纳能力,以熟污泥改性黄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序批实验法研究了供试土样对铜(Cu)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供试土样对铜的固定能力及影响因素.供试土样对铜的吸附量在铜添加浓度小于100mg/L时急剧增加,在铜添加浓度大于100mg/L时增加缓慢,而解吸量的变化趋势则恰恰相反.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是描述供试土样对铜的吸附过程的最佳模型,而吸附量与解吸量的关系可以很好的用指数函数来描述.供试土样对铜的固定吸附量随熟污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含量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5.
以甘肃白银市城郊东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剖面取样、对土壤中氟和镉的剖面分布及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灌溉与降水渗水流作用下,F和Cd发生不同程度的淋溶迁移,F迁移深度达到80~100cm,Cd迁移深度在40~60cm,迁移程度为F>Cd;元素F和Cd都具有显著的负乘幂迁移规律,同时表现出不同的迁移态势,F 为高剂量时迁移率大,低剂量时迁移率小,但Cd呈现相反的迁移趋势.污水灌溉作为土壤污染物来源之一对土壤F和Cd累积和迁移有一定影响,F元素对当地地下水污染的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46.
粉煤灰对渗沥液氨氮的吸附试验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C/N,增加渗沥液的可生化性,应用粉煤灰吸附处理实际渗沥液中的氨氮,分别研究投加量,温度,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反应180min时,吸附达到平衡,氨氮去除率达到63.44%,单位吸附量为8.7428mg/g,可有效地调节渗沥液的营养比例,有利于生物处理作用;动力学数据拟合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动边界模型推算表明,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采用Dünwald-Wagner公式,估算有效扩散系数(Dc)为3.058×10-9cm2/s.  相似文献   
47.
兰州市主城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兰州市4个主要城区土壤重金属Cu、Zn、Pb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环境质量状况,应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Zn、Pb在研究区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累积;3种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较大,最高值均出现在西固区;大部分区域土壤Cu含量低于背景值,大部分区域土壤Zn、Pb均大于背景值,其中Pb在城关区土壤含量普遍较高。根据地累积指数法,Cu、Pb的大部分及Zn的全部样点都在轻污染-中污染及以下水平;土壤Cu的0级样点占50%以上,但在西固区有1个强污染样点;Zn和Pb样点主要在1级水平,Zn在七里河区污染程度相对严重;城关区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Pb污染;安宁区土壤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8.
兰州市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李萍  薛粟尹  王胜利  南忠仁 《环境科学》2014,35(3):1021-1028
为探究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存在的健康风险,在兰州市设置11个采样点采集大气降尘,分析降尘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尘中Cu、Pb、Cd、Cr、Ni、Zn、M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2.22、130.31、4.34、88.73、40.64、369.23、501.49 mg·kg-1,除Mn以外其他元素在不同功能区差异较大.富集因子分析显示,Mn为轻微富集,Zn、Ni、Cu和Cr富集因子较高,Pb和Cd为极强富集.地积累指数评价平均生态危害表明:Cr在全年无实际污染,Cu、Ni、Zn、Pb浓度处于轻度污染至偏重度污染之间,Cd为严重至极度污染;大气降尘重金属在10月~次年3月污染相对严重,从4~8月污染程度较轻.手-口途径摄入是降尘重金属引起非致癌风险的最主要途径,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大于成人,总非致癌风险次序为Pb>Cr>Cd>Cu>Ni>Zn,所研究重金属非致癌风险都低于风险限值;降尘中的Cr、Cd、Ni通过呼吸途径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49.
探究适合于施加熟污泥改良后的我国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贫瘠黄土中Cd形态分析的方法,对防治黄土Cd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分别采用Tessier和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施加熟污泥后黄土中Cd形态。施加熟污泥后,黄土中Cd胁迫增大,Tessier和改进BCR连续提取法测定的FMO、OM含量较对照组均稳定增加,而RES无明显变化,Cd形态再分布未趋向RES稳定矿化。使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施加熟污泥后的黄土Cd形态主要为AC;使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随着施加熟污泥黄土Cd胁迫增大,AC渐为主要形态。改进BCR连续提取法测得的Cd形态含量及分布更为显著,生物有效性相关系数大,生物有效性拟合结果更高(P<0. 01),因此认为其更适合施加熟污泥后黄土Cd形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0.
在白银市城郊东大沟沿程采集了8个沉积物样品,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和静态释放试验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在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东大沟沉积物中Cd、Cu、Pb、Zn的含量均超过了甘肃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其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8.83、12.71、26.90、17.99倍.(2)沉积物中Cd和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化态存在,Pb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顺序为ZnPbCdCu.(3)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沉积物中Cu、Pb、Zn的释放量随之增加,沉积物中Cd的释放量则是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